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擦亮“河海津韵”城市文化名片,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制作的8集系列专题片《河海津韵》将于8月28日至9月1日在天津卫视推出。恰逢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该片将成为向世界展示天津文化底蕴和城市气质的重要视听窗口。近日,该片举办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茵)为擦亮“河海津韵”城市文化名片,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制作的8集系列专题片《河海津韵》将于8月28日至9月1日在天津卫视推出。恰逢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办,该片将成为向世界展示天津文化底蕴和城市气质的重要视听窗口。近日,该片举办了专家看片会,来自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影片的内容架构、叙事手法与文化价值展开深入交流。
《河海津韵》全片共8集,每集20分钟,分别以《河海的润泽》《理想的回声》《凝固的音符》《工商的力量》《非凡的遗产》《艺术的飨宴》《文脉的弦歌》《从容的智慧》为题,系统梳理了天津河海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工商文化、民俗文化、演艺文化、文博文化、休闲文化等八大文化脉络,从八种不同的城市视角,构建天津的精神谱系——河海文化为其血脉,红色文化铸其筋骨,建筑文化立其形貌,工商文化成其气血,民俗文化聚其烟火,演艺文化赋其声腔,文博文化存其记忆,休闲文化养其性情。其八种视角、八大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互补共生。它正如城市的八维拼图,每一维度都在解答“何以天津”这一命题。
该片是一次对天津文化基因的深度探寻,更是一场关于城市精神与时代气象的视觉华章。创作团队依托“4K+AI(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通过“艺术”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镜头穿梭于古今之间,纹理清晰可触、气象磅礴可见的创新性影像表达。该片不仅生动勾勒出天津文化的肌理与层次,同时将天津的历史纵深与时代维度相结合,深刻解析了这座城市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河海襟怀”,呈现了天津文化的壮丽气象与勃勃生机。
专家对《河海津韵》给予了高度评价。天津文史专家罗澍伟认为,该片突破传统纪录片形态,实现了新型纪录片与文献片的创新结合。影片以“河”与“海”为核心线索,用深入浅出的表达传递文化内涵,是普及天津文化、增进大众对天津认知的优质作品。从片中既能看到天津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也能感受到天津人民的城市精神。
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周志强将其定义为“兼具知识性与传播力的创新影像作品”。他认为,影片的突出亮点十分鲜明:打破认知碎片化,从历史、民俗、建筑等八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天津文化的多元构成;纠正城市刻板印象,以科学、客观的视角还原不同历史时期天津的真实风貌与文化发展轨迹;贯通历史与未来,8集内容既追溯文化源头,也关注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为观众搭建起了解天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窗口。
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永立、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利民、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白俊峰、作家徐凤文等专家对该片在天津八大文化解读与视觉表现力上给予高度肯定。
《河海津韵》并非简单述史,而是一场天津与世界的文明对话。它透过八个文化维度,向世界展示天津从漕运要塞走向国际都市的历程,展现其在中西交融中坚守本色,以及在新时期延续开放包容之脉的姿态。它不仅回答了“天津从哪里来”,更思考了“城市文明向何处去”。今日起,观众将跟随镜头穿越津城六百年,领略“唯和合 方共生”的文化气韵。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