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电影《营救飞虎》华南首映礼在深圳湾万象影城举行。编剧、导演刘浩良携主演韩庚、米切尔·霍格、陈永胜、王丹妮、韩陌、伍允龙等一同亮相。作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的献礼作品,影片定于9月3日在全国公映。影片取材于真实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营
9月1日,电影《营救飞虎》华南首映礼在深圳湾万象影城举行。编剧、导演刘浩良携主演韩庚、米切尔·霍格、陈永胜、王丹妮、韩陌、伍允龙等一同亮相。作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80周年的献礼作品,影片定于9月3日在全国公映。影片取材于真实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营救飞虎队飞行员事件,这段发生在华南土地上的英雄往事,不仅是中国抗战史的重要篇章,更是深圳、广东人民与国际盟友并肩作战的珍贵记忆。
战争场面真实激烈,再现烽火岁月感人情怀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在香港长达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时期,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是唯一成建制且坚持抵抗直至抗战胜利的武装队伍。孤悬敌后的东纵港九大队在日伪军夹击的环境下浴血奋战,袭击日军据点,截击日军运输队伍,成功营救包括遇袭美军“飞虎队”队员在内的数十名盟军飞行员与国际友人。电影《营救飞虎》的核心情节——营救被日军击落的美军飞行员,正是取材自这一段真实抗战传奇。
影片伊始,战机轰鸣划破长空。由米切尔·霍格饰演的美军飞行员在激烈空战中被日军击落不幸被俘,暴虐的日军军官对其极尽羞辱和折磨。由韩庚饰演的我党潜伏人员和陈永胜、王丹妮、韩陌、伍允龙饰演的港九大队战士要在48小时的极限条件下突破日军严密封锁和重重紧逼、完成营救任务,带着美军飞行员杀出血路、活着回家,并向盟军送出关键情报扭转战局。
为真实还原1944年香港的烽火岁月,剧组在深圳市坪山区1:1还原红磡、湾仔街景,深入大鹏海蚀洞实景拍摄,空袭、爆破、巷战场面全程高能。
主创人员齐亮相,为深圳送上诚挚祝福
首映礼上,导演刘浩良表示,“深圳是东江纵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今天能带着《营救飞虎》和观众一起重温这段历史,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这段历史最打动我的,是‘活下去’的故事,这是最打动我的部分。”
主演韩庚表示,主人公欢少干活时的“隐忍”,以及“活下去”的主要目的,都和深圳“努力坚持”“踏实肯干”的精神内核相通。
扮演飞虎队员詹姆斯的米切尔·霍格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深圳,在片场时的每一天都有故事可以分享,都和他在美国的片场是不一样的。第一天拍戏时,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动作、眼神交流,一个手势就知道对方想表达的,特别温暖。谈及影片结尾之处的情谊戏时,米切尔·霍格表示,那也是全片的杀青戏份,友谊跨越了语言,连接了戏里戏外。在互动环节,米切尔还收到来自观众的飞虎队主题礼物。
现场观众评价这部电影,“本以为是一部纯动作片,没想到看了十分钟,眼泪就掉下来了。”“非常多的细腻的细节打动了我,特别是在这个六人小组当中的女性角色,三家姐的这个角色,她一亮相的时候就很飒!”
观众还表示,“关于小虾米的角色,我觉得导演在讲述这个人物的时候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因为我们如何向今天的孩子去讲述这一段残酷的历史,是我们现在每一个当下人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首映式尾声,主创移步台前,留下了他们的手印,这不仅仅是一个手印,也是主创与电影的联结,也是影片对“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的承诺。
电影出品方携手共赴,聚焦抗战中的深圳力量
影片由深圳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携手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同出品、黄建新监制、刘浩良编剧并执导,该片聚焦抗战中的深圳力量,在深圳置景拍摄,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深圳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提供全程协拍服务,是电影国家队与地方影视力量紧密协作的精品力作。
深圳是东江纵队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抗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38年起,曾生、王作尧等在深圳坪山组建抗日武装,后合编为东江纵队,司令部设在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土洋村。东江纵队在深圳及周边地区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还成功营救800多名爱国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如今,深圳保留着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等红色遗迹,成为传承东纵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
来源:深圳大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