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死侍》的主演瑞安·雷诺兹在采访中谈论了他对迪士尼的看法,这位演员觉得大型影业的资源分配不平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老牌电影制片厂还是要有主次之分,诸如《星球大战》这样的经典之作,应该要有正确的发展策略。雷诺兹希望《星战》得到重视,这种重视来源于全方位的发展
《死侍》的主演瑞安·雷诺兹在采访中谈论了他对迪士尼的看法,这位演员觉得大型影业的资源分配不平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老牌电影制片厂还是要有主次之分,诸如《星球大战》这样的经典之作,应该要有正确的发展策略。雷诺兹希望《星战》得到重视,这种重视来源于全方位的发展计划。人们总是喜欢调侃《曼达洛人》、《安多》这些衍生类作品相当火爆,《星战》的正片反而没有水花,后传三部曲的口碑不好。然而雷诺兹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正传越来越无趣,是不是因为迪士尼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星球大战》的发展计划有失偏颇,与市场的发展不一致。
如果当初《天行者崛起》与《原力觉醒》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内容与质量肯定会更上一层楼,那么正片还有发展下去的可能性,雷诺兹的说法有些道理。对于自己参演的作品,雷诺兹也不太满意:《金刚狼》与社会有所脱节,这部单人电影很难诞生续集。虽说《金刚狼》主要体现英雄的精神与形象,而不是其社会属性,但是该片的定位,与社会脱节太明显之后,也容易流失受众群体。《金刚狼》的困境恰恰折射出当下超级英雄电影的某种创作窠臼。当英雄被塑造成孤绝的符号,悬浮于社会语境之外时,观众很难与之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罗根这个角色本可以成为探讨变种人群体与社会关系的绝佳切口,但影片却将大量篇幅消耗在炫目的打斗场面和孤胆英雄的悲情叙事上,使得"变种人"这个极具现实隐喻的设定沦为背景板。
值得玩味的是,同期漫威宇宙中《黑豹》的成功恰好提供了反向例证。瓦坎达的科技乌托邦虽然架空,却巧妙嵌入了非洲文化复兴、殖民创伤等现实议题。当超级英雄叙事能够与社会脉搏同频共振时,其生命力往往超乎预期。反观《金刚狼》,加拿大雪山基地里的基因实验室像座漂浮的孤岛,反派威廉·史崔克对变种人的迫害也停留在脸谱化的邪恶科学家层面,缺乏更具时代感的现实投射。这种脱节在续集开发时尤为致命。当第一部未能构建起足够丰富的世界观土壤,后续故事很容易陷入自我重复的怪圈。《金刚狼》的永生诅咒、艾德曼合金骨骼这些设定,若不能与更广阔的社会图景产生化学反应,终究会沦为消费情怀的视觉快餐。
或许主创团队应该重新审视这个角色最动人的内核——一个在人类社会中永恒流浪的异类,他的孤独不该只是挥舞钢爪时的背景音乐,而应成为照见现实困境的一面镜子。由此可见,《金刚狼》与社会有点脱节,对于漫威全局的影响较大。雷诺兹的思考触及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星战》宇宙的失衡本质上是创作生态的危机。当迪士尼将资源过度倾斜向衍生剧集的"安全区",正传电影反而沦为公式化的牺牲品——不是缺乏潜力,而是缺乏被重新定义的勇气。
或许迪士尼需要一场"原力觉醒"式的自我革新。参考漫威宇宙的阶段性规划,《星战》正传需要的不是对怀旧元素的机械复刻,而是像《安多》那样构建全新的叙事维度。当《曼达洛人》用西部片手法解构星战美学时,正传电影却仍在重复光剑对决与死星爆破的陈旧模板,这种创作惰性暴露出核心团队对正传的战略性轻慢。真正值得借鉴的反倒是卢卡斯影业早期的冒险精神。1977年首部《星战》之所以成为现象级作品,正是因为它打破了当时科幻片的技术天花板与叙事边界。如今迪士尼手握更强大的工业光魔和流媒体平台,却把创新任务转嫁给衍生剧,这种本末倒置的发展策略,就像用X翼战机的零件去修补千年隼号——看似维持运转,实则透支着整个IP的生命力。
所以说,雷诺兹希望《星战》得到重视。笔者(沾沾自喜看电影)0认为,要扭转局面,或许应该建立正传与衍生作品的良性循环。就像《侠盗一号》成功衔接《新希望》那样,未来的正传电影可以成为衍生剧集叙事能量的汇聚点,而非孤立的章节。当波巴·费特这样的衍生角色能在正传中承担关键叙事功能,当正传导演能像乔恩·费儒那样自由调用整个星战宇宙的素材,这个跨越四十年的太空史诗才能真正焕发新生。
来源:朽木露琪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