王登渤 | 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创作随感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5:34 2

摘要: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研讨会在京举行,继推出题为《我们为什么推荐〈左宗棠收复新疆〉?》研讨会发言摘编后,为大力推动评创结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特邀纪录片总撰稿、中

编者按: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研讨会在京举行,继推出题为《我们为什么推荐〈左宗棠收复新疆〉?》研讨会发言摘编后,为大力推动评创结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特邀纪录片总撰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撰写创作谈,以飨广大读者。

我自幼生活在甘肃河西走廊,那里的两种植物让我一直充满好奇,一个是与红西路军有关的红军杨,另一个就是与左宗棠息息相关的左公柳,“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诗句很早便刻在了心里。它们强烈地吸引着我,尽管当时并不知其堂奥,但年少时埋藏在心里的种子,终于在今天结出了成果。四年前,我创作了以红西路军为背景的电视连续剧《英雄的旗帜》,两年前,我又非常荣幸地收到湖南广电的邀约,开始了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撰稿工作,少年时代的那一份好奇带着我一步一步地走进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尽管在与龚政文台长等湖南广电专家领导的交谈中取得了许多共识,他们也明确了这次创作的方向,但这次创作对于我和我的同伴们而言,仍然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我们深知,我们将要用影视的方式再现一段一度被尘封的历史,为一位一度被轻慢和忽略乃至不愿被提及的一位历史人物树碑立传。

我们面对的是一段复杂曲折但又应该被书写和记取的历史。在那个危机四伏、强敌环伺的时代,左宗棠这位儒生大帅率领各族军民和爱国志士们一起,秉持着“我之疆索寸土不可让人”的坚定信念,完成了鸦片战争以来首次从国外侵略者手中收复祖国大面积领土的历史伟业,震惊世界的同时,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写历史文化类的纪录片,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并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导下,去把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面对浩繁的史料,我们在马大正和杨东梁两位专家的指导下,大量地阅读原著原典,并在此基础上做去芜存菁的选择,将视角聚焦于左宗棠坚决抗击外敌侵略的主线脉络,同时注重搜集国内外各色当事人物的记录和评论,查阅了大量晚清时期的奏章以及相关的书籍和报刊,在细节上下功夫,力争精准而不枯燥、严谨而不刻板。我们大量引用左宗棠本人的奏折文章,力图使我们的创作建立在宏大的视野和准确的史料基础之上。我们既追求具有全景式解密的缜密感,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波谲云诡,为观众呈现一部晚清时期的国内外历史图景。同时,为了更清晰地表现具体的事件,我们还采取了章节式的方式,将事件和人物放置在具体的情境和场景之中,把大事件下的小故事做一个相对完整的“微短剧”,就是想把每一个事件每一个细节都相对完整地梳理解读清楚,让观众有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印象,既消解了长篇叙述可能带来的枯燥性,又通过章节标题,来强化和突出内容看点,以期符合时下观众的观剧习惯。

△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剧照

我们力图在更大的视野中去把握收复新疆这一事件的辐射面,将新时代以来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我们的文本创作中。在观念、观点正确的基础上,我们没有单线条地简单孤立地呈现收复新疆这一事件,而是大开大合、环环相扣,既有新疆危局也有海防危机,既有朝堂之争也有国际博弈,始终将这一事件和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结合起来,跳进跳出、自由切换,从而彰显出讲述的多视角多维度。不仅浓墨重彩地表现左宗棠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大义凛然,也用当时国外学者的记载表现新疆各族群众迫切渴望摆脱奴役、回归祖国的真实情感,既有国际视野、国家视角,也有平民观照和人民情怀,尤其是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面对国内各种质疑、国外势力抗衡的复杂而微妙的变化,几乎勾连起了当时与之相关的所有重大事件和人物,让主线串联起的多维度故事相互交织,呈现一部风云际会的大历史,从而增强这部作品的历史广度和深度。

△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剧照

另外,我们拒绝过度的文学想象和渲染,始终用平实准确、客观冷静并经得住考据和深究的叙事语言去描述和清晰化每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演进过程、前因后果和每一个历史细节。我们将深厚浓烈的情感深藏于平实的讲述和人物的细节刻画中,让真实的历史去显现它感人的力量,用还原的真实历史场景去再现人物的行为、状态、抉择和情感变化,以期在观众中产生亲和力,从而强化其情感的力度。将许多本可以“高燃”的历史故事进行了克制化的处理,在保证艺术性的前提下,减少刻意煽情的拓展演绎和情绪铺陈,力图达到存史立传般的严肃和严谨。

△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剧照

在人物塑造方面,我们着力塑造左宗棠这一饱满的艺术形象,尤其着力刻画他对于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有着近乎执拗的强烈情感,表现他执拗的性格成就了他近乎孤勇地收复新疆,在领土问题上不回旋、不徘徊、不两全,棱角分明又一腔赤诚。同时呈现他作为丈夫、父亲、友人等角色时表现出的多情善感、侠骨柔肠。除此之外,李鸿章、刘锦棠、郭嵩焘等50多个人物形象,我们也在有限的笔墨中呈现出了他们复杂的性格,力图为观众呈现一组晚清重要历史人物的图卷,从而让观众对那一段危机重重但又充满抗争和自强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剧照

左宗棠收复新疆已经过去140多年了,但他身上所蕴含的坚定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精神信念,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和维护民族尊严的不屈品格,始终在感召和激励着我们。正是这份激励让我们完成了这部纪录片的撰稿工作。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虽然只是一部时长六集300分钟的纪录片,但其中所折射出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却是新时代中华儿女所应确立和秉持的重要观念。如果通过这部纪录片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一些作用的话,那么,我们的这次创作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其中的甘苦辛劳,也就十分值得了。

来源:甘肃省文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