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十八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总台自主研发的“江苏广电人工智能融媒体综合业务平台”“面向多场景多业态的沉浸式虚拟业务生产服务平台”分获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总台自主研发的“江苏广电人工智能融媒体综合业务平台”“面向多场景多业态的沉浸式虚拟业务生产服务平台”分获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江苏广电人工智能融媒体综合业务平台”是总台坚持技术赋能引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全链条智能化升级,强化“模型-平台-智能体”三位一体发展,构建技术应用新生态的重点项目,平台建设水平受到评委高度评价,得分排名在所有一等奖获奖项目中位居前列。
项目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深度融合大语言模型(LLM)、生成式AI(AIGC)、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等尖端技术,构建起覆盖“策、采、编、审、发、管”全链条的智能化融媒体生产闭环。在内容生产端,平台训练构建了服务全媒体智能化生产流程的广电专属多模态垂类大模型,实现新闻快讯的秒级自动生成、专题报道的智能选题策划,视频素材的AI自动拆条与标签化处理、以及高质量图文与短视频的批量创作,极大释放内容生产力。在内容处理与安全方面,平台自主开发荔拍短视频、智能剪辑、新闻智能拆条等生产应用工具,并运用AI进行智能校对、语音转写与字幕生成,确保内容安全与播出效率。在传播与运营层面,平台通过AI算法实现内容的个性化推荐与跨平台智能分发,显著提升传播效能与用户黏性。同时,平台创新性地发展“智能体(Agent)”应用,如虚拟记者、智能导播助理、舆情分析机器人等,使其具备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深度融入生产流程。
项目建设以来,在总台多种生产链条及业务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近期火爆开展的“苏超”赛事中应用AI技术实现丰富多样的传播效果,实现类如“雨中比赛+前锋射门+特定比分”等自然语言组合查询,提升素材检索和制作效率;应用视频理解模型对每场比赛画面完成AI智能集锦制作,可准确识别进球、角球、任意球、点球等关键镜头,自动生成比赛高光镜头或精彩片段;通过视觉算法实时捕捉与分析足球运动路径,并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给观众,在6月28日举行的苏超比赛集锦中首次实现AI轨迹效果,更好地表现足球在比赛中的运动轨迹,为观众收看比赛带来更新体验。
“面向多场景多业态的沉浸式虚拟业务生产服务平台”体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广电、文旅、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平台集成图形渲染引擎、摄像机跟踪、虚实场景融合等核心模块,打通从本地演播、边缘渲染到云端管理的内容生产链路,形成自主可控、高度集成的虚拟现实内容创制体系。项目已成功应用于《非诚勿扰》《江苏卫视春晚》《中国智慧中国行》等重点节目制作及“水漫泗州城”等LBE文旅项目,具备节目制作、沉浸展示、虚拟直播等多元化服务能力,以技术平台化推动内容生产模式变革,打破虚拟现实应用的高门槛,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并审批备案的奖项,也是目前广播影视领域唯一专业科技奖项,是行业评奖系列里的最高奖项。
总台以自主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聚焦人工智能与沉浸式技术等前沿领域,不仅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更推动了媒体生产流程的系统性重塑与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此次两项科技成果同时获奖,充分彰显了总台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坚持“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卓越成效。项目不仅是总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更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案例,为全国广电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总台将持续深化AI技术应用,拓展人工智能及虚拟技术在互动服务、智慧运营等场景的创新实践,不断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奋力打造技术先进、引领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