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开头就给大家说一句大实话:这次《碟中谍8》,阿汤哥又被迪士尼的史迪奇压在了地上摩擦,堪称今年好莱坞最扎心的票房“连续剧”。同样的故事,二十多年前演过一次,没想到2025年还来重播。
一开头就给大家说一句大实话:这次《碟中谍8》,阿汤哥又被迪士尼的史迪奇压在了地上摩擦,堪称今年好莱坞最扎心的票房“连续剧”。同样的故事,二十多年前演过一次,没想到2025年还来重播。
事情是这样的。2023年的《碟中谍7》其实就挺难受,正面碰上了《芭比》和《奥本海默》两匹大黑马。轮到今年,《碟中谍8》好不容易杀出来,却又遇见了真人版《星际宝贝史迪奇》。
巧合的是,这俩系列二十三年前也在同一天北美上映,那回阿汤哥和斯皮尔伯格的组合都被动画片干翻。今年更夸张,史迪奇直接首日5500万美元,是阿汤哥的一倍多。
说个具体数字。《碟中谍8》北美首日2480万美元,其实已经是这个系列历史新高,还超过了上部。但架不住对手太猛,人家史迪奇全球铺开,全家老小都买账。
中国内地两天4100万人民币,美国四天有望破1.7亿美金,谁看都知道这战绩摆在那。这时候你再看《碟中谍》的成绩单,说“不错”多少都带点自我安慰。
但咱们得说句公道话,《碟中谍8》的口碑并不差。烂番茄88%,观众打分A-,基本和前三部一样,只比巅峰期略低一点。
这么多年下来,“IMF特工+惊险动作场面”还是那套公式,但阿汤叔62岁坚持亲自上阵,也确实拼到了极限。他也不是没有粉丝支持,在韩国、香港这些亚洲市场表现很稳,中国内地很可能会给他一个端午档的大红包。
不过问题也摆在眼前。《碟中谍8》拍摄正赶上疫情,好莱坞各种成本飞涨,最后硬生生砸出了4亿美元制作费。
要知道,同期的史迪奇真人版只花了1亿美元不到,大部分场景都靠演员扮装省钱。票房一对比,一个轻松回本,一个悬着劲指望全球市场救命。这就是现实。
再仔细分析下,《碟中谍》系列其实已经走到了一个拐点。从简单间谍片一路卷成末日科幻动作大片,这一集连AI反派智体这种设定都用上了。
伊森·亨特带着IMF队员满世界跑路,为的是阻止人工智能引爆核危机。一边是人类肉身,一边是全知全能的机器,到底还能怎么创新?观众买账吗?这个问题留给票房去回答。
结果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星际宝贝史迪奇》一家老小都能看,小孩喜欢,大人怀旧,这种电影跟动作片抢档期,就是天然优势。
而且疫情后观众审美变了,更愿意进影院图个轻松,全家一起乐呵呵出去消遣一下,比紧绷神经看特工飙命更受欢迎。所以别说阿汤哥尽力没用,他真的是输在趋势和环境上。
讲到这里,有必要聊聊未来。《碟中谍7》内地拿下3.48亿人民币,不算糊,但放到这么大的制作投入里也只能算及格分。
今年端午档如果冲到五亿,那还得全球市场帮着补窟窿。不然,第九部恐怕就难产了——毕竟资本也要看回报。
总归一句话,《碟中谍》系列能火这么多年,不靠巧合,全靠内容硬、主创拼,现在只是遇到了新的挑战。阿汤叔自己年纪也大了,这场终章之战,再努力也是强弩之末。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电影情节变成现实困局,也不是没人早早预料到。
最后想说,时代变迁谁也挡不住,好莱坞套路再深,也敌不过观众胃口变化快。但作为影迷,我还是希望有一天还能看到伊森·亨特继续奔跑,只不过下次身边少点压力,多点好运气吧。
来源:city电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