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班里都会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看起来很努力,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课间也在埋头苦读,熄灯后在小台灯下兢兢业业地复习,可是成绩偏偏就是和付出不成正比。
每个班里都会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看起来很努力,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课间也在埋头苦读,熄灯后在小台灯下兢兢业业地复习,可是成绩偏偏就是和付出不成正比。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同学都陷入了一个学习误区,以为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他们看起来很努力,其实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
决定成绩的并不是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那什么是有效的努力呢?
1. 合理分配精力这一点非常重要。何谓“合理分配精力”?就是选择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实现时间和精力的最佳匹配。
很多时候我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多数人都是在早上刚起床时状态最好。
但这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有的学生可能在晚饭后,或九点、十点以后才会迎来最佳学习状态。
所以,在这里,我们没有整齐划一的时间表,学生要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在什么时候,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身体规律,不强加干涉,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2. 明确先做哪件事每天放学回家,都有很多学习任务:英语单词,语文古文,理科习题,纠错,复习,预习……有的同学忙了一晚上,却什么都没做完,也没做好。
这里我的建议是,在每天开始学习前,一定要有一个大体的计划,设定好任务的“优先级”。
复习优先
回家后,先把老师当天所讲的重点,以“过电影”的形式回忆一遍,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一定抓紧看书,强化记忆。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重点,明确方法。
落实优先
不管做了什么样的计划,落实大于一切。先把老师课上讲过的重要知识点落实,去做作业、做练习。
纠错优先
在纠错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出错原因:是知识欠缺,还是习惯不好;是方法不得当,还是综合能力欠缺?
弄懂之后,该背的背,该养成的养成,该改变的改变。还有,要及时纠正记忆,抵制惯性思维,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3. 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上课就要以听为主,以理解为主,以记为辅。
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在课上的25分钟时间里,讲授新知识,这是最黄金的25分钟,如果在这个时间里,开小差,就失去了最佳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时间。
所以,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与老师讲授精华知识的时间不匹配,听课效率一定不会高。
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一个班上四五十个学生,老师很难面面俱到地提醒。那么学生和家长要怎么做呢?
从短到长训练,从五分钟开始,定一个闹钟,让自己在五分钟的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做一道题、背一首诗,慢慢延长这个时间。
不放让你分心的东西在身边。学习时远离有共同语言的人。必要时家长陪伴、提醒。
学会如何记笔记
上课时,以听和理解为主,以记笔记为辅。笔记不可面面俱到,以重点和自我特点为主。
切忌一字不落地记下老师所有的话。要用自己的语言记笔记。
4. 有正确的方法方法错了,再多的努力也是无用功。就以学英语为例,凡是听力不好的人,口语一定差,因为你读不准,所以你听不出来磁带在说什么。
所以,练听力,必须从练口语开始,通过大声朗读,改善自己的语音面貌,当你的口语熟练了,能做到读得准,读得快,学会连音和吞音时,自然就能听懂。
5. 有超强的执行力前面讲的内容,可能让大家热血沸腾,但是光有热情还不够,让学习热情发挥最大效益的法宝,是执行能力!
明确了方向和方法,就去做吧,有困难也要做;
颠覆自我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贵在坚持;
学习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快乐的过程,必定伴随着艰苦和孤独;
学习上的强者必然有极高的专注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高专注度和恒心是未来成功的法宝。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谁把自己虐得更惨,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
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骗这个世界真的有点难,你所亏欠的,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还回来。
来源:汤姆猫不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