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电影行业面临两大突破点
2025年即将过半,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6月23日,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约286.5亿元。对于中国电影人而言,这一成绩却难言乐观,多位电影从业者表示,面对观众流失,行业在创新求变的前提下,降本增效以及将衍生品作为开源突破点势在必行。
2025年即将过半,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6月23日,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约286.5亿元。对于中国电影人而言,这一成绩却难言乐观,多位电影从业者表示,面对观众流失,行业在创新求变的前提下,降本增效以及将衍生品作为开源突破点势在必行。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警示,“如果不改变机制,整个行业可能走向衰亡”,多位行业领军者异口同声强调“制作成本必须下降”,一场关乎中国电影存亡的系统性变革正在拉开序幕。
在观影人次下滑,市场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大佬们都开始喊出必须要降本,提高电影的有效性。同时,要增加衍生品等收入,摆脱对单一票房回收的依赖。
毫无疑问,2025年是中国电影非常困难的一年。开年春节档《哪吒2》创造百亿票房奇迹之后,院线陆续上映的电影票房普遍达不到预期。用《哪吒2》制片人、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话来说:“目前情况下,同样的影片在此刻上映,我们只能按照过去的40%~50%来预估票房。”
红极一时的《哪吒2》以159亿行的票房刷新了中国电影的票房记录榜,参与制作的各方都赚得盆满钵满,导演饺子1.35亿一夜之间实现财富自由。
韩浩月 | 文6月15日,在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行业难”成为参会者讨论中的高频词。中国电影市场供需矛盾问题持续已近一年:今年除春节档火爆外,平日票房低迷,清明档、五一档票房腰斩,直至端午档才出现回升迹象。接下来的暑期档对行业而言至关重要。
“电影的竞争对手不仅是短视频,还有所有的线下娱乐。电影如何发挥最顶级视听语言的优势,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是需要我们电影人去解决的问题。”6月15日,在上海举办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大麦娱乐总裁李捷说,现在整个电影行业从观众维度、投资人维度、制作方
在最近几天,阿里影业和英皇娱乐的话事人率先来到“蓝羽会客厅”,一家是屈指可数的互联网电影公司巨头,一家是底蕴深厚的老牌香港电影公司。这两家企业的最新内容布局与业务动作,无疑值得全行业人士关注。
2025年春天,暖意消融冰雪,电影院热闹非凡,这是前所未有的暖春,预示着中国电影肥沃的土壤下生机涌动。正值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电影报道》再次开启两会特别策划——“对话春天”。主持人蓝羽将与电影产业链上下游民营电影企业代表进行访谈。站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