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深度解析:如果没看懂这个细节,那电影就白看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3 15:50 2

摘要:还记得暑假档电影开始前,叶秋臣就曾经写过一篇短文,简单讲述了自己对一部分将映作品的看法。

文/叶秋臣

我太喜欢《浪浪山小妖怪》这部电影了。

还记得暑假档电影开始前,叶秋臣就曾经写过一篇短文,简单讲述了自己对一部分将映作品的看法。

里面提到,我个人最想看的就是这部。

如今看完,果然没有辜负最初的期待。

坦白讲,在影版《长安的荔枝》之后上映,《浪浪山的小妖怪》在题材上多少还是有点吃亏的,因为都是职场打工人的主题,所以在情感共鸣上稍有重复。

但如此诚意满满的作品,就应该收获应有的热度,也值得为此写一篇深度解析的影评。

好久没写超过1万字的文章了,但完成后竟觉得非常通透,甚至还有意犹未尽之感,总觉得很多细节没能尽收其中。

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以下将涉及超级海量剧透,请介意者慎入。

1.关于主创

之所以对《浪浪山小妖怪》如此期待,是因为《中国奇谭》,也是这部电影的创作源头。

该电影的制片人和监制人陈廖宇,就是《中国奇谭》的总导演。

我对《小妖怪的夏天》这个单元故事超级爱,爱到至今仍然把《我想离开浪浪山》这首歌持续单曲循环中,甚至闲时还会自己唱完录一版来听。

还记得叶秋臣在剧评里曾写过,希望浪浪山能出个动画系列,会受欢迎的。

果然,这就来了。

执导《浪浪山小妖怪》的人,还是当初《小妖怪的夏天》的导演於水。

我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因为生活中碰到姓於的并不多,很稀有。

於导正儿八经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硕士学位,科班出身。最初主要是做动画短片的,《小妖怪的夏天》就是大多数观众认识他的起点。因为导演出生于山西太原,所以动画里也带有比较强烈的地方特色。

除了於水导演之外,编剧栏还有刘佳,代表作仅有《浪浪山小妖怪》,并无其他介绍。

从小猪妖开口的第一秒,我就意识到配音变了,是个遗憾。在《中国奇谭》里是蔡壮壮,而《浪浪山小妖怪》里则换成了陈子平。

陈子平的声音听起来特别耳熟,因为我刚看过他配音的《聊斋:兰若寺》,《崂山道士》单元里那个拜师学法术的王承就是他。

此处有个小彩蛋,就是两代小猪妖的配音演员曾经合作过《雄狮少年2》,蔡壮壮配的是李爷,陈子平配的是明叔。

蛤蟆精的听感倒是很熟悉,因为那就是过去乌鸦怪的配音演员路扬。

上次乌鸦怪是小猪妖的朋友,这次的蛤蟆精依然是。

也正是蛤蟆精开口,才又一秒钟把我拉回到了曾经追《中国奇谭》的时光。

而上次给狼大人配音的张闻天,这次则换成了豹督头。

配音角色最多的是林强,他自己把黄眉怪、黄眉怪伪装版、孙悟空和猪八戒全都包了。

另外,公鸡画师和唐僧也共用一个配音演员,付博文。

配音演员表里还有个小彩蛋,估计一般人都没发现,就是於水导演自己也配了《浪浪山小妖怪》中乌鸦怪的音。

出品方里排在第一的是大家熟悉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美影”。

稍微年轻点的朋友可能情怀还不够深,但对于像我这个岁数的观众,《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和《宝莲灯》等等,随便一部拉出来都是童年回忆。若是把我看过的上美影作品清单列在此处,那要很长一篇了,因为真的太多太多了。

《浪浪山小妖怪》在映期间,叶秋臣专门去看了一个名为“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的展。

里面不仅详细介绍了发展史,还有代表作的手稿等展品,去之前觉得票略微有点贵,去之后觉得物超所值。

上美影是绝对的老牌,但在近些年的动画电影领域,却并不算活跃。

在《浪浪山小妖怪》之前,只有《大耳朵图图》属于较新的系列,其余都是过去的经典IP再制作。

尽管如此,但基础功力依旧深厚。

所以那句“你永远可以相信上美影”并不是乱说的,毕竟都是吃着细糠长大的一代人,审美肯定始终在线。

出品方第二位的上影元,股东里就有上美影,而且后者还是前者的重要IP授权方,两者关联紧密。像打工人们现在爆买的各种周边产品,应该都是与上影元相关的。

若是出品方里有购票软件字眼的公司,那么大概率你会在这个软件里首先看到此片的推荐,或者将其置于相对靠前的地方,引导观众买票。

我在买电影票时,就发现《浪浪山小妖怪》在两个常购电影软件里的推荐排位,差异很大。

主题曲很有力量,搭配着画面来看更是触动,推荐这首由樊冲、陈廖宇作词,樊冲作曲,弋洋编曲,黄子弘凡演唱的《重如尘埃》。

2.关于联动

在《小妖怪的夏天》里,陪伴小猪妖的是乌鸦怪,而《浪浪山小妖怪》里则换成了蛤蟆精、黄鼠狼精和猩猩怪。

上次为了完成任务,小猪妖拔掉了乌鸦怪的羽毛做箭的尾翼,这次小猪妖是牺牲了自己的毛来刷锅。

原来是被迫当成工具在刷锅,如今是主动去刷。

小猪妖当刷子的状态,也与黄眉怪剧情里被按在地上摩擦相呼应了。

其实《小妖怪的夏天》里就有蛤蟆精和黄鼠狼精的雏形,只不过是没有台词的小小小配角。

为了完成捡柴火的任务,小猪妖和乌鸦怪去抢人类的成果,那一幕与《浪浪山小妖怪》开篇是完美的梦幻联动。

但电影里亮眼睛的变成了小猪妖,而不是乌鸦怪了。

小猪妖回家时对母亲说的话,两个版本几乎没有差别,不论外面的世界怎么变,但家里始终依旧。

喝水梗贯穿始终,也是妈妈特别的爱。

电影还额外加入了猪爸爸的角色,丰富了父母对孩子选择的不同态度。

短片中小猪妖在采买时听了说书人口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电影里将描述的那一幕变成了公鸡画师的某一过程稿。

《小妖怪的夏天》里,孙悟空当面给过小猪妖三根保命毫毛,这次在电影里是隔空给了四根。

虽然拥有相似的主角,但《浪浪山小妖怪》并没有延续《小妖怪的夏天》来展开,而是约等于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故事。也是《西游记》某处空白之下的补写剧情,一个支线任务。

它源于《西游记》,但却不是其中的某个桥段改编,而是全然新增的一块内容。

令人欣慰的是,导演在处理《西游记》真正的主角时,始终没有让他们在《浪浪山小妖怪》里真正露脸。

他们只有背面,声音和剪影,是配角。

虽然小妖怪们代表的是普通人,但在这部电影里,却是绝对的主角。

又或者说,小妖怪们的故事,仿佛也是唐僧师徒的某一次轮回。

主角和配角,交互存在。

电影里有很多关于陈佩斯的彩蛋,比如刚刚提到的《主角与配角》,以及二当家喝汤那口的灵感来源《胡椒面》。

陈佩斯也有一部《戏台》在映中,《浪浪山小妖怪》里很多台词似乎都与暑假档上映电影碰巧呼应了,比如“无名之辈”和“你行你上”等等。

送袈裟的出家人,有人说是观音,有人说是孙悟空。

因为前者代表着《西游记》剧情对点化小妖怪们的官方认同,毕竟唐僧和孙悟空的袈裟就是观音送的,由此也开启了他们的取经人之路。

但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那个小庙确实与《大闹天宫》里孙悟空的化形极为相似。毕竟小妖怪们距离他们并不远,对于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而言,察觉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并不意外。

蛤蟆精吃桃子的戏,让我想起了《大闹天宫》里孙悟空吃蟠桃,很诱人。桃子这种水果,最终也出现在了供奉小妖怪们的台前。

小猪妖背着的黄葫芦,与《葫芦娃》完成了梦幻联动。

黄鼠狼精说“我是一个早产儿”时,想到了宋丹丹的小品《火炬手》。

“为何不拜”的台词,与游戏《黑神话:悟空》中黄眉大王那段相同。

乌鸦怪的“玖伍贰柒”号工牌,上面的“9527”就是周星驰主演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编号(用粤语读还会有另一层的意思)。加上导演自己配音了这个角色,可见导演对周星驰电影绝对是真爱。

蛤蟆精的编号是“玖玖捌壹”,也就是“9981”,代表着唐僧师徒在取经之路上要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同时也代表小猪妖一行四妖也同样是真正的取经人。

公鸡画师笔下的图,每一幕都是对上美影过往经典作品的致敬。

结局前,专门安排了一幕村民供奉小妖怪们的画面,既然有了香火和四根毫毛,那么就等于留下了重生的种子,希望这就是《浪浪山小妖怪2》的彩蛋预告片吧。

3.关于剧情

小猪妖本身也想稳定,所以他考了三年的大王洞,但由于没有背景关系,始终进不去。

好不容易被安排了刷锅炖唐僧的任务,他拼尽全力完成,把锅擦得金光锃亮,结果不小心犯了上级未提前告知的忌讳,遭遇的惩罚甚至比那些没擦干净锅的还要严重。

干多错多,多少人在此处读到了自己的心酸啊!

偷懒不干活,最多被打几个板子。

自己连猪毛都刷得快没了,熬夜加班赶报告,最后就因为一个不知道的小忌讳,全白干了。

然后你猜,为什么其他的小妖们看到小猪妖卖力的工作却一脸不屑?

为什么他们没有犯忌讳?

你们那么卷,还让不让我们躺平摸鱼了。

既然如此,你们也别想好过。

与小猪妖一起干活儿的蛤蟆精也受了牵连,为了保命他俩只能逃跑。

蛤蟆精是有点关系的,但不是本地的(讽刺感也拉满了),因为二舅也在大王洞当差且最近还升职了,若非碰到这个情况,自己也能在保护之下顺风顺水吧。

但此等关键时刻,二舅也保不住他了。

这是在讽刺一些关系户,背景没那么硬,早晚也会遭殃。

蛤蟆心里一直向往着稳定,决定和小猪妖创业也是被逼上梁山,因为大王洞这个体制容不下他,才去外面另觅生路。

所以他才会一直叨咕着“我本来有正经体面的差事”,结果一夕之间全都毁了。

有多少人出去走上创业之路,也是“蛤蟆精”的心境呢?

小猪妖的头很硬,是他的专有武器,甚至在对抗很多能力比自己强的妖时也能发挥作用。

这不就是“头铁”吗?

强行与敌人硬拼,但此处也并非全然贬义,因为那也代表着一种冒险精神。

蛤蟆精形容小猪妖,就数你头最硬。

硬到将“离开浪浪山”当作了唯一的执念。

离开后,他们碰到了人类。

再不像最初那样好糊弄了,因为孙悟空的出现,人类也硬气起来不再怕妖,感觉背后天然带着靠山属性。

此时小猪妖和人的地位互换,只能委身下来帮人类干活儿,一边获取关键信息,一边防止人类敲锣引来孙悟空。

孙悟空的威力有多大,不必这些侧面说明,观众都懂。

大王洞就像被灭掉的啼桓洞一样,只要孙悟空到了,那必然都是被端掉的命运。

二舅没了,蛤蟆的后路也就断了。

蛤蟆的尊严,是需要背靠大王洞才能拥有,一旦大王洞没了,他的靠山也就倒了,只能一门心思上梁山。

蛤蟆精也清楚大王洞未来的命运,才在自己假意离开的时候,对小猪妖说了那句“你就不拦我一下”。

在蛤蟆精看来,小猪妖失去的比自己更少,心态上多少有些不平衡,于是在此找补一番,这才有了那句“你是野生的,你不在乎”。

既然都是这个处境了,小猪妖只能撺掇蛤蟆精一起,打算伪装成唐僧师徒去取经。

一来是画饼充饥,用抢先吃到唐僧肉未目标来振奋士气;二来是总要有个奔头,因为闲下来,就慌了。

所以现实里,才有那么多赔钱也要干的买卖。

至少要动起来,才不会废掉。

关于《浪浪山小妖怪》里对于职场细节的讽刺,完全已经不是暗示了,简直就是彻底的明示。

但我认为这部电影最难得的是,小猪妖并非是职场里绝对的底层,他也有可以压榨的对象,比如开篇里那个挑着扁担的人类男子,在见到两眼放光的猪妖时,也会跪地求饶,上缴所得。

这段还挺惊悚的,尤其是看到熟悉的小猪妖从那么怂到那么凶,真有点不习惯。

虽然小猪妖后来被定性为“野生”妖精,也就是没有编制的小杂工,但对于那个人类男子而言,恐吓与威胁也是实打实存在的。

除了这个男子,还有后面的公鸡画师,妥妥的乙方即视感。

小猪妖说,你画一下唐僧四人的图。

甲方有要求,乙方就得问诉求。

结果只换来一句“你是画师,你问我?”

你说自己不知道也就算了,出了东西还要外行人指导内行人,指指点点各种意见。

明明画师最初的版本就是正确答案,非要改啊改啊改得面目全非,还抽象地形容“不是取经人的感觉”。

这个表述真的让人破大防了,但凡站在乙方立场上的人都能深深共情。

久而久之,乙方的第一稿就会越来越敷衍,因为他们知道总会改的,总有奇葩要求的,没必要太认真了。

这是恶性循环,但有些甲方就是想不明白。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了,结果就为了鸡蛋里挑骨头,来了句“不够大气”。

画师也有尊严的啊,哪能任由啥也不懂的瞎指挥。

不干了!

结果对方撒了一把米,画师马上返回来点头如捣蒜。

这段拍得妙啊,连米和钱都是完美呼应。

为了五斗米,为了辛苦钱,委曲求全又算什么。

粗布破衣的,还挑剔什么。

在持续不断的改稿之下,甲方爸爸终于喊停了。

小猪妖拽出一张最离谱的画像,深思熟虑下认可了这个版本,付钱走人。

讽刺拉满,到底还是外行。

你的确是有钱的甲方,但你也是不懂的外行。

妙的是,他们最后真的变成了最简单的模样。

小猪妖他们根据画像意外凑齐了另外两个伙伴,偷吃贡品碰见的黄鼠狼精,经过引荐又收下了猩猩怪。

黄鼠狼精说那是浪浪山唯一的猩猩,也符合大王洞把其家人全灭了的说法。

猩猩怪显然患上了PTSD,就连看到蛤蟆精身上那块大王洞腰牌的时候,都吓得瑟瑟发抖。

小猪妖扔了牌子,蛤蟆精捡回来小心翼翼揣了起来。

这个细节也在对应着蛤蟆精的心境,他总幻想着能回到过去,过着安稳的体制内生活,也为其后续答应黄眉怪的招聘条件埋下了伏笔。

由于已经伪装成了取经人,他们不能再抢夺食物,唯有化缘来解决果腹难题。

过程并不顺利,毕竟谁会给妖怪吃的呢?

自己不成为妖怪的食物就不错了。

这个化缘,可莫要化掉自己的命才好。

饥肠辘辘的四小只,在一个吃鸡腿的小孩面前停了下来。

他们还是没有动手抢,但嘴里依然说着自己是唐僧师徒的谎言。

小孩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对方所说并非事实,并且将镇上说书人的内容分享给了他们。

你看,小孩是不怕妖怪的。

孩子们显然还没有被成年人世界的偏见体系同化,在大人眼中自然等于危险的妖怪,由于并没有产生攻击行为,所以在小孩面前甚至是略显笨拙的。

有时候,只有成年人的世界才会被贴上各种各样刻板印象的标签。

经过小孩的指点,小猪妖开始改善企业内部文化。

他找来了道具,又开始洗脑下属。

小猪妖说,沙僧只有两句台词是个小配角,所以黄鼠狼精不能唠唠叨叨长篇大论了。

要是忍不住,那就用磨刀石来转移精力。

打工人成了小领导,也开始压迫比自己更底层的打工人。

不止是小猪妖,其实黄眉怪手下的豹子精,即便从底层爬上来做了中层,也是被当椅子被泄愤的存在。

在小猪妖们面前,豹子精是上层。

在黄眉怪面前,豹子精成了下层。

上压下,屁股决定脑袋,地位决定行为。

在感慨“你为什么老想跑”时,小猪妖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初为何要从大王洞离开?

如果“大王洞”真的好,你还会走吗?

小猪妖连同另一位公司创始人一起教育猩猩怪,要想伪装成孙悟空,首先要会说那句“我是齐天大圣”。

看着猩猩怪怎么也教不会的样子,小猪妖和蛤蟆精也瞬间成了众多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缩影。

“你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之后,往往都跟着一句“你行你上”,接下来就是换人教学,但最终的结果大概还不如不教。

天无绝人之路,终于在一座小庙里化缘成功。

当蛤蟆精被赠予袈裟时,他们已经被认可为是“取经人”,而这个赠予者,通过结局里孙悟空那四根毫毛便可知,大概率就是真的齐天大圣出手了。

蛤蟆精哭了,他说这是第一次吃到别人给自己做的饭,过去从来都是他做饭给大王吃。

这句台词,就代表着“感化”。

这一处剧情细节非常重要,如果没看懂,那整部电影就算白看了。

为什么?

因为在从小庙出来之后,小猪妖这四位“取经人”算是真的踏上了正途。

不仅只是样貌和装配相似,更多的是心境上的一致性。

正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取经人的属性,所以才会被抓走。

狗大王说的那段反派总是吃不上唐僧肉的表述,看得我既觉得搞笑,又觉得心酸。

没错,每个妖怪都在磨磨蹭蹭地准备生火烧水调味,千方百计地琢磨着新奇的吃法。

直接啃不行?

为啥要煮熟?

生的不管用?

因为他们终究只是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关,不论动作多快,也终究会在关键一刻被叫停,这就是套路和潜在规则。

他们的拖延时间,也只是在给唐僧徒弟们留出时间来营救罢了。

经是一定要取成的,你们只是“难”,但绝不是终点。

有人只把《西游记》当小孩动画片看,其实能够进入四大名著,说明这部作品一点也不普通,而是过于超前了。

可惜年少不懂曲中意,懂时已是曲中人。

狗大王刚吐槽完其他没吃上唐僧肉的妖怪,接着小兵就上来通报,说门口来了齐天大大圣,就是呼应了这个观点。

这个剧情也很细节了,因为猩猩怪是结巴,所以才会有两个“大”字。

二当家趁着小猪妖他们还没冲进来,顺势喝了一口汤。

就是这口汤,让二当家成了全场血条最厚的妖,不论情势多么凶险,总能及时化险为夷。

直到大结局后的彩蛋里,二当家还在狗大王的墓碑前哭诉,如果大哥当时也能喝上一口汤,就能修得这金刚不坏之身了。

不得不说,这兄弟俩的感情是真的好。

狗大王呢,自然是被真正的孙悟空给灭了。

总有人认为二当家是加戏最多的角色,而叶秋臣却觉得,他才是全片的暗线主角。

靠着一口汤的信念,靠着为老大报仇的信念,靠着寻找假孙悟空的信念,撑到了最后的最后。

假孙悟空,才是我们印象里的真孙悟空。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至少在这个故事里,不止有一个真正的“齐天大圣”。

二当家说,世道不易,做狗好难。

说的只是狗吗?

还有猪,还有猩猩,还有黄鼠狼。

还有牛,还有马,还有牛马。

还有那些靠着一丝信念撑着,才没有倒下的人们。

为什么明明是蛤蟆精这个假唐僧,却产生了真唐僧的效果?

因为他们勇于开始和出发的勇气,比最终取得经文要更加重要,这才是影片表达的真正主旨。

二当家的设计,就是作用于此。

在拥有了取经人属性后,小猪妖们阴差阳错地从双狗洞顺利过关,甚至还被盛情款待了一番。

听到“齐天大圣”的名号,连一句话都不必多说,大部分妖怪已经望而却步了。

这次,当小猪妖他们离开时,已经补齐了所有的装备。

看起来,就像真的取经人一样了。

或许,他们就是真正的取经人,只不过不是唐僧师徒罢了。

在北张村,说书人口中的取经人被要求改成了小猪妖他们的模样,盗版瞬间成了正版。

面对地头蛇老鼠精,最初想的办法是照葫芦画瓢,利用齐天大圣的威名让其闻风丧胆。

没想到,对方竟然不认识!

这段看得也很讽刺,有种山高不知皇帝远的味道。

在拿下老鼠精后,小妖怪们赢得了欢呼声。

村民们赠送食物和日用品,顺带着把下阶段的任务也下发了。

村长说,自己女儿所在的村子,孩童们都被妖怪抓走了。

两个副本之间,插入了一段小猪妖衣锦还乡的剧情。

就像大多数的妈妈一样,听着儿子报喜不报忧的话,然后再向邻里们大声炫耀孩子出息了。

小猪妖对黄鼠狼精说,平时你只有两句台词,但这次在家里,你随便说。

但黄鼠狼精并没有继续曾经的长篇大论和唠唠叨叨,他变得寡言少语,只是一味搓着自己的磨刀石。

就这样,少年的心气被磨刀石逐渐磨平,黄鼠狼精也成了不爱讲话,沉默寡言的中年人。

据说黄鼠狼精是整部电影里人气最高的角色,甚至超越了主角小猪妖,我想原因就是强烈的代入感吧。

黄鼠狼精,太像我们每一个职场打工人了。

在肩上挑着的担子越来越重之后,嘴角也慢慢变得不再上扬。

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变得不再爱发朋友圈分享日常。

说多错多,那就不说。

猪妈妈一心只想着孩子安稳度日便好,也只有曾经创业失败如今已经卧床不起的猪爸爸,才懂得继续鼓励儿子去追求梦想。

那句“在大王洞里干一辈子也没什么出息”,终究还是走出来的妖才能说出口的话。

既然自己没有做到,那就把这份信念传给儿子,寄希望于小猪妖能够子承父业。

猪爸爸,又何曾不是另一个被磨平棱角的黄鼠狼精呢?

所以在酒醉后,他把猪妖一辈子放大招的秘密,告诉了黄鼠狼精,那就是一种惺惺相惜吧。

谁,又不是忙忙碌碌不知前方为何路的打工人呢?

怕孩子不喝水,仿佛天下所有的妈妈们都是相似的。

送别孩子离家,仿佛天下所有的妈妈们都会流泪的。

接着就到了重头戏,也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小雷音寺。

小雷音寺是《西游记》里的关键场景,也是小妖怪们最终面对的反派BOSS黄眉怪所在地。

假的碰见假的,竟还演了一出看起来演技那么真的戏。

讽刺的是,黄眉怪竟然没听出蛤蟆精念的《正儿八经》是假经文。

更上层的企业内,业务能力也都这么不过关吗?

念完之后的商业互吹更是相当尴尬又搞笑,尤其是那段看似专业的评价。

冒牌货到底还是会露馅的,在双方都现原形之后,黄眉怪把小妖精们丢了出去。

碰到当地村民,一口答应下来回去解救被抓走的孩子们,毕竟他们在老鼠精那里获得了胜利,还以为是个难度系数差不多的妖。

结果,就是刚刚自己被虐到无力还手的黄眉怪。

即便只是黄眉怪的手下,能力也比老鼠精强出几个量级。

这里的实力碾压被具象化了,小猪妖的脑袋被狠狠踩进了地里。

电影没有一处是废剧情,因为若是没有干翻老鼠精,他们也不会随口答应去解救童男童女。

上个村子被无限感激,这个村子被无限唾弃。

当小妖怪们的身份被揭穿后,村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根本不是真的唐僧师徒。

最底层,终究还是最晚获得消息的那批人。

由于初见面时演技够硬,于是黄眉怪安排小妖怪们来假冒四金刚,准备迎接真正的唐僧师徒到来。

小雷音寺,也是另一个大王洞。

黄眉怪还不忘了画饼,说到时候也能分口肉给他们。

由于小猪妖和蛤蟆精最初就是冲着唐僧肉去的,即便代价是黄眉怪要吃掉童男童女才能打败孙悟空,但也依然答应下来。

而黄鼠狼精和猩猩怪,理念不合之下唯有辞职离开。

在面对被收购的时候,创始人们和核心骨干成员,终究还是产生了分歧。

猩猩怪硬刚,结果被黄眉怪属下带走准备行刑。

黄鼠狼精暂时换上了四金刚的衣服,等黄眉怪走了才表示自己要离开。

猩猩怪就是那个“枪打出头鸟”,黄鼠狼精则代表了最后的体面。

小妖怪们,因为理念不合而选择走上了不同的路。

蛤蟆精说,这世道哪有什么对不对,把自己活好。

于是蛤蟆精在发现空缺时,主动找妖补位,还积极训练快速进入状态。

黄鼠狼精说,最初说的是取经,不是吃唐僧肉,所以他也想回去了。

在听到猩猩怪说的话时,我竟有点想哭。

“有唐僧肉不吃,我不信有这样的妖怪。”

“我不是妖怪,我是齐天大圣。”

小猪妖呢,我竟记不得他说了什么,只记得他烧了行李。

团队散了。

最后,还是红色锦旗上“降妖除魔”四个大字,才召唤回了小猪妖的信念。

他们自己也是妖。

他们也被降服了。

前面只剩下黄眉怪那个大魔头。

猩猩怪被押送到悬崖准备行刑,面色从容,毫无畏惧。

“齐天大圣”早已经刻入了骨髓成为了信念,他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

小猪妖他们和二当家及时赶到,用铁头和磨刀石攻击,齐心协力救下了猩猩怪。

虽然路曾经走偏了,但好在都正回来了。

他们不必再伪装成唐僧师徒,因为他们早已经是真正的取经人了。

剧情很绝,因为后来的他们伪装成了黄眉怪,通过了层层守卫,来到了关押地点。

身上那层皮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心。

救下村里的孩子们之后,在蛤蟆精的帮助下,成功骗过了豹子精。

东窗事发,蛤蟆精被吊起来审问,他望着那块掉落的大王洞腰牌,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大王洞和小雷音寺,从来都是一样的。

虽然已经很努力地逃跑,但他们还是被黄眉怪给追上了。

小猪妖挡在最前面,释放了自己一辈子只能用一次的大招。

在此之前,他喝光了妈妈带的水。

此刻,他唯一对不起的,只有妈妈。

扯下锦旗做披风,摆正葫芦。

正面迎战黄眉怪。

猪大侠确实更强了,但依然打不过黄眉怪,犹如以卵击石。

直到所有小伙伴都进入并合体,相互扶持并肩而行,通过真正意义上的团结,最终才艰难获胜。

大招过后,他们都被打回原形。

互相都忘记了彼此是谁。

一路匆匆忙忙,还没来得及交换姓名,就已经走到了终点。

但他们,永远活在了灿烂的阳光之下。

4.关于现实

金蝉子转世为唐僧,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被视为是长生和重生的代表。

这也是妖精们口中所说,为什么唐僧肉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的根本原因。

电影讲到蛤蟆精的时候,提到“癞蛤蟆想吃唐僧肉”,首先给两者做了强关联的处理。

癞蛤蟆本身是蟾蜍,也就是“蟾”,对应了“金蝉子”唐僧。

孙悟空是孙行者,“行”与“猩”是谐音,而且猩猩样貌确实与猴子很相似。

猪八戒是猪刚鬣,刚好对应了小猪妖本身的“猪”和他的性格“刚烈”。

沙僧是沙悟净,“悟净”和黄鼠狼精话痨属性的“无静”又完美匹配了。

这四个角色一开始,与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刚好是处于两个极端的。

蛤蟆精墙头草,左右摇摆意志不定,唐僧截然相反;

猩猩怪是社恐,万事想躲胆小懦弱,孙悟空则不同;

小猪妖有执念,一心向前不改目标,猪八戒总放弃;

黄鼠狼话最多,整日唠叨说个不停,沙悟净却沉默。

直到最终,他们都没机会说出自己的名字。

这也成就了“无名之辈”的隐喻,刚巧就是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Nobody》,也是延续了《中国奇谭》里《小妖怪的夏天》中的译名。

“无名之辈”的核心表达,真的令我觉得特别伤感。

名字就像诅咒般,在即将说出口时就会被打断。

电影用了两处剧情来扣题,第一处是黄眉怪说出“一帮无名之辈,还能逼我使出最后的招数”,第二处是分别前那句“我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呢”。

但没关系,浪浪山小妖怪就是你们的名字。

这个名字,正在被很多的人记住并喜欢着。

不是所有人都能当主角,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个世界的配角。

在黄眉怪倒下后,虽然他们嘴上说着“不甘心啊,这辈子啥也没干成”,但我们知道,小妖怪们干成了一件大事。

没有名字又如何呢?

无名之辈又如何呢?

这段故事发生了,就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从电影剧情就可以看出,《浪浪山小妖怪》只是在《西游记》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故事,尽管在影片中的角色看来是轰轰烈烈浩浩荡荡,但对主线而言根本毫无影响。

小妖怪们比唐僧师徒的进程要稍快一些,更早体验到了黄眉怪的副本,还帮他们修复了一些事前没有考虑到的BUG。

就像豹子精说的,你以为谁都能去取经?

换言之,你以为沿路那些九九八十一难,真是随便选的妖吗?

这条路,不仅是唐僧师徒的取经路,也是一些背景关系户的镀金路。

黄眉怪真身是个童子,是被安排在路上的关系户,即便被打败了也什么都没失去,反而额外获得两件法宝去对付唐僧师徒。

哎,这就是小妖怪们拼了命的结果。

虽然大家都知道“天道酬勤”,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公平地“Hard work pays off”。

普通人一辈子,大概也就像小猪妖一样,只有一个大招。

穷尽一切,最终却还是抵不过关系户的靠山轻轻一抬手。

靠山在吃童男童女的时候不出现,在小妖怪们合体打黄眉怪的时候不出现,只在黄眉怪被灭了之后影响唐僧师徒取经进程时才出现。

只是简单责备了两句童男童女的事情,不痛不痒。

而且,自始至终他都没去看过小妖怪们一眼。

关系户的容错率真的很高,只要他们不犯影响大框架和大方向的错误,总可以被轻易原谅,甚至获得更多。

不仅复活,还升级了。

电影的结局既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

有些人,甚至连小猪妖那一次的大招都没有,命运只能任人宰割。

这是叶秋臣觉得本片最难得之处,它拍出了两面性。

小猪妖变回原形后,遇见了真正的唐僧师徒,猪八戒还评价这小猪很像自己。

随后孙悟空看到降妖除魔的锦旗,感慨了一句四个小家伙,接下来就拔下了四根毫毛。

毛飞走了。

真好,小妖怪们也有孙悟空来救。

是啊,孙悟空只是拔毫毛就能救。

网上有一些评价,大概的意思是担心孩子们看不懂,也不知道如何让他们懂。

其实何必在意呢?

如果没看懂,只能说明他们太幸福了。

代表着他们还未见过社会的黑暗,还没有经历职场打工人的心酸。

若真的能看懂,那才是真正的残忍。

所以,我并不希望孩子们能看懂电影中的所有细节,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就像叶秋臣在《走走停停》的影评里曾经写过的——

也许,真的只有中年人才能看懂吧。

中年人才能在故事里找到共鸣,继而共情。

有人总说,都已经是中年人了,还瞎折腾个什么劲儿呢?

但不瞎折腾,还活个什么劲儿呢?

总要追求点什么吧,哪怕最后一无所有。

也许世界上本没有浪浪山,也许所有人都在浪浪山里。

可惜的是,我至今都走不出自己的浪浪山。

很希望,你有机会能走出那座浪浪山。

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敬,勇敢出发的你。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来源:叶秋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