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博物馆首部4D科普电影在京首映
作为国家自然博物馆更名升级后的首部4D电影力作,影片聚焦“深海探索与生态保护”这一时代议题,以沉浸式影像语言串联前沿动画科技与真实科研成果,带领观众潜入11000米深海,展开一场穿越光影与感官的蓝色旅程。
作为国家自然博物馆更名升级后的首部4D电影力作,影片聚焦“深海探索与生态保护”这一时代议题,以沉浸式影像语言串联前沿动画科技与真实科研成果,带领观众潜入11000米深海,展开一场穿越光影与感官的蓝色旅程。
由北京天文馆出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院士担任总顾问的3D科普影片《天外来客》,4月24日下午在北京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店CINITY厅首发。5月1日起将在北京天文馆专线上映。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关于生存与责任的深刻启蒙。
2025年3月4日至5日,第三届科幻星球大赛决赛评审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举行。经由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刘慈欣,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向锦武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寻秘自然:时间的形状》荣膺「科幻 IP 参赛单元·科幻影视赛道优胜奖」,与三体宇宙和 B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国家自然博物馆首部4D科普大片《海洋深深》首映。观众化身“虚拟深潜员”,从阳光斑驳的浅海珊瑚礁一路潜航至幽暗的万米海沟,沉浸式感受海洋的壮美与脆弱。
4月22日晚,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出品、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承制的原创4D科普电影《海洋深深》在北京首映。作为国家自然博物馆更名升级后的首部4D电影力作,影片聚焦深海探索与生态保护,带领观众“潜入”11000米深海,展开一场穿越光影与感官的蓝色旅程。
4月22日,4D科普电影《海洋深深》在北京首映,之后将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专线长期上映。该影片是国家自然博物馆更名升级后的首部科普电影力作,以“深海探索与生态保护”为核心命题,通过前沿4D技术与科学叙事,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海洋的壮美与脆弱。当日是世界地球日,《海洋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国家自然博物馆首部4D科普大片《海洋深深》首映。观众化身“虚拟深潜员”,从阳光斑驳的浅海珊瑚礁一路潜航至幽暗的万米海沟,沉浸式感受海洋的壮美与脆弱。
为续吉大考古人“坚守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的初心,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联合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即将启动《吉大宝藏2025》大型演绎性科普微电影的拍摄,揭开文物背后的历史谜团,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凡魅力。
漫威宇宙中先后有两名反派使用过死亡蝰蛇这个称号,分别是罗兰·巴勒斯和西奥多·斯科特。
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内地票房超152亿元,哪吒系列电影内地总票房突破200亿元。海内外华人为“吒儿”加油的兴奋劲、自豪感此兴彼起。如何释放好片子的长尾效应,既改善影迷二刷三刷的观影体验,又让这“风一样的男孩”踩着风火轮飞得更高更远?
体验一趟全新的时空穿梭之旅,在脑洞大开的同时,观众可以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力感受时空之间的关联,也感悟到个体在浩瀚宇宙中微如尘埃……3月23日下午2时许,科普电影《寻秘自然:时间的形状》全国巡回(合肥站)首映在解放电影院举行。
体验一趟全新的时空穿梭之旅,在脑洞大开的同时,观众可以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力感受时空之间的关联,也感悟到个体在浩瀚宇宙中微如尘埃……3月23日下午2时许,科普电影《寻秘自然:时间的形状》全国巡回(合肥站)首映在解放电影院举行。
据悉,世界民族电影节是奥斯卡联盟和国际电影节联盟里唯一一个以各国民族电影为主题的国际电影节,成功举办了21届,吸引了来自来自40多个国家的上千部影视作品参赛参展。
人眼的水平视野大约是160—180度,较宽的银幕可以填充观众更多的视野,让人忘记银幕边缘的存在,从而提升观影的沉浸感。
人眼的水平视野大约是160—180度,较宽的银幕可以填充观众更多的视野,让人忘记银幕边缘的存在,从而提升观影的沉浸感。
在电影《哪吒2》中海妖有一段话“我是配角,小配角”,然而就是这个配角在被哪吒父亲李靖感化后,和申公豹一起拯救了哪吒父母,对推动剧情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哪吒2》电影票房再刷记录,问鼎中国电影票房榜。各种方言中“哪吒”如何读也引发讨论。“哪吒”这两个字,在不同地区有不同读法——成都人说“那抓”,广东有人说“拿砸”,浙江有人说是“挪扎”或者“拿扎”,江苏人说“闹赵”,南京话则说“罗渣”。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陶寰认
《蛟龙行动》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上映前我就是非常期待了。再加上该影片的故事线设定在“近未来”,再加上是国产电影非常稀缺的“潜艇战争”电影。这不进去电影院亲自看看,总觉得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春节假期,一部部精彩电影正如火如荼地上映。《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电影,让不少观众选得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