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6亿到26万的票房滑铁卢,他被“爱国”反噬有多惨?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9:31 2

摘要: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简直成了热血青年标配口号,电影院里谁不是拍大腿喊牛!

吴京新片扑街了。

胡锡进说:吴京的问题可能是他的角色形象与“爱国英雄”绑得太紧!

那么到底是吴京的人设翻车了,还是观众口味变了呢?

01

“战狼”神话,光环反噬

先来回忆一下吴京的高光时刻。

2017年《战狼2》一出,直接把吴京送上“国民硬汉”神坛。

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简直成了热血青年标配口号,电影院里谁不是拍大腿喊牛!

但人怕出名猪怕壮,吴京一夜之间成了“爱国代言人”,全网“蹭流量”“黑热度”的都来了。

有人说他主角光环太假,怎么都不死还徒手拆坦克,主角威能逆天;

还有人专门逮着他说教、爹味、双标来喷。

真离谱,“伪爱国”“大男子主义”标签直接贴死,想翻身都难。

尤其那句“我吃过全国的蚯蚓你吃过吗?”被网友鬼畜到天花板,弹幕里全是“叔你别说了,尴尬癌都犯了”。

02

新片凉透,票房暴死

说实话,刚看到《再见·坏蛋》上映,大家还真有点期待。

结果呢?

上映7天票房才26万,还不如某些小透明文艺片。

排片直接被院线当空气,早上6点、晚上11点的“阴间场”,网友想买票都买不到。

有网友吐槽:

“不是不想支持,是想支持都没机会,排片全给鬼看的吗?”

还有人笑哭:

“战狼哥这回是被院线‘制裁’了吧?”

你说题材问题也好,口碑反噬也罢,现在观众真不吃“情怀饭”了。

啥“癌症+救赎”“汉味温情”,都被骂“老掉牙、没新意”,本地人不买账,外地人听不懂。

03

人设反噬,观众不吃这套

再往前倒一倒,吴京这些年啥风评?

一会儿被嘲笑“说一套做一套”,代言国产手机却被拍到用苹果手机,团队解释“工作用机和生活用机分开”,结果没人信,直接成了“伪爱国”典型。

一会儿在综艺里发爹味,自己煮面先吃,谢楠撒娇提醒,他扭头走人,还甩毛巾。

网友弹幕直接开骂:“大男子主义绝绝子!”

采访里又开始秀惨经历,“我被坦克轧过你轧过吗?”

观众直接翻白眼:“叔,这不是硬核,这是说教。”

观众的耐心被消磨光了,人设反噬一波波,谁还愿意买单?

04

“爱国”深度绑定=戏路自绝?

说白了,吴京之所以现在这么被动,就是太想把自己和“爱国”捆死。

每部电影都得加点“民族担当”,每次宣传都得说点“大国崛起”。

但你说观众傻吗?

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谁还稀罕被“道德绑架”?

你看老一辈还认“硬汉”,这届00后、95后更喜欢有温度、有反差、有幽默感的角色。

你老是端着个“冷锋”,观众早看腻了。

“战狼”光环透支完了,剩下全是“爹味”尬梗。

人家想看生活化的、接地气的、能共情的戏,不是永远的主旋律和喊口号。

05

商业市场也很现实

院线经理一句话扎心:

“排《再见·坏蛋》一场亏三千,不如放《哪吒2》重映。”

商业大片能分60%票房,文艺片连20%都悬。

说白了,这年头票房就是硬道理,没市场就没人给你机会。

你再看吴京以前——什么《流浪地球》《战狼2》,首日票房破亿,谁都抢着给场次。

现在新片被院线直接放弃,世态炎凉,娱乐圈从不缺反转。

06

网友弹幕,群嘲模式开启

这波新片一扑,弹幕评论区直接炸锅:

“吴京让地球流浪,我让中国移动。”

“叔,别再强行爱国了,演点别的吧。”

“现在观众不是不支持,是你没成长。”

还有人调侃:“下部片名叫《再见·票房》?”

网友的嘴,能把硬汉笑成段子手。

07

转型难,角色单一成死局

其实吴京本身底子不差,6岁学武,14岁全国武术冠军,动作戏真没毛病。

可惜就是转型没转好,一头扎进“战狼”模式后,啥都得红旗飘飘、拳脚相加,别的类型都不敢碰。

本来《再见·坏蛋》想尝试点温情市井,结果观众根本不买账:

“你还是适合炸坦克,别煽情了。”

说句扎心的,“戏路变窄”这锅,吴京真得自己背。

来源:夜楼听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