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档“战报”深度复盘!吴京被恶搞,姜文翻车,成龙却意外“回春”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19:40 3

摘要:但在“胜利”的表象之下,却是吴京被恶搞、大导宣传“翻车”、盗版枪版横行、分级制呼声再起的种种乱象。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又充满转折的夏天。 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个“史上最复杂的暑期档”,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深度复盘。

最终,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定格在119.6亿,超过去年同期,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增长”任务。

但在“胜利”的表象之下,却是吴京被恶搞、大导宣传“翻车”、盗版枪版横行、分级制呼声再起的种种乱象。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又充满转折的夏天。 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个“史上最复杂的暑期档”,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深度复盘。

第一章:国产片的“过山车”之旅:从集体哑火到绝地反击

今年的暑期档,国产片走了一趟惊险的“过山车”。

前半场:集体哑火,大导失灵 打头阵的几部大制作,表现都未达预期。《酱园弄·悬案》虽阵容豪华,但剧情沉闷,票房仅3.75亿;《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口碑票房双输;陈思诚监制的《恶意》和追光的《聊斋:兰若寺》,也都没能引爆市场。

转折点与鏖战: 7月18日,战局迎来转折。大鹏的《长安的荔枝》凭借尚可的故事拿下6.78亿,位列档期第四。但备受期待的姜文新作《你行!你上!》,却因“郎朗传记片”的题材劝退观众,最终票房不足1亿,意外失利。

后半场:三大巨头救市 真正的“救市主”,在7月底和8月才姗姗来迟。《南京照相馆》以微小切口折射宏大历史,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节点,激起全民共鸣,豪取28.9亿登顶冠军。《浪浪山小妖怪》与“打工人”共情,拿下14.55亿,成为亚军。而最大的惊喜,则来自成龙、梁家辉主演的《捕风追影》,在港片低迷的当下,凭借过硬品质拿下8.78亿,位列第三,让62岁的成龙一举“回春”。

第二章:暑期档“乱象”:当电影外的“瓜”,比电影本身还精彩

吴京的“恶搞”风波与《再见,坏蛋》的惨败 暑期档期间,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恶搞吴京语录的狂欢。恰逢此时,他出品并客串的电影《再见,坏蛋》上映6天,票房仅27万,无奈撤档。虽然“含京量”不高,但这场风波,无疑给影片的宣传带来了负面影响。不过,正如成龙大哥扛住了“duang”梗,这种网络解构,并不会真正动摇吴京的票房号召力。

宣发的“翻车”现场《浪浪山小妖怪》邀请的嘉宾傅首尔、苏敏,大谈离婚、离家出走,与影片的亲情主题“错位”,引发男性观众抵制。《你行!你上!》首映礼,姜文直言“干嘛非得拍女人马屁”,引发女性观众不满。《生还》首映礼,导演高群书爆料小演员家里有“十几亿资产”,被指“炫富”博出位。

盗版的“嚣张” 在《长安的荔枝》路演现场,一位观众竟当着导演大鹏的面,直言自己二刷看的是“枪版”(影院盗摄版),让主创震惊又无奈。这起事件,将猖獗的盗版问题,血淋淋地摆上了台面。

尺度的“警钟” 《东极岛》里儿童被刺刀捅死,《南京照相馆》里婴儿被摔死,《死神来了》引进版保留大量血腥镜头……多部大尺度电影的出现,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电影分级制”缺失的担忧。

第三章:行业的“洗牌”:当“大导演+大明星”不再是万能公式

今年暑期档的种种现象,都在倒逼行业“重置”。

观众口味升级:年初《哪吒2》的154亿票房,已经把观众的审美阈值“吊高”,粗制滥造的作品,再也无法糊弄观众。

投资格局变化:华谊、万达等昔日巨头不再是绝对主导,平台型公司更多地介入投资环节。

制作周期拉长:在高工业水准的要求下,《哪吒2》耗时5年,《流浪地球》系列平均4年,慢工出细活成为趋势。

口碑决定一切:暑期档后期的高分影片(《南京照相馆》8.7分,《浪浪山小妖怪》8.5分,《捕风追影》8.2分),不仅推高了票房,更直接带动了万达、光线等影视公司股票大涨。

第四章:进口片的“鲶鱼”效应:从保护到竞争

回顾历史,“国产电影保护月”曾是暑期档的潜规则。但近年来,市场已逐渐放开。 今年的进口片,同样表现两极。《名侦探柯南》和《侏罗纪世界·重生》前期表现不俗。但随后,好莱坞大片如《超人》和《神奇4侠》则票房惨败。 尽管表现参差不齐,但这些进口“鲶鱼”的存在,无疑丰富了市场选择,也卷出了后期国产片的逆势而上。

结语: 明星云集却大扑特扑,倒不是坏事。它们垫高了一部电影俘获观众的不变真理:内容至上。 2025年的暑期档,混乱、争议、也充满了惊喜。它用120亿的票房告诉我们,观众越来越聪明,市场也越来越残酷。下一个档期,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阿宝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