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了17亿后,申奥导演不装了:他的本心暴露,才是电影最大的彩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5:22 3

摘要:上映12天,狂揽票房近17亿,超10万观众打出8.6高分,《南京照相馆》赢麻了!

文|土豆

编辑|黄毅来了

上映12天,狂揽票房近17亿,超10万观众打出8.6高分,《南京照相馆》赢麻了!

怎料,导演申奥拿下17亿票房后直接摊牌,不装了:

“观众看完后的悲愤,但这不是我们创作的初衷......”

谁能想到,正是因为他的本心暴露,才让电影收获了最精彩的彩蛋。

7月14日,电影《南京照相馆》毫无征兆突然官宣提档至7月25日上映。

没有提前预热,没搞大规模宣传,就这么“空降”,一下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谁都没想到,这部前期低调的影片,点映时口碑直接“炸”了。

猫眼和淘票票双平台给出9.7的高分 ,预售票房就突破1.2亿,直接成为2025预售第一。

没有明星炒作,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全靠观众自发安利,这部电影为何这么大魅力?

原来是因为影片聚焦1937年南京沦陷后,在吉祥照相馆里七个普通人的故事。

他们躲进这里避难,却因帮日军冲洗底片,意外发现了南京大屠杀真相:

放大镜下,那些“亲善照”里日军假笑背后,是百姓被刺刀威胁的恐惧、是残忍屠杀的画面。

这些照片,成了侵略者暴行的铁证,也点燃了他们反抗的决心。

可是“大屠杀题材”已经有《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等天花板,这还能拍出什么。

谁能想到,从上映开始就一天一亿,现在已经电影票房马上破17亿,观影人次超4500万。

就在大家热议剧情时,导演申奥却在最新采访里,说出了一番让人深思的话。

让我们意识到,这票房数字背后,居然还藏着更深的“彩蛋”。

02

在申奥导演被问到拍摄影片的初衷与目的时,他是这样说的:

“我们除了战火硝烟之外,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就是舆论战、宣传战和文化战。”

“然而时至今日,这场战争依然没有结束,依然在互联网上不停斗争着”

“所以希望借这个电影,借照片、借素材去警示观众:分清敌友,认清黑白是非曲直。”

他的话不仅彻底揭开了电影最锋利的内核:这场跨越88年的舆论战从未停止。

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本心”告诉了所有的观众电影的所有彩蛋,就在正片中。

彩蛋一:没人敢提及的“和平之塔”。

电影里有个出场仅4分37秒的日军角色,却藏着最扎心的第一个彩蛋。

他出场时不仅叼着烟,居然还在夸战场“风光”,然后转身就用刺刀猛撬中华门城砖说着:

“军部要把占领区砖块运回去,建彰显战绩的纪念塔。”

话音未落,中国军人“守义”抄起同一块城砖砸向他,血溅在砖面“大日本军”刻痕上的瞬间,历史档案里南京城砖被掠夺的记载突然有了画面。

这个镜头直指一个鲜为人知的现实。

日本宫崎县有一座“八纮一宇”塔,塔基不仅嵌着当年从南京抢来的城砖,还嵌着所有从中国掠夺的砖,他们明面上包装成“和平之塔”,实际上却是在镇压无数冤魂!

更令人气愤的是,直到今天日本教材还在模糊“南京大屠杀”,申奥用这4分钟彩蛋警醒:

这种文化绞杀比子弹更狠,这些砖,永远不能被洗白。

彩蛋二:留给孩子们的时间胶囊。

首映礼上有家长追问:“电影会不会太血腥?孩子能看吗?” 申奥的回答温柔却坚定:

“如果觉得孩子太小,可以等他长大了再看,因为电影会一直在这里等他。”

正是这个承诺,才藏着最柔软的彩蛋。

有人质疑为何删除血腥场面,避开断壁残垣特写,却执着于暗房显影的细节。

答案就藏在这个看似矛盾的结局里:

当南京沦为死局,所有人都注定牺牲时,为何偏让女人和孩子逃出生天?

那个抱着襁褓的女人,衣角沾着未干的显影液,代表着无数在暴行中挣扎的女性。

而她怀中的孩子衣服里藏着的所有日军罪证底片,正是未被折断的民族希望。

更精妙的是,女人姓 “林”、孩子姓 “金”,合起来正是 “金陵”。

意味着这座城市从未真正沦陷。

邮差颤抖的手指、“寸土不让”的怒吼、这些细节比血腥镜头更有力量。

就像南京小学生观后感里写的:“他们带着名字逃出去了,我们就不会忘记。”

申奥导演的目的,正是想要这种长尾效应,影响世世代代的人铭记历史。

彩蛋3:开灯后的沉默惊雷

当电影结束后,灯光逐渐亮起的那个瞬间正是对应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结束长廊。

有人还在擦眼泪,有人举着手机拍摄银幕上“谨以此片献给抗战胜利80周年”的字幕。

当无数人还在期待结尾彩蛋时, 谁能想到正是“没有彩蛋”,才是导演藏的最动人的隐喻。

总监制傅若清在路演时红了眼眶说的话直接戳中所有人要害:

“有观众说‘走出影院看到的车水马龙,就是最大的彩蛋’。”

电影里日军抢城砖建“功勋塔”的疯狂,对照着现实中中山门的繁荣昌盛。

当老金一家喊出的“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时,如今成了街头巷尾的人间烟火。

这才是申奥的终极彩蛋。

他从没想过用美好画面作为片尾,而是让现在每一缕阳光、每声欢笑,都成为最精彩的结尾。

最后

17 亿票房只是表象,申奥真正想传递的,是 "分清敌友、认清是非" 的历史自觉。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他用胶片为武器,在银幕上打响了一场文化保卫战。

当我们在影院看到老金用生命守护底片时,走出影院看到的繁华盛世。

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才是《南京照相馆》留给这个时代最珍贵的彩蛋。

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自强不息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

而这部电影,正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

部分资料参考:

新浪微博|电影南京照相馆

来源:黄毅来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