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朋友们可会玩了,先去零食店买一类零食,然后兴高采烈地奔向电影院。到了影院,小妖怪们陪着孩子们一起玩耍,在屏幕里翻山越岭,重新又看到了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
看一部电影,坐下来,是灵魂的安顿。
浪浪山的小妖怪,一个小字,就让小朋友很喜爱。怎么一个喜爱法呢?
小朋友们可会玩了,先去零食店买一类零食,然后兴高采烈地奔向电影院。到了影院,小妖怪们陪着孩子们一起玩耍,在屏幕里翻山越岭,重新又看到了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
拥有经典桥段的“加持”,它的人气上去了,然而小猪妖的“闯荡江湖”的意义也贴近了现实。
带孩子去看这部电影,孩子的眼界会打开、思维也会打开、韧性也会大大地增强。
整个布局,在“真善美”的链条上,循环滚动,小猪、蛤蟆、小猴、黄鼠狼,以身心演绎,好像是告诉了每一个孩子:身处底层的人,也应该力争上游。
其实他的搞笑部分,鸡冠为什么挡住了眼睛,仍要画画,画不同版本的师徒四人。公鸡画师以乙方的身份,给这部电影敲定了“取经”的调性。师徒四人虽是假扮,真经却拿到了;真经不在“西天”,而在自己身上。
全片“拼拼凑凑”,却也连贯。“那个寺庙”的样子,好像少林寺呀!那个四人合体的片段,好像哪吒中的情节呀!这都说明了“借力营销”的作用,也很好看,很好玩,这也就足矣。
猪妈妈好像现实中的妈妈,一模一样:往水瓶里加水的细节、以及吹捧儿子的细节,真让人觉得跟现实中的点滴,撞了一个满怀。“可怜天下父母心。”
电影都配有好听的音乐,配乐、插曲、主题曲,这不就给孩子们熏陶了一番,音乐细胞爆增。轻松、自由、不压抑、不悲壮。
整个故事,就是“去闯吧”,先是找了“名家唐僧”的路子,不通,则推掉重来;而后降妖除魔,小人物终于小有成就,才发现:每个人只能做自己。
小猪、蛤蟆、小猴、黄鼠狼,四个人,改变不了环境,不抱怨,做自己也挺好。片中出现的经典句子是:做自己喜欢的样子。
小人物的挣扎,是孩子们以后需要行走的路途;然而在改变道路的同时,心性的历练也是一个大大的重点——这是电影的意义所在。先找到森林里树木的根,然后去翱翔、去逐梦前行。
最后一战,一飞冲天、决斗一分高下,这实在令人想做神仙。
当我们想做神仙的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力冲破了云霄。
来源:孩子王的育儿谈弹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