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上映!继《南京照相馆》后又一部揭露日军暴行的大电影,来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8:10 3

摘要:继《南京照相馆》后又一枚暑期档压轴炸弹来了!这次同样不晒明星、不秀特效,它掏出的是一段被海水泡了83年的血色记忆。

来了,终于要来了!

继《南京照相馆》后又一枚暑期档压轴炸弹来了!这次同样不晒明星、不秀特效,它掏出的是一段被海水泡了83年的血色记忆。

你可能没听过「里斯本丸号」,但这部将于8月8日上映的《东极岛》会让你记住它。

1942年9月,冰冷的东海海水里,漂浮着绝望的英军战俘,日军的小船穿梭其中,机枪疯狂扫射,海面泛起猩红斑驳。

一架美军潜艇的鱼雷击中了日军的「里斯本丸号」,却点燃了更残酷的屠杀。

船上被锁在肮脏底舱的1816名英军战俘,眼见海水涌入,舱门被日军死死锁闭,铺上木板,盖上帆布,犹如一副活棺材!

幸存者莫利在煎熬中挣扎:日军正有条不紊地执行一场灭口计划。

而舟山东极岛的渔民亲眼目睹了这场惨剧,他们虽听不懂呼救的语言,却读懂了死亡逼近的恐惧。

渔民们划着简陋的小船,顶着日军的子弹扑向那片死亡海域。

船上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这是侵略者一直想掩盖的罪行。

管虎导演提起这段历史时,语气沉重却又异常坚定。

这段被时光掩埋、甚至许多中国人都不知晓的震撼历史,正是他耗时6年打造的电影《东极岛》的核心。

1941年圣诞节,香港沦陷,数千英军沦为日军战俘。

9个月后,他们被赶上「里斯本丸号」,命运未卜,美军「石斑鱼」号潜艇的复仇鱼雷,意外撕开了日军精心掩盖的屠杀黑幕。

鱼雷撕裂船体,日军仓皇逃命前做的最后一件事,竟是残忍锁死所有战俘舱门,污浊的舱底,海水混合着排泄物迅速上涨。

战俘们撬开木板挣扎求生,却发现舱外等着他们的,是日军正端着机枪执行 “一个不留” 的灭口暴行!

子弹扫射下,战俘如同沸水中的蚂蚁,鲜血染红海面,日军铁了心要让1816条生命永远沉默。

东极岛的渔民成了唯一的变数,他们不懂英语,却懂得生命无价。

一条条小渔船迎着弹雨冲进屠杀现场,拼死拉起一个个垂死的英国人,300多名战俘被带回渔村,暂时逃脱死神。

日军登岛搜捕时,渔民们又冒着灭顶之灾,将三名战俘藏进山洞。

最终,三人被辗转送至重庆英国领事馆,成为揭露日军罪行的铁证。

83年后,当《东极岛》剧组找到幸存者丹尼斯·莫利的女儿维尼太太,她仍清晰记得父亲的临终之言:“代我向东极岛渔民致敬!”

这段历史拍出来有多艰难?

管虎的团队给出了答案——6年筹备,4年打磨剧本。

电影最大看点在于场景还原:万吨巨轮“里斯本丸号”沉没、惊涛骇浪下的亡命营救、东极岛渔村的风貌。

剧组狠到原地造了艘1:1的“里斯本丸号”,搭了9000平方米的亚洲最大水棚,还把16个水下场景搬到摄影棚。

主演朱一龙、吴磊提前两个月进组,练成了半个渔民;为展现海边渔民的水性,所有水下戏份实拍,演员每天在水里泡十多个小时。

朱一龙回忆拍摄经历:“眼睛在水里被杂物刮得像刀割,上来接着晒,皮肤黑得发亮。”

吴磊更拼,练出三星潜水员级别的真空腹呼吸。

这段历史事件,如果没有把它拍出来,没有把它记录下来,可能就被遗忘了。

朱一龙这句话点出了《东极岛》的意义价值。

《南京照相馆》的民族伤痛还在回响,《731》的沉重档期即将到来。

在暑期档末尾,《东极岛》带着东海的咸涩海风强势登陆。

它不仅揭露了日军另一段血腥暴行,更镌刻了中国渔民朴素却超越国界的人性光辉。

预售票房破千万,“想看”人数飙升至34万。

这场跨越80年的营救,终于要在银幕上掀起滔天巨浪,预售开启,千万票房印证了观众期待。

东极岛渔民沉默的壮举,不该被历史尘封。

当银幕亮起,那场海上的绝命营救将冲破时间的阻隔,善良与勇气之火,足以焚毁一切暴行。

来源:佛尘一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