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从艺术性、话题度还是票房成绩上,都堪称这个档期里的绝对王牌。不仅诞生了无数催泪瞬间,更是又一次唤醒了整个民族曾面临危亡之时,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一个独特而微小的切口展示了整个民族的沉重苦难和不屈精神。
暑期档强势登场的现象级电影《南京照相馆》,大家都看了吗?
无论从艺术性、话题度还是票房成绩上,都堪称这个档期里的绝对王牌。不仅诞生了无数催泪瞬间,更是又一次唤醒了整个民族曾面临危亡之时,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一个独特而微小的切口展示了整个民族的沉重苦难和不屈精神。
基本可以确认,在年底代表中国电影最高水平的金鸡电影节上,《南京照相馆》拿下“最佳影片”没有悬念。在今年已上映和待上映的电影里,都暂无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
另外一个基本没有疑问的是,作为年度最佳且意义重大的《南京照相馆》,在即将来临的9月底,极大可能作为中国电影代表,被国家电影局选送,角逐来年初的奥斯卡最佳国际电影(非英语对白)奖项。
作为暂时的世界商业电影最高荣誉,每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于上一年9月底至10月初,由世界各国向组委会选送。
每年有约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影片参与奖项角逐,在次年选择出五部入围候选作品,并最终在颁奖典礼上揭晓最佳电影。
去年2024年,国家电影局选送的是由方励导演执导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而在2023年,则选送的是《流浪地球2》。
毫无疑问,相比前两部,此次的《南京照相馆》更加“平衡”和全面,更具有诸多所谓的“拿奖”特质。
那么从艺术角度而言,《南京照相馆》真的被选送,有望进入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提名甚至是拿奖吗?
我觉得!很有希望。
除了饱含的民族精神之外,从艺术角度来讲,《南京照相馆》也是一部充盈艺术巧思的佳作,是新一代中国战争电影的标杆,与以往国产战争片有质的区别。
我们看不到太多狂轰滥炸、子弹横飞的战争大场面,也没有展示太多日寇穷凶极恶、血淋淋的镜头。
电影以四两而拨千斤,巧妙地将所有主题都在照相馆这个空间点上收束:
首先,照相馆践行着基本的本职功能。日寇的残暴要在这里被洗印,当其恶行被固定在物理意义的胶片上时,也象征着其罄竹难书的罪行,将被永久刻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不褪色。
其次,照相馆也是一个幸存者集合地,国人的血性和情怀同时在这里被彰显,高叶饰演的林毓琇冒死营救伤兵宋存义,而后者为了保全所有人,在危机之时扒车底而出,与日军照片洗印员同归于尽。
最后,照相馆作为特殊的艺术场所,也展现着祖国的山河壮丽,当一幅幅画着祖国大好河山的墙布被切换,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中国,以这么一种具象而合理的方式被浓缩在照相馆里。慷慨激昂,感人至深。
当然,除了精妙构思之外,其复杂饱满而又性格鲜明的人物刻画也令人称道,在近年国产商业大片中难得一见。
胆小善良的阿昌,因为这段日子的见证和经历,最终成长为勇敢坚毅、冷静沉着的民族斗士。
而那个看似尚存良知的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在暴行的催化下,逐步暴露其凶残和疯狂的本质,映射了侵华日军罪恶的集体性和根源性。
而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角色,无疑是照相馆的原主人老金,有对家庭尽职尽责的担当,也有对阿昌师父般的培养,有行事的智慧和谋略,也有对民族和国家的大义。
毫无疑问,《南京照相馆》在以极其艺术性和充满感染力的方式,讲述着中华民族在苦难之中仍然所坚守的家国一体、血浓于水、仁爱、刚毅的精神。
中国电影唯一一次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还是在2001年,是中国台湾李安导演所执导的《卧虎藏龙》。而上一次获得提名,则是2021中国香港地区的《少年的你》。
同样是兼具艺术品质、可看性和鲜明民族特色,希望申奥导演的《南京照相馆》也能“申奥”成功。让这样一部优秀的中国电影出现在世界电影最高舞台上。
尽管奥斯卡从不意味着全部,其评奖标准长期以来也备受诟病。但作为当前全世界电影领域最大的电影节和展示平台,《南京照相馆》有实力也有资格以奖杯为桥梁,展示给世界各国各民族更多观众。(文 | 颜晗 编辑 | 李小白)
来源:王珍一的自留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