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围的18部电影来头可不小,其中不乏《南京照相馆》《戏台》《长安的荔枝》《好东西》等口碑不俗的热门电影。
8月28日晚,第20届长春电影节在吉林落下帷幕,各奖项归属也随之揭晓。
和往届相比,这次长春电影节各奖项上的竞争尤为激烈,这一点从入围作品就能一窥究竟。
本届长春电影节共征集到93部电影参赛,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只剩下18部电影参加十项大奖角逐。
入围的18部电影来头可不小,其中不乏《南京照相馆》《戏台》《长安的荔枝》《好东西》等口碑不俗的热门电影。
随着各奖项公布,《南京照相馆》成为本届长春电影节的最大赢家,该片共斩获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编剧三项大奖。
备受关注的最佳女演员则是由林晓杰获得,她这次是凭借《小小的我》中的出色表现摘得大奖,这也是她入行四十多年来第一个影后。
相比之下,最佳男演员的归属倒是有些意外,“影帝”大奖由青年演员刘昊然摘得,他这次击败的对手可是葛优、刘烨、肖央、王传君、易烊千玺这五位实力派。
而且,他拿奖的作品并不是口碑爆表的《南京照相馆》,而是由陈思诚导演的口碑一般的《解密》。
刘昊然在一众实力派手中拿下这个影帝,还是受到了不少网友的质疑。
不过既然奖都颁完了,在纠结这些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这次电影节,除了各项大奖的归属,其实还是有蛮多看点的,比如到场的颁奖嘉宾。
由于今年是长春电影节举办的20周年,所以举办方请来很多在业内非常有名望的老戏骨和艺术家来颁奖。
在众多国家一级演员中,“老戏骨”斯琴高娃的亮相,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本届长春电影节的举办,不仅是为表彰过去一年的优秀电影,也是为即将上映的新电影宣传提供了一个平台。
这次,有不少新电影主创人员到场,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即将上映的《731》剧组。
此外,由许亚军、王姬主演的新片《人质列车》也来到了电影节宣传,而戏份不多的斯琴高娃也一同来到了现场。
75岁高龄的的斯琴高娃尽显老态,行动不便的她就连走路都需要搀扶,许亚军和王姬对这位前辈也是非常照顾,红毯全程都在保护着她,生怕出点差错。
由于年龄大了,斯琴高娃的听力也下降不少,主持人采访都得大声说话,她才能听清。
一般来说,宣传电影大多都是剧组的导演和主演,而斯琴高娃在《人质列车》中戏份极少,可行动不便的她还是来到了现场。
可要说宣传新电影吧,采访镜头中斯琴高娃对新电影却闭口不提,只谈及自己和长春电影节的渊源有多深。
对于这位老戏骨在红毯的上表现,还是引起了不少吃瓜群众的讨论,不少人认为斯琴高娃既然行动不便,大可以不用出席这样的活动。
到底斯琴高娃是受主办方邀请,还是主动要求来的,这一点不得而知。
不过,这次斯琴高娃到长春电影节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颁奖嘉宾。
内场颁奖典礼上,斯琴高娃和陈宝国、李少红两位业内大咖同台,一同颁发了本届长春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时隔20多年,再次看到白景琦和白文氏同框,又勾起多少观众的追剧回忆。
曾几何时,由斯琴高娃和陈宝国主演的《大宅门》在播出后掀起全民追剧热潮,该剧不仅是当年央视收视冠军,更是斩获多项主流大奖。
而斯琴高娃和陈宝国也凭借这部剧一跃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演员,在当时的演艺圈风头一时无两。
如今再看两人,脸上都已布满了皱纹,斯琴高娃更是老态龙钟,不禁令人感慨时间流逝。
颁奖环节,出于对斯琴高娃的尊重,担任评委会主席的陈宝国把C位让给了斯琴高娃,并让她宣读了组委会大奖的归属。
没想到的是,这次颁奖环节的小互动,竟然是斯琴高娃在整场活动中的唯一露脸镜头。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颁奖活动中,陈宝国作为评委会主席,互动频率和曝光率无疑是最高的。
同样作为颁奖嘉宾,斯琴高娃的镜头则是少的可怜,整场下来,就只有颁奖环节一个镜头,远没有张凯丽和王姬的多。
作为成名多年的老戏骨,斯琴高娃在业内的地位一度无人可撼动,如今落到这部田地,这与她的选择脱不了关系。
俗话说“出名要趁早”,可这句话在斯琴高娃身上却有点格格不入,1950年出生的她,直到29岁才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戏《归心似箭》。
本以为凭借这部戏,自己可以被更多导演看中,不曾想,拍完戏后的三年时间里斯琴高娃一直都无人问津。
直到1982年,老舍的《骆驼祥子》要被改编成电影,这时斯琴高娃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为了演好虎妞这个角色,斯琴高娃不仅仔细阅读原著,还在拍摄期间硬是学会了吸烟喝酒,只为呈现出角色泼辣。
结果,影片上映后反响强烈,斯琴高娃也凭借虎妞这个角色拿到了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影后,奠定了她在国内影坛的当红地位。
自此之后,斯琴高娃名声大噪,各种影片纷纷找上她,而她却选择出演了香港电影《似水流年》。
让人没想到的是,斯琴高娃凭借这部电影拿到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出道仅仅6年的她,就拿到了三个影后,风头一时无两。
后来,斯琴高娃又相继出演了《人在纽约》《香魂女》等多部高口碑影片,期间还提名了金马奖影后,可惜的是没有拿到奖。
正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虽然斯琴高娃没有拿到金马奖,但她却在电视剧领域取得了突破。
1996年,由斯琴高娃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党员二楞妈》就拿到了飞天奖。
斯琴高娃凭借二楞妈这个角色拿到了飞天奖特别表演奖,这为她转型电视剧打下了坚实基础。
由于没有合适的剧本,1996年之后,斯琴高娃的演艺事业逐渐走向下坡路。
沉寂了5年之后,斯琴高娃终于迎来自己演艺生涯的高峰,2001年,她先后拍了《大宅门》和《康熙王朝》两部国民大爆剧,白文氏和孝庄也成为斯琴高娃最具代表性的荧幕形象。
此后的几年,斯琴高娃可谓片约不断,陆续拍了《绝对权力》《青花》等多部电视剧,并且都是第一女主。
2006年,斯琴高娃演艺事业再上一层楼,这一年由她主演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提名国内外多个大奖,而斯琴高娃本人也凭借该片拿到了自己的第二个金像奖影后。
凭借在表演上取得的巨大成绩,斯琴高娃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还获得了国家一级演员的荣誉。
说实话,彼时的斯琴高娃真可谓风光无限,在内地即便强如刘晓庆也不能说稳压她一头。
年轻时有多风光,年老时就有多落魄,这句话用在斯琴高娃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发现斯琴高娃的国家一级演员身份没有了。深扒之下,才发现她早已经移民瑞士,悄悄改了国籍。
说到移民瑞士,就不得不提斯琴高娃的婚姻经历,正是她的三次婚姻才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1968年,时年18岁的斯琴高娃嫁给了当时还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导演的孙天相。后来,斯琴高娃为其生下一女一子。
不过好景不长,两人的婚姻只维系了8年,便离了婚,儿子孙铁判给了孙天相,女儿孙丹由斯琴高娃抚养。
1977年,在内蒙古歌舞团做演员的斯琴高娃认识了达斡尔族演员敖醒晨,由于两人有共同话题聊得来,便在同年领证结了婚。
1983年,斯琴高娃凭借《骆驼祥子》拿下双料影后,成为当时最火的女演员。而敖醒晨却因为不习惯生活在名人妻子的光环下,与斯琴高娃离了婚。
1986年,在导演凌子风的介绍下,斯琴高娃与瑞士籍知名华人音乐家陈亮声相识了,两人感情升温很快,同年年底便结了婚,还把女儿孙丹带去了瑞士。
这个时候的斯琴高娃虽然已成名,但还处于事业上升期,当时的她是没有移民打算的。
直到1996年后,斯琴高娃演艺事业走向下坡路,为了维系婚姻关系,于是跟随丈夫定居瑞士。
定居瑞士期间,斯琴高娃一度短暂息影,但因热爱表演事业,在丈夫支持下很快重返中国影坛,所以这才有了斯琴高娃在2001年演艺事业上的爆发。
直到2006年,斯琴高娃第一任老公孙天相过生日,她携儿子女儿回到内蒙古,这时才有媒体发现,斯琴高娃已经移民了瑞士,她到底什么时候移民的,我们不得而知。
由于入籍瑞士,斯琴高娃自动失去“国家一级演员”称号,伴随着这件事被曝出,她的演艺事业也受到了影响。
从炙手可热、手握爆款的影后,到沦为配角、再无经典作品,斯琴高娃的演艺事业经过短暂高峰后火速下滑。
受移民影响,以及年龄增大,斯琴高娃只能在一些古装剧出演太后之类戏份不多的配角。
要说斯琴高娃口碑受到影响的关键节点,还是在2022年,这一年她的丈夫陈亮声因病在瑞士去世,而斯琴高娃则是选择回国定居,与子女共同生活。
选择移民国外,老伴一去世就又立马回国定居,美其名曰是和子女共同生活,可斯琴高娃却一直在接戏捞金。
斯琴高娃不仅自己接戏,还带着儿子孙铁一起拍,去年播出的《宣武门》中,这母子俩就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
据统计,斯琴高娃带着儿子孙铁一共出演了9部戏,而孙铁出演的作品总共才13部,为了捧儿子,斯琴高娃也是用上了自己所有的资源。
别看斯琴高娃已经75岁高龄,人家依旧片约不断,未来斯琴高娃还有14部戏要和观众见面,就这个接戏频率,谁敢说内娱现在是影视寒冬?
明明已经移民瑞士,却在古稀之年选择回到中国拍戏捞金,维持多年“体面”形象的斯琴高娃成了演艺圈的“笑话”。
斯琴高娃本可以在内地演艺圈有更多成绩,如果不移民,她的地位和待遇绝不是现在这样,可她却选择移民国外。
演员成名后移民国外的例子屡见不鲜,可是在自己行动都不便的年龄还继续回国捞金的可不多,斯琴高娃是独一份。
这一次,长春电影节官方拆穿了斯琴高娃的体面,明知她作为颁奖嘉宾,愣是全场不给一个镜头。
如果不是陈宝国谦让,给了她C位和更多话语权,恐怕这次颁奖典礼,斯琴高娃会输的更加彻底。
来源:娱乐摘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