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众的情绪跟着这场打斗起伏:惊喜于许久未见这样扎实的武打戏,感动于两位老戏骨拼尽全力的坚持。可转念一想,又忍不住鼻尖发酸 —— 我们究竟有多久,没在大银幕上看到这样 “用命在演” 的画面了?
在餐馆逼仄的储物间里,两道苍老却挺拔的身影正上演着足以让全场屏息的对决 ——71 岁的成龙与 67 岁的梁家辉。
没有花哨特效,只有拳拳到肉的碰撞,每一次出拳的闷响、每一次格挡的脆声,都透过音响砸在观众心上,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生理与心理双重震颤。
观众的情绪跟着这场打斗起伏:惊喜于许久未见这样扎实的武打戏,感动于两位老戏骨拼尽全力的坚持。可转念一想,又忍不住鼻尖发酸 —— 我们究竟有多久,没在大银幕上看到这样 “用命在演” 的画面了?
每当成龙有新电影上映,总有几个话题会被反复提起:“动作片新人断档了怎么办?”、“成龙又老了一岁,还能打多久?” ……当《捕风追影》走进全国院线,我们不禁再次叩问:成老,尚能饭否?
而这一次在《捕风追影》,我们好像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成龙,也看到了一部动作片该有的样子。
它没有陷入 “好人必须完美、坏人必须邪恶” 的套路,反而把警与匪的对立拍得格外有张力。电影开头,“小狼崽” 们作案时的潇洒飘逸,竟让观众生出一种 “可千万别被抓住” 的矛盾心理 —— 这种打破常规的人物塑造,一下子就抓住了人心。
可这份 “偏爱” 很快就有了答案:这群年轻人背后,站着梁家辉饰演的 “影子”。这位有着复杂过往的团队头目,看似严丝合缝,却也为日后的反叛埋下伏笔。强权与专制,维系着秩序,也孕育着危机。
故事的另一端,是成龙饰演的退休警察黄 Sir。被返聘为跟踪队首席教练的他,要面对的是一群经验欠缺、略显生涩的年轻警员 —— 老与新的碰撞,传承与成长的困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现实里的影视圈:老演员们慢慢老去,逐渐淡出银幕,可新演员还没来得及接住接力棒,动作片的未来,好像还飘在半空。
这也难怪观众会反复追问 “成龙尚能饭否”—— 我们怕的不只是他打不动,更是怕再也看不到那样纯粹的动作片,怕那个属于成龙的时代,会随着他的老去而落幕。
但《捕风追影》,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影片后半程的洗衣房打斗戏,直接把人拉回 “成龙黄金时代”—— 经典的 “成龙快乐屋” 套路,洗衣机、晾衣架,随手拿起的道具瞬间变成制敌利器,匪徒在他面前根本无处可逃。熟悉的招式,利落的动作,哪怕年近七旬,他的反应、力度、节奏感依旧在线,甚至多了几分岁月沉淀后的从容。
而影片的高潮,无疑是成龙与梁家辉的终极对决。面对 “影子” 这样阴狠毒辣的对手,年龄从来不是放松警惕的理由 —— 近身格斗的缠斗、武器交锋的凶险,每一招都带着 “置之死地而后生” 的狠劲。两位老人在狭小空间里争夺自由,画面的张力几乎要冲破银幕。可看着他们身上的伤口、越来越重的喘息,观众又忍不住心疼:“差不多得了,别再拼了。”
能打,是成龙的本能;有戏,才是成龙的深度。他照顾牺牲战友的孩子,眼神里满是温柔与愧疚;他训练年轻警员,严厉背后藏着对后辈的期许;他和匪徒斗智斗勇,几句话就能化解危机,又带着几分当年的机灵劲儿。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与张子枫假扮父女的戏份。饭桌上的碎碎念,像极了家里的长辈;和反派斗贫嘴时的幽默,瞬间唤醒童年看他电影的记忆;可当骗局需要继续,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无奈与坚定,又让人忍不住共情。而当年轻警员受伤、牺牲时,他难掩的悲伤,更是带着岁月赋予的厚重 —— 经历过太多悲欢离合,才更懂生命的珍贵,也更难藏住心底的痛。
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成龙用自己的方式,撑起了 “成龙式” 的叙事;而梁家辉的加盟,更是让这部电影多了几分惊喜 —— 两位老戏骨的对手戏,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戏味,让《捕风追影》成为近年来难得的动作片佳作。
在银幕上,成龙用出彩的表现,回答了 “尚能饭否” 的时代命题;可在银幕之外,影视圈的 “传承困局”,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开的。这个宏大的时代使命,太重了。
但成龙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 —— 他用一部又一部电影延续着动作片的精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新人铺路,哪怕只是多给年轻人一个露脸的机会,哪怕只是再坚持一次 “不用替身” 的原则。
电影终有散场,但属于成龙的电影还在继续。他的每一次登场,都值得期待。
来源:东西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