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友:好的历史影片理应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器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1 06:03 1

摘要:时下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抗战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它以历史真相的厚重分量、立体而感人的人物群像和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一浪高过一浪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舆情热潮又添了一把火,为迎接抗战胜利80周年的热烈氛围又献了一束花。怀着重温那段惨痛悲壮

《南京照相馆》观后

韶 友

时下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抗战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它以历史真相的厚重分量、立体而感人的人物群像和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一浪高过一浪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舆情热潮又添了一把火,为迎接抗战胜利80周年的热烈氛围又献了一束花。怀着重温那段惨痛悲壮历史的厚重情感,近日我也走进了附近的“博时国际影城”。

看此片时,一种当年中华民族遭受苦难的历史沉重感,一种对侵华日军暴行的无比愤懑,一种对普通百姓不屈抗争的无限敬仰,一种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深刻感悟,伴随着泪眼模糊,难以自抑的激奋之情,一直到把影片看完。

以前看过不少抗战题材的电影,远有50年代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后有新时期的《南京南京》、《百团大战》、《太行山上》等等。它们以一场场非凡的战役,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惊天壮举和英雄豪情,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情怀,这些史诗般的“教科书”至今仍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每当回忆起仍然心潮起伏。

令人感到新奇的是,同样是反映抗战题材的影片,《南京照相馆》没有选择展现抗战全景的宏大叙事,而是通过“吉祥照相馆”这一微观场景,讲述普通百姓不顾生死,冒险保存日军屠城照片罪证又公之于众的故事,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残暴行径,颂扬了中国百姓奋起反抗的英勇行为。这种“大历史,小切口”的叙事模式,视角新颖,构思巧妙,故事深沉,情景感人。

影片再现了侵华日军灭绝人性的屠戮和无耻行径,从街头屠杀百姓、横尸遍野,到驱赶到江边扫射、鲜血染红了江水;从砍头、活埋、强奸到摔死婴儿的种种暴行,从“百人斩竞赛”的残忍,到大肆掠夺文物财富的贪婪,从肆意羞辱中国百姓的狰狞到强迫摆拍“中日亲善”的虚伪……一幕幕场景惨不忍睹,令人撕心裂肺,义愤填膺。它是控诉日军血腥暴行的真实写照,是追念南京30万死难同胞亡灵的历史印证,是中国人民永远抹不掉的苦难记忆。

影片突出展示了普通百姓在国难当头的至暗时刻不屈抗争的坚韧与勇毅。在吉祥照相馆这个临时避难所,邮差,照相馆老板,逃难士兵,龙套演员等在目睹了日军暴行照片后,由困顿到觉醒,由恐惧到勇敢,由保命到抗争,与日寇斗智斗勇,最终把日军暴行的照片保存下来并传递出去,这些照片成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有力铁证。他们虽不同于战场杀敌,为国捐躯的传统英雄,却展示了由个人生死向国家危亡的意识转变,表现出在危难时刻勇于献身的精神。这一立体群像,正是当时中国亿万人民民族血性和精神底蕴的生动体现。

目前《南京照相馆》因受到观众的喜爱与好评而夺得口碑、暑期档票房双冠王,成了近年来同类题材中最受欢迎的“现象级影片”。这既表明了观众对于能够真实展现历史、传递正能量的主旋律电影的高度认可,更反映了民众在关乎历史、国家和社会一些重大问题上的高度关注,溢出的是浓郁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这正是影片用电影语言所要追求的效果和现实意义,从而带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与思考。通过观影,我对其所表现的“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主题,对抗战释放出的思想成果和重要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是伟大抗战的艰苦卓绝换来的记忆底线,必须时刻坚守,世代赓续。

长期以来,在对抗战历史及抗战中的重大事件的讨论上始终存在着尖锐的斗争。外有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华历史,掩盖战争真相,美化日军暴行的丑恶伎俩,内有公知大V歪曲事实,为日本辩护,抹黑抗战的无耻行径,一股历史虚无主义的浊流曾甚嚣尘上,《南京照相馆》的放映,以“京字第一号证据”的真实故事展现了日军侵华的历史罪证,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真相不容抹杀,历史不容忘却。只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端正对抗日战争的认知,清除各种歪曲抗战历史、掩盖事实真相的各种论调,有效抵御和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回潮”;才能高度警惕当今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野心和征兆,粉碎其亡我之心不死,妄图东山再起的罪恶图谋;才能守护好民族记忆的根脉,记取国家和人民曾经遭受的屈辱和苦难,并将这种历史教训转化为民族奋进的精神动力;才能把国耻、记忆转化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汇聚成推动国家建设发展的磅礴力量,并且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勇毅前行,维护好国家利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二、“缅怀先烈,继往开来”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励志信念,必须铭之于心,践之以行。

在这场史无前例、无比壮阔的抗战进程中,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抵抗,涌现出无数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彰显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铸就的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缅怀先烈,继往开来”就是传承这种民族精神的坚定信念和铮铮誓言。只有坚持这样的信念,才能保持对历史和先烈的敬畏,明确肩负的责任,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和未竟事业,踔厉奋发,开拓进取,以新的伟业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才能筑牢信仰的根基,传承民族最宝贵的“家国大义”、“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让先烈的精神成为激励奋进的不竭动力;才能从“救亡图存”的历史中深刻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以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构筑发展新格局,增强国家硬实力;才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破解一切发展难题,创造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辉煌。

三、“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抗战胜利所赋予的时代主题,必须矢志不渝,砥砺前行。

历史反复证明,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成果和标志,和平是避免战争悲剧重演的“基石”,发展是社会前进的“利器”,两者都弥足珍贵又来之不易。“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正是中国人民从抗战中获得的最重要经验和理念,成为当代中国笃信必行的时代主题。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只有坚持这一正确理念和主题,才能深刻认识战争的本质和危害,明了战争是帝国主义及邪恶势力为其私利所进行的反人类罪行,是对人类正常生活和文明成果的破坏和浩劫,从而以浩然之气和洪荒之力反对并阻止不义战争;才能认清当下战事频仍,天下并不太平的现实,清醒面对纷乱的世界和战争的风险,特别是美国的武力威胁,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对我国带来的危险,从而严阵以待,以强力的手段予以应对和反制;才能以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强国建设和未来发展,迅速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从而使战争狂人在强大的中国面前望而却步,不敢轻举妄动;才能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以公平正义为主旨参与国际事务,构筑国际关系新秩序,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从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色文化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