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在成都开幕,经过严格招募与系统培训的志愿者“小青椒”们已怀揣热忱做好准备。这群年轻人的身影将贯穿这场盛会的始终,以志愿之名,赴一场与世界的约定。
7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在成都开幕,经过严格招募与系统培训的志愿者“小青椒”们已怀揣热忱做好准备。这群年轻人的身影将贯穿这场盛会的始终,以志愿之名,赴一场与世界的约定。
青年的风采
热情、友善与朝气
高温挑战,跨文化应对,甚至要掌握“微笑角度”,为什么选择当志愿者,每个“小青椒”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非常激动,作为旗手向世界展示青年人的风貌,对我来说是无上的荣耀。”来自四川传媒学院的胡芮铭,承担旗帜标兵岗位,他期待着在开幕那天自己能像一棵挺拔的青松,让世界透过“小青椒”的身影,读懂中国青年的团结与热忱。
来自四川传媒学院的李晓露与来自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邓一淇承担着引导员的任务,她们甜美的笑容和端庄的仪态背后,藏着长久的付出——站立和行走练习,需要通过一点点增加训练量来进行强化。
“我们传递的是成都的热情、友善与朝气,是青年的风采。”李晓露曾参与成都世园会、大众电影百花奖、国际乒联混团世界杯等大型比赛展会的服务工作,可谓经验丰富,这一次,她仍投入了百分百的专注力。
邓一淇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从最初训练时的紧张忐忑,到如今能够自信地昂首挺胸、步伐坚定,这个过程让她深刻体会到责任与荣耀的重量。“每一次彩排的汗水,每一个细节的打磨,都让我更加明白,手中举起的不仅是国家名牌,更是一份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风采的使命。”
青年的成长
汗水浇灌责任与热爱
在开幕式中,运动员入场是时间最长的环节,近1小时里,仪式标兵们要一直用灿烂的笑容和热情的舞蹈感染每位运动员与观众。
每一次训练和彩排,挥臂、扭胯、定格、切换,从最初的气喘吁吁到如今的从容流畅,虽然汗水顺着脸庞滑落,但他们总能全程保持活力满满。
来自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王俊卓向记者分享,自己是在一次逛街时看到了世运会倒计时牌,“当时就想,能不能在这场盛会中出现自己的身影。”在经历了筛选、审查、测试、面试等程序后,他成功作为志愿者担任开幕式仪式标兵。
最让来自四川传媒学院担任这一岗位的郑乜华难忘的,是在一次彩排中,她忽然听到国歌奏响。她和周围正在休息的仪式标兵们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注视着国旗缓缓升起。
来成都读大学,参与成都世运会,5人都对成都有着深深的热爱,“很适应”“包容性很强”“很好吃”“有安逸有奋进”是他们共同的看法。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段作为“小青椒”的经历,他们都说,“累,但是值得。”“一定会让我终生难忘。”
这个热烈的夏天,这场关于责任与热爱的青春奔赴,在他们的成长足迹里,将刻下属于新时代的志愿华章。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静宇 吴雅婷
摄影 詹妮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