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狂飙》的取景地、江门的骑楼老街,沿路商贩用演员海报和台词招徕游客;佛山的北江大堤因《热辣滚烫》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们在此“解锁”贾玲同款机位……“一部影视带火一座城”的说法,也在广东得到了有力印证。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实习生 顾群生
十几年前,著名导演王家卫在江门开平赤坎镇拍摄《一代宗师》时曾说:“赤坎是拍摄年代戏的天然摄影棚。”放眼今天的岭南大地,“天然摄影棚”比比皆是。
在《狂飙》的取景地、江门的骑楼老街,沿路商贩用演员海报和台词招徕游客;佛山的北江大堤因《热辣滚烫》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们在此“解锁”贾玲同款机位……“一部影视带火一座城”的说法,也在广东得到了有力印证。
5月22日,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广东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影视产业措施”),提出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鼓励各地市结合实际打造影视产业链优势环节,优化全省影视产业空间和载体布局。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影视产业发展中,广东不仅以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抢镜”,还将凭借政策发力和产业配套主动“入镜”。
擦亮“镜头感”
“天然摄影棚”,广东获得这个文化标签得益于丰富的自然条件和浓厚的人文气息。
《狂飙》总制片人徐泰曾以江门为例表示,江门既保留了老洋楼,也有浓厚的都市气息,体现了新旧时代的衔接。《隐秘的角落》主创团队在解释为何取景于湛江时称,隐秘的角落即指人的内心,最终还会有阳光照进来,“湛江的海边和别处的不一样,有一些黑色的礁石、渔船,它的阳光非常灼热,你能感受到阳光的强和温暖”。
“当前的影视发行面向广泛的受众群体,在取景上往往强调内在精神的普遍性,而非地域文化的特殊性,表达方式上要与当代精神、大众共同的情感结构形成呼应和连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易莲媛认为,岭南文化影视化呈现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和发展潜力。
基于“天然摄影棚”,广东正不断完善影视产业链,向打造“影视梦工厂”进阶。
5月22日,广东在文博会上发布影视产业措施明确15条政策举措,以“真金白银”扶持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开发产业全链条。同时,政策为影视创作提供良好环境和更好服务。其中提出,成立省级影视综合服务平台,指导全省各地成立公益性影视协拍服务机构,形成“1+21”省市协拍服务机制,并规范管理,解决剧组后顾之忧。
政策有力,落地有效。东莞市影视协拍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在文博会上告诉记者,他们已建立“进莞拍”影视云服务小程序等“一站式”影视服务数字管理平台,为剧组提供“一次报备、全市通用”的全流程高效拍摄协调服务,包括影视申报、拍摄制片、协助勘景、政策指引、资源对接、宣传推广等“一站式”配套服务。
另外,广东持续发挥毗邻港澳优势,强化大湾区影视合作。以广州为例,近年来,广州引进博纳影业、香港英皇、香港寰宇、上海联瑞等头部企业,大力发展包括珠影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港、银都电影数字摄制基地、1978电影小镇等一批电影产业基地和园区,并积极推进全新电影拍摄基地建设。
易莲媛认为,广东具有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对于港资影视企业投资有较强吸引力。亮相本届文博会的著名演员张家辉也表示,希望广东和香港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在大湾区创作出更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
完善生产链
当前,微短剧飞速发展,成为影视产业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2024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广东此次发布的影视产业措施也从播出、海外发行等方面对微短剧提供奖励和扶持。
作为东莞首个微短剧拍摄基地,竖店短剧基地于2024年7月开业,是为微短剧量身打造的综合性影视制作基地。8000平方米的面积内,容纳了“霸总”办公室、“灰姑娘”的家、科幻实验室等108个标准化场景。今年,该基地还将新增1万平方米集商业运营与拍摄功能于一体的场景。
“制作节奏快,是微短剧行业的特征。因此,微短剧基地一定要有完善的配套,将剧组的转场成本压缩到最小。”东莞市竖店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杰表示,该基地不仅搭建了大量拍摄场景,还提供器材租赁、服化道配套、演员招募、发行等专业服务,可实现3天拍完一部爆款微短剧。
记者了解到,广东紧跟微短剧发展热潮,已建成一批影视产业园区和影视拍摄基地,基本形成剧本创作、投资、拍摄、制作、发行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由此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影视企业到粤投资、在粤发展。
今年3月28日,映宇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宇宙”)宣布将在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落地微短剧基地。映宇宙执行总裁、总编辑夏晓晖表示,微短剧基地初期规模预计达五六百人,覆盖项目策划、编剧、制作、投流、版权运营等链条环节。
夏晓晖认为,微短剧不是孤立的创意生产,而是需要编剧、投流、版权运营、跨境服务的全链条配合,未来微短剧基地将与周边的影视制作、海外发行等产业链企业协同合作,打通从内容创作到出海落地的完整生态。
同时,广东提出打造“微短剧+”“+微短剧”的融合创新模式,在全国率先组建精品微短剧传播矩阵,推动微短剧跨界合作,抓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开展“跟着微短剧看品牌”创作计划。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林俊敏建议,广东应尽快建立微短剧人才库,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此外,他建议对微短剧出海基地的建设和运营给予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微短剧出海。
来源:阿宝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