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10天,票房18亿,《南京照相馆》大爆,把日本领事馆整破防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18:41 2

摘要:有观众看完电影哭得站不起来,也有人散场后当场起立唱国歌。还有小孩抹着眼泪问爸爸:“日本人为什么没人管?”

“暑期档最催泪的电影是哪部?”

如果到了今天你还这样问,就说明对国产电影票房太不敏感了。

在国内,《南京照相馆》一骑绝尘,用票房和评分证明了它的姿态。

上映 10 天,票房 18 亿;豆瓣开分 8.6,单日想看人数暴增 30 万。

有观众看完电影哭得站不起来,也有人散场后当场起立唱国歌。还有小孩抹着眼泪问爸爸:“日本人为什么没人管?”

从票房到评分,再到观众的共鸣,无一不说明《南京照相馆》是一部实打实地好电影,能够唤起国人内心情感的好电影。

《南京照相馆》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

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15岁照相馆学徒罗瑾冒死藏匿日军暴行照片的故事。

那些照片后来成为审判战犯谷寿夫的“京字第一号证据”,直接将其送上刑场。

影片以冷峻的镜头语言还原历史,没有煽情,只有残酷的真实。

如,片中日军摄影师伊藤刚给中国孤儿喂饭,转身就踩着尸体拍摄“大东亚共荣”宣传照。

正是因为影片太过真实的描述,使得国人在看到画面的一刹那间,一下子就点燃了内心的共鸣。

电影上映后,我国观众反响强烈。南京观众贡献了60%的首日票房,有老兵包场观影时老泪纵横。

然而,正是这样的真实和民众的反响,一时间让日本方面表现激烈。

7月29 日,日领馆罕见发布《安全警示》:

提醒在华日本人“近期避免在公共场合大声说日语”,理由是“担心《南京照相馆》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一句话:他们怕中国观众“入戏太深”,把历史情绪带到现实。

结果适得其反——微博热搜直接挂上 #日本人被自己的历史吓到#,阅读量破 4.7 亿。

另有网友神评:“当年刀没落下,他们当然怕听见刀出鞘的声音。”

接着,日本东京电视台也跳出来发报道,酸溜溜地说这电影是在“煽动情绪”,是“中方利用影视剧制造反日宣传”。

还有,日本网民为了泄愤,开始围攻中国驻日使馆账号,要求“删帖”,并质疑“南京只有20万人,怎么死了30万?”。

日本外务省官员甚至抱怨:“去年就要求中国管控反日言论,现在变本加厉!”

看来日本真的急了。

其实,日本右翼最害怕的,是那部电影彻底否定了他们长期推行的“历史修正主义”。

长期以来,日本右翼一直在篡改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弱化731、慰安妇等问题。

要知道,本次讨论中,日本民众能够说出,“南京只有20万人,怎么死了30万?”。

那就是日本右翼篡改历史,蒙蔽国人想要达到的结果。

另外,影片中没有“忏悔的日本兵”,没有“泪流满面的施害者”,只有冷酷的侵略者群像。

那与日本政客在国内的宣传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正是国产影片的真实还原,不仅狠狠地打了日本政客的脸,更撕破了其长久以来的伪装。

更讽刺的是,就在电影热映期间,日本神奈川县学生仍在参观用南京城墙砖建成的“八纮一塔”,导游手册却称其为“和平象征”。

那种扭曲历史的行径,恰恰印证了电影所揭露的真相——日本从未真正反省侵略罪行,反而在系统性掩盖历史。

《南京照相馆》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震动,正是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右翼精心编织的“遗忘阴谋”。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在全网刷屏:“我们不是朋友!”。

那句话并非针对今天的日本民众,而是指向那些至今拒绝认罪的侵略者,88年历史过去了,有些人仍不思悔改,还在重蹈覆辙。

正如一位观众走出影院后所说:“电影最大的‘彩蛋’,是今天的山河无恙。”

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当日本右翼仍在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时,中国观众用票房证明:真相不容抹杀,历史必须铭记。

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不明所以,或者说冷血的观众。在看完影片后,在评论区批评说,“画面太血腥”、“不适合小孩看”。

甚至有人举报称“激化民族对立,应下映整改”。

其中,骂得最凶、态度最恶劣的是,一个IP在日本的男博主。

他在视频里扯着嗓子喊:“好的反战电影,看完该悲悯人性、厌恶战争。你们这片子,让人看完就想抄家伙,不是垃圾是什么?”

在他眼中,《南京照相馆》不止是一部烂片,还是一部没有意义的垃圾片。

还有个叫 "鸦王说" 的北京博主,说给一万块都不看这电影。

他特喜欢提日本对中国的援助,仿佛几笔捐款就能勾销南京城墙上的弹孔,真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是咋长的,为何能说出这样的言论来。

据发行方透露,同为抗战题材的电影《731》已提档9月18日上映。

届时,一部更加震撼人心,或者说更加引起国人共鸣的影片,又以真实的视角,还原历史,给国人以记忆,以铭记。

《南京照相馆》片尾曲是一段无伴奏童声合唱,字幕缓缓打出:

“这些照片拍摄于 1937-1938 年的南京,底片现存于中国国家档案馆第二分馆。”

灯光亮起,很多观众没有离场,而是打开手机电筒,对着银幕举过头顶——黑暗中,星星点点的光汇成一片海。

历史没有走远,它只是被一代又一代人选择记住。

日本总领事馆可以删帖、可以提醒,但删不掉 30 万冤魂,更挡不住 14 亿人把真相告诉下一代。

正如网友那句高赞评论:“你们越怕,越证明我们拍对了。”

读者们,关于“影片《南京照相馆》”,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来源:刀笔客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