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日军暴行公布全世界,《南京照相馆》之后,更大的要来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8:33 3

摘要:《南京照相馆》透过历史照片,回溯当年的惨痛真相,新导演的视角让电影在克制苦难叙事的同时,也保证了商业性与历史意义。

来了,终于要来了!

暑期档接近尾声,没想到却来了一个大的。

要说这个暑期档最大的关键词,应该就是“主旋律”。

《南京照相馆》透过历史照片,回溯当年的惨痛真相,新导演的视角让电影在克制苦难叙事的同时,也保证了商业性与历史意义。

那一句“我们不是朋友”,是只有年轻一辈才能吼出来的愤怒与豪气。

《南京照相馆》再次点燃了观众的民族情绪,而40亿的票房预测也拉响了对主旋律的需求,走出电影院的观众开始迫不及待准备下一部电影。

然而,心心念念的《731》却没有如期而至,改档到9.18这个沉重的档期。

但别着急,三天以后,另一部绝对重磅的主旋律大片就要上了。

无论是体量、阵容还是故事本身,都值得期待——

《东极岛》

截止到发稿前,《东极岛》的预售票房已经破千万。

而“想看”的人达到了34万。

毫无疑问,它的上映绝对会再度掀起一阵观影热潮。

而谈起《东极岛》,先抛开豪华的阵容,首先要讲的肯定是电影的原型故事。

因为它太有意义了。

相较于“南京大屠杀”或者“731”这些我们已经熟知的民族苦难,关于《东极岛》的真实事件,却是连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

更不知道在浙江舟山的东极岛,还有很多值得铭记的先辈英雄们。

1941年圣诞,驻军香港的几千名英军不堪重负,宣布投降,成为日军的战俘。

1942年9月底,在长达9个月的囚禁后,日军将1816名英军战俘送上了“里斯本丸号”运输船,目标送往日本,但并没告知他们要干什么。

根据历史专家推测,很有可能把他们变成劳工。

然而,在里斯本丸号行驶到舟山外洋附近时,正巧遇到了美国潜艇“石斑鱼”号。

因为日军刚刚偷袭了珍珠港,美军对日本人恨之入骨。

得知前方是日军运输船,美军直接发射了鱼雷攻击,导致里斯本丸号船体破损,即将沉船。

鱼雷在船尾炸出了2米的大洞,船体以每小时3米的速度下沉,日本人知道船救不回来了,700多名日军瞬间四散而逃。

走之前,他们竟然还将战俘舱的舱门锁闭,铺满木板盖上帆布...

1816名战俘被困在暗无天日的船舱内,等死。

本来运输环境已经非常严峻,舱内污秽不堪,许多战俘身体出现状况。

而日本人在封锁船舱后,环境更是恶劣。

空气封闭,臭味扑面,海水涌入船舱,掺和着排泄物与各种物质,而战俘们就这么泡在水中,很多人已经奄奄一息。

后来,战俘撬开了木板,这才发现日本人根本没想管他们,可逃出的几名战俘立马被密集的子弹射死——

日本人竟然还留着一支敢死队,见到战俘就杀,确保消息不会败露出去。

但随着逃出来的战俘越来越多,日军的子弹根本不够用了,在战俘把敢死队全部歼灭之后,里斯本丸号也断裂沉没。

一千多名战俘漂在海面,杀心四起的日本人竟然又派来小船——

他们将炮口对准战俘,开始无差别屠杀。

战俘像是进了油锅的蚂蚱四散而逃,而就在这时,舟山东极岛上的一群中国渔民出现在他们面前,伸出了援助之手。

尽管语言不通,尽管国家有别,但渔民们依然顶着枪林弹雨救下了一个个英国战俘。

而日本人也怕被人发现他们屠杀战俘的事情败露,终于了停止射击。

最终,渔民救下了300多名英国战俘,把他们送到了东极岛渔村。

可后来日本人还是上了岛,强制性带走了战俘。

善良的中国人在最后一刻,仍然拼尽了智慧与勇敢,将3名战俘乔装打扮藏在山洞,最后把他们送到了重庆的英国领事馆。

而那三百多名英国战俘被日本人带走后,因为已经有影响,遂进入正常程序,回到了英国成功获救。

一直到83年后,剧组找到幸存战俘丹尼斯·莫利的女儿维尼太太时,她仍旧十分感激。

她回忆父亲临终前对她的嘱托:

“请你代我,向东极岛的渔民致敬!”

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真实历史。

尽管主角不是军人,也不是艰苦卓绝的战争,但东极岛人民的勇敢和善良,跨越了民族隔阂,成功拯救了几百名英国人,真正做到了“反战”的意义。

东极岛的人民不仅勇敢善良,且低调纯朴,甚至因为不想邀功,这段经历也从未对外公布。

而这件事第一次与影视产生交集,还是在2014年。

韩寒拍摄《后会无期》在东极岛取景,导演方励探班,听当地岛民讲了这个故事,顿时心头一惊,竟然还有这样的历史没被人熟知。

后来方励卖掉房子,拍摄了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这也是该事件第一次被搬上大银幕。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个纪录片,评分9.3分,拍的非常好。)

到这部《东极岛》,虽然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但本片却是第一部以商业片的形式,将“里斯本丸号沉没”事件完整重现的电影。

它面向更多的群体,也会有更多的宣传声量。

这也是管虎拍摄这部电影的初心——

“船上当时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这也是侵略者一直想掩盖的罪行,所以我们要把它拍出来。”

战争、沉船、营救、三方势力....

事件原型具备着极强的商业片属性,而善于拍摄大场面与群像戏的管虎,也并不想让《东极岛》变成一部只有沉重意义的说教片。

刷完所有预告和幕后就会发现,《东极岛》是一部主旋律商业大片。

首先它足够大——

网传《东极岛》成本超5亿,妥妥的S+级别大片。

而管虎团队从6年前就开始筹备,董润年、陈舒、张冀三位编剧光是剧本就打磨了4年。

电影分为三大场景,巨轮、东极岛、海面。

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场独立的故事和考验,按照管虎导演的抱怨来说:

“这一部电影就是三部电影的量。”

他们将整个剧组都搬上了东极岛真实取景,并模拟当年的位置关系,重现了渔村的场景。

而棚拍的戏份有9000㎡的亚洲最大水棚,16个水下置景,甚至1:1搭建了里斯本丸号,光是置景就已经可以原地收门票当景点了。

剧组甚至专门制作了一套六轴的机械运动平台,把渔船放到上面,模拟海浪的波动,周围还会有水枪喷射水花。

就连探班的郭帆导演都感慨,这太难了。

再说演员。

两位男主演朱一龙、吴磊致敬阿汤哥,拍电影都快成为运动员了。

开机前,他们提前2个月进组进行专项训练,各种体能、动作和形体雕琢,不仅要完美适配动作戏,最主要的是,要把游泳技术锻炼到看起来像是渔民。

这可是非常难的事。

生于斯长于斯,渔民就是生活在大海旁边的两栖动物,入水和正常人在平地一样自然。

为了达到摄影效果,管虎坚决拒绝无水拍摄,水下镜头全部真入水,而电影中有40%的戏份都在水下,这几乎就要了几位主演的老命。

基本上两眼一睁就是游泳,憋气,且不能借助任何工具,纯靠人体机能潜水。

自由潜水是世界第二大危险极限运动,可想而知拍摄过程有多困难。

然而朱一龙和吴磊还是扛下来了。

不仅坚持到最后,甚至越练越猛,一身腱子肉不说,吴磊干脆都练出了真空腹呼吸,达到了三星潜水员的水准。

女主演倪妮同样“糙劲儿”拉满。

素颜是必须的,但天然晒出来的肤色竟是倪妮的主动要求。

在片场的水下戏份,她游泳的动作甚至比很多男演员都要好。

开机前,《东极岛》的主要演员甚至能在水下憋气时间达到4分钟以上,而且是运动状态下。

单水下戏份就有60多天的拍摄时间。

演员每天都要在水里泡十多个小时,没有护目镜,还要在水下拍摄打斗戏,水流夹杂着砂砾和不明物质,眼前像是被刀划过一样疼。

水里泡完,还要去陆地上暴晒,把皮肤晒到像是抹了酱油。

而这一顿折腾,才能真实塑造出“渔民”的糙汉劲儿。

而前前后后所有人如此大费周章,为的是什么?

他们知道《东极岛》不只是一部电影,也是一段历史,一个真相,一个我们中国人应该知道的故事。

就像朱一龙说的那样——

“这段历史事件,如果没有把它拍出来,没有把它记录下来,可能就被遗忘了。”

而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就是这些影像存在的必要意义。

——全文完。

来源:得得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