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新剪辑之后的《蛟龙行动(特别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与大家见面。特别版在原版基础上,充分听取了广大观众的意见,对原版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优化,并删掉了许多与故事主线关系不大的镜头,使剧情更加紧凑、节奏更加明快,画面也更加
《蛟龙行动》蛟龙小队
重新剪辑之后的《蛟龙行动(特别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与大家见面。特别版在原版基础上,充分听取了广大观众的意见,对原版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优化,并删掉了许多与故事主线关系不大的镜头,使剧情更加紧凑、节奏更加明快,画面也更加精美。与原版相比,《蛟龙行动(特别版)》不仅故事讲得更好,视觉效果也丝毫不逊色于美国好莱坞大片,甚至还有过之,堪称近年来国产战争影片中的鸿篇巨制。
《蛟龙行动》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中国海军截获情报,获悉邪恶势力试图通过超级潜艇危害中国东南沿海城市。中国海军派出最新型潜艇“龙鲸”号,搭载蛟龙小队,在危险重重的水下战场与邪恶势力斗智斗勇,最终摧毁了敌方的超级潜艇,粉碎了邪恶势力的阴谋。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展现的中国海军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精神却是现实存在的。
《蛟龙行动(特别版)》展示的水下战场环境,充分还原了现实中的水下作战场景,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特效建模、数字技术和AI技术,画面非常逼真。尤其是水下战场的恢弘场景,在全球同类影视剧中极为罕见。复杂的海底山脉、活火山、休眠火山等地貌,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水下战场氛围,充分体现了潜艇在水下活动时所面临的巨大危险。
“龙鲸号”潜艇
声呐兵是潜艇的眼睛和耳朵,担负着目标捕捉、跟踪等任务。在水下,由于无线电信号衰减,无法作为探测手段,潜艇主要依靠声呐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和敌情,因此声呐兵的判断至关重要。在《蛟龙行动(特别版)》中,潜艇对抗真实还原了声呐兵的关键作用。影片中,中方潜艇上的声呐兵曹弘浪由王俊凯扮演,他通过声呐搜集的声音来判断敌潜艇的运动方向、航速、型号,并识别敌方自航式声诱饵与真实潜艇,为最终击沉敌方超级潜艇立下了头功。
《蛟龙行动(特别版)》还全方位展现了潜艇在水下进行对抗的战术。与水面舰艇主要依靠反舰导弹不同,潜艇在水下攻击敌潜艇主要依靠鱼雷,尤其是有线制导的鱼雷和超空泡鱼雷。线导鱼雷精度高、威力大,是潜艇打击敌潜艇和水面舰船的主力武器。而超空泡鱼雷则以极高的速度著称,最大速度可达200节,尽管目前尚未投入实战。
当潜艇遭到鱼雷攻击时,主要采用声对抗措施。由于无线电信号在水下失效,潜艇对抗鱼雷的方式包括使用自航式声诱饵来模拟潜艇的声纹特征、反鱼雷鱼雷来拦截来袭的敌方鱼雷、以及声诱饵弹来致盲鱼雷的声自导头。此外,潜艇还利用机动性和海底地形进行对抗。在影片中,这些对抗措施通过大量特写镜头展现给观众,既紧张刺激,又非常酷炫。
《蛟龙行动》“龙鲸号”潜艇
《蛟龙行动(特别版)》不仅展现了潜艇在水下的作战,还包括潜艇参与特种行动的情节。影片通过中方潜艇搭载蛟龙小队执行特种战任务展开情节。为了表现水下特种战的激烈程度,影片中特意设计了中方和敌方潜艇都携带特种部队及用于输送特种部队的水下输送艇。中方潜艇通过机械臂将输送艇从潜艇收纳舱放出,避免破坏潜艇外形和影响航行。而敌方潜艇则通过背负输送艇的方式,虽然简单但会增加潜艇的航行阻力。
导演林超贤擅长运用长镜头展现狭小空间内的激烈战斗,特种部队之间的对决从热兵器到冷兵器,再到拳拳到肉的近身搏斗,一镜到底、干脆利落,极具观赏性。
此外,《蛟龙行动(特别版)》还展示了潜艇基地如何接纳潜艇,潜艇艏部的球形声呐、舷侧阵声呐、艏部鱼雷管、潜艇指挥舱、反应堆舱等结构,向观众展示了现代化核潜艇的内部构造。
总的来说,《蛟龙行动(特别版)》不仅充满硬核元素,还展现了主创团队的诚意,给观众奉献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水下战斗视觉盛宴。尤其是IMAX观影体验,让观众能更加身临其境,感受中国电影的血性与担当。
来源:石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