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开盲盒的郭富城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3 18:10 1

摘要:电影由香港新导演孔令政编剧并执导,郭富城则不但领衔主演,还据说真金白银投资,并有经纪人小美参与做电影监制。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笔者去看了电影《无名指》。

电影由香港新导演孔令政编剧并执导,郭富城则不但领衔主演,还据说真金白银投资,并有经纪人小美参与做电影监制。

算得鼎力支持。

该片在香港和内地同日开画,内地排片率0.5%、约两千余场次,单日票房堪堪六万,香港上映154场,以近四千人次和约23万票房,居香港单日票房榜第二名。

冰火两重。

故事指向“情感的疼痛”。

大概的关键词,包括厄运、重压、失败、颓废、痛苦、勇气与和解等等,涉悲悯与亲情、离别,这也或是剧本打动郭富城的原因。

而面对注定将要到来的失去,是该逃避还是勇敢担起责任?

选择与走向并不难猜,结局也一开始就注定。

以笔者来看,电影成本是真的很小,因为出场人物差不多两只手就能数完,而电影在叙事的方式、节奏和细节处理上,也颇有一些瑕疵。

导演孔令政或要多反思。

这些年来,郭富城的影路,就像开盲盒。

从2009年的《杀人犯》和《白银帝国》开始,经《寒战》、《圣诞玫瑰》、《踏血寻梅》、《天亮之前》,到《无双》、《麦路人》、《断网》、《临时劫案》、《来自汪星的你》和《无名指》,再连同一部生死未知的《六月的秘密》,统统都是新导演作品。

幕后电影人初啼,找郭富城“试错”,俨然成了港圈惯例。

结果怎么样?

这一连十三部作品,跑出来《寒战》和《无双》两部旷世商业电影,也有爆发力惊人的《杀人犯》、儒商风范的《白银帝国》、悲悯的《踏血寻梅》和狂放成魔的《临时劫案》,剩下的当然就各有遗憾。

但这其实已颇惹人艳羡。

底下则是郭富城的真挚品格,与敢拼敢闯的精神。

恰如昔年翁子光所说,没有任何一个电影巨星,有郭富城这般对电影的热忱。

尤其对新人导演,没资金帮忙找资金,不够人脉帮忙找帮手,演员不够帮忙请演员,低片酬接拍简直就是常态。

有几个人做得到?

说回电影。

以当下状况观察,内地电影市场对港片的接纳度,几至冰点,以《无名指》所遇的“极限压缩”排片率,就可见一斑。

而港片其实又该如何冲破困境?

电影如何才能拍好,两地口味如何调适,这事暂且不提。

主要讲讲宣发。

最近几年来,港片在内地的排片,其实一直都表现得相当弱势。

不说《无名指》这种根本没有宣发预算的小成本文艺片,就连《风再起时》、《扫毒3:人在天涯》、《爆裂点》、《潜行》、《金手指》和《危机航线》甚至是口碑不俗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等商业大片,都讨不到好。

它们的初始排片,大多仅在10%左右。

品质不足是一方面,也确实反映出来一些问题。

但片方或一直没有足够重视。

反过来看。

这几年,在宣发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只有一个黄子华。

他每有新电影上映,都是先在香港打响招牌,再借势定档内地,以获得不俗的声势和排片支持,从《毒舌律师》、《还是觉得你最好》到《破·地狱》,无一例外。

其中除了《还是觉得你最好》本身品质和口碑相对弱一些,《毒舌律师》首日排片22.5%、《破·地狱》首日排片20.7%。

以中小成本投资又没强大演员阵容的电影来说,一亿到两亿的票房回报,肯定算得合格。

这已经是足够有说服力的例子。

再以《无名指》来讲,香港上映两日,皆高居票房榜第二,评分也颇高,仅次于日本的动作奇幻片《鬼灭之刃》。

若是先待电影在香港市场站稳脚跟,再择机在内地定档,何至于遭遇如此“极限压缩”?

当然,如果说起这事,先内地后香港,已经成为许多年来的港片惯例,原因估计是和当年盗版猖獗有关。

但早已时移世易,没必要死抱着惯性不放。

以上仅随笔浅言。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尚还有某些人的拥趸,上蹿下跳喊到,“郭富城新片又扑了”。

其实扑了又怎样?

起码以郭富城职业生涯来讲,有登上巅峰的高光时刻,也确实有折戟沉沙的黯淡光景,但他从来都是一个死战不退的真王。

具体表现为,从来不会做投机取巧和临阵脱逃的怂事,也一直都坦然面对胜败。

而他“开盲盒”的勇气,更是香港影坛罕有。

与郭富城先生偕行,与有荣焉。

来源:唐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