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3亿拍片,2.8亿砸热搜?”——《热辣滚烫》比《流浪地球》贵,贵得让人牙疼。
“花3亿拍片,2.8亿砸热搜?”——《热辣滚烫》比《流浪地球》贵,贵得让人牙疼。
先说结论:贵出来的不是特效,是“让你看见它贵”的力气。
《流浪地球》的钱,肉眼能看见: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吴京上天。
每一帧都在烧钱,但烧得集中,烧在画面里。
《热辣滚烫》的钱,肉眼看不见:微博开屏、抖音挑战、小红书同款食谱,连减肥话题都能挂三天热搜。
钱像水一样渗进每个缝隙,观众还没买票,已经被“氛围”包围。
一个冷知识:电影预算表里,宣发和制作经常分栏写,但宣发可以占到50%以上。
换句话说,片方花的每一块钱,可能五毛在拍片,五毛在喊你来看片。
《流浪地球》当年被夸“省钱”,秘诀也简单:演员片酬砍半,把钱砸在模型和机房。
观众看完只记得“中国科幻站起来了”,没人关心吴京拿了多少。
《热辣滚烫》反着来:演员片酬没省,热搜更没省。
减肥话题一爆,健身房都跟着涨价。
片方赌的是“情绪消费”——你进影院未必为了故事,可能只是想知道“她到底瘦了多少”。
于是出现荒诞画面:硬科幻省着花,轻喜剧撒着花。
前者把钱变成飞船,后者把钱变成流量。
哪个更值?
观众用钱包投票,但投票前,早被后者喊破了耳膜。
下次再看到“制作成本3亿”,先别急着惊叹。
问一句:到底烧在片里,还是烧在你眼皮底下?
来源:谷中悠闲赏飞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