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390万张电影票撕开23道外交裂缝:731的伤疤,中国人必须亲手揭开!8月3日下午三点,央视新闻一则定档消息像颗投入深水的炸弹——电影《731》官宣9月18日上映。评论区最初沸腾的“吾辈当自强”尚未消退,日本外务省半年来的23份外交抗议书已递至中方桌前,要求
当390万张电影票撕开23道外交裂缝:731的伤疤,中国人必须亲手揭开!
8月3日下午三点,央视新闻一则定档消息像颗投入深水的炸弹——电影《731》官宣9月18日上映。评论区最初沸腾的“吾辈当自强”尚未消退,日本外务省半年来的23份外交抗议书已递至中方桌前,要求将片名改为“旧日军防疫部队”,并删减所有“罪证实物镜头”。更魔幻的是,某境外社交平台同步涌现大量“反日煽动”标签,日本网民集体刷屏“731是虚构部队”,甚至有组织地发布举报模板,指控影片“破坏中日友好”。
这场舆论战背后,是导演赵林山抵押房产筹备十年、剧组在零下30度复刻冻伤实验场的血泪,更是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真相的疯狂围剿——他们连电影中“滤水器”“防毒面罩”等实物镜头都要删除,仿佛把铁证扫进地毯,就能抹平3500万同胞的冤魂。
390万张电影票,是3500万条命的十分之一。
购票平台“想看”人数飙到390万创年度纪录,41%的观众是95后、00后。他们顶着“十八岁以下谨慎观看”的提醒买单,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拒绝包装成樱花味的砒霜!”当日本媒体曾得意宣称延期上映是“中方让步”,如今定档九一八等于把他们的脸摁在731部队的活体解剖台上摩擦。
23份外交抗议,是23次对历史的掩耳盗铃。
日本外务省的抗议清单里,连“滤水器”“防毒面罩”等罪证实物镜头都要删除。这些物件如今静置在哈尔滨731遗址陈列馆中,无声控诉着“每月消耗400-600名‘材料’”的兽行——那是中央档案馆280小时审讯笔录里,日军军医冷冰冰的供词。
日本的双标,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当NHK纪录片里老兵亲述解剖孕妇的画面比电影残酷十倍时,日本从未抗议过自家媒体“吓坏日本孩子”;当美国用731战犯石井四郎的实验数据换取庇护,日本却敢厚着脸皮抗议中国电影“伤害民族感情”。更荒诞的是,前“央视名嘴”王志安加入日本籍后,竟宣称“731是战争谎言”,却拿不出任何证据——这些人演得再冠冕堂皇,也遮不住口袋里叮当作响的日元。
中国人的血性,藏在390万张电影票里。
某些“理中客”跟着帮腔,说这片子会吓坏孩子,却对日本书籍删除南京大屠杀30万死亡数字视而不见。原来他们不是反对血腥画面,只是反对自家的恶行被曝光!当日本把百具人骨遗骸压在新宿区工地底下当没看见,把教科书里的“侵略”改成“进入”,我们再不守住银幕这块阵地,明天这些罪行就会变成“神话传说”。
冰棺里的灵魂在呼喊
导演赵林山在零下30度复刻冻伤实验场时,演员王志文躺进冰棺,睫毛结出了冰晶。这些冰晶在镜头里闪烁,恰似731部队受害者眼中最后的光。当日本右翼忙着修改“731部队”词条为“防疫研究单位”时,他们是否想过:那些被称作“马路大”(日语“圆木”)的中国平民,也曾是某个母亲的孩子、某个妻子的丈夫?
当390万人筑起历史的堤坝
等到9月18日影片结束亮起灯光时,我们也许会看见年轻人把哭皱的纸巾塞进口袋,也许会看见老人对着片尾名单深深鞠躬。这些数字远不及中国抗战时期的3500万,但每一声抽泣、每一次凝视,都是在告诉世界:中华儿女不会再次成为“木头”,对暴行麻木、对真相沉默的木头。
那些想洗白731的跳梁小丑终将被真相的洪水冲进垃圾堆,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警钟长鸣。此刻,你愿意成为第390万分之一吗?评论区留下你的态度,让历史听见我们的声音——9月18日,我们影院见!
来源:city电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