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向阳·花》的一大噱头,恐怕是冯小刚转型拍摄女性群像电影,作为影视圈著名「老登」,冯小刚,能拍明白「女性」电影吗?冯小刚懂「女人」吗?
近日,《向阳·花》上线流媒体平台。该片由赵丽颖、兰西雅等领衔主演,冯小刚导演。
《向阳·花》的一大噱头,恐怕是冯小刚转型拍摄女性群像电影,作为影视圈著名「老登」,冯小刚,能拍明白「女性」电影吗?冯小刚懂「女人」吗?
冯小刚不愧是一个「商业导演」,女性电影这碗饭,他也想尝一口。
据相关资料记载,《向阳·花》票房达2.5亿,制作成本5000万,从以上数字来看,《向阳·花》属于盈利作品。
也就是说,单纯盈亏来看,冯小刚顺利吃上女性电影红利。只是,冯小刚真的懂「女人」吗?
说实话,我也不懂「女人」,我只能聊聊《向阳·花》这部电影。
我挺喜欢《向阳·花》的题材,聚焦女性服刑人员劳改之后的生存困境,反正,「边缘人物」相关题材,我都挺喜欢,越是角落的人,越需要关注。
赵丽颖饰演高月香,一个可怜的母亲,身世凄惨,为了成全弟弟的婚姻,嫁给一个残疾人。
她女儿发高烧,失聪,为了给女儿买人工耳蜗,高月香干上「陪聊」,最终入狱。
兰西雅饰演黑妹,是个「哑巴」,她出生于贼窝,因为盗窃而入狱。
出狱后,她极有可能再度回到贼窝,她摆脱不了。
高月香会手语,因此,高月香和黑妹在狱中结下深厚友谊。
出狱后,二人一同生活,历经磨难,高月香为接回福利院的女儿拼命赚钱,黑妹为脱离贼窝,努力赚钱。
然而,贼窝之首,却不打算放过黑妹。
剧情大致如此。
对《向阳·花》的可能缺陷,我细数如下:
首先,《向阳·花》演员强行说「塑料普通话」(长沙方言),我作为「湖南人」,其实听得很刺耳。
湖南方言众多,即便是长沙话和宁乡话都有区别,因此,电影中,主演说一口相似、蹩脚的「塑料普通话」,我听得难受。
其次,高月香和黑妹,她们的转变,过于单薄。
高月香和黑妹,在入狱之前,她们是有「赚快钱」的手段,出狱之后,她俩毅然决然,彻底改头换面,不再使用过往的「技巧」。
这其中的转变过于丝滑,不太符合人性中的「惰性」。
尤其是黑妹,她是完全想和过去「告别」,为什么她如此决绝,电影里呈现的「动机」不明。
其实,黑妹这个角色,非常「工具化」。
她道德感很强,善良,不爱钱,有武力值,对高月香不离不弃,立场坚定(从没有想过再回到过去)。她实际上是一个「男性」的变体,她总能在危急时刻给予高月香帮助。
众所周知,《向阳·花》是一部女性电影,在这样的电影中,女性若是需要男性解救,是「大忌」,因此,一个类似「男性」的女性角色,就可以充当「工具」,完成「解救女性」的功能。
或许,这依旧是「男性视角」,女人,还是得靠依附他人。
第三,类似高月香这种边缘女性群体,如何走出困境呢?其实,这是没有答案的,但是,这是电影,电影必须给出答案。
为了帮助高月香走出困境,有两个「机械降神」,其一,就是黑妹,我之前说过她的工具属性。其二,就是管教邓虹。
黑妹尚且可信,但你相信,你的人生会有邓虹这样的贵人吗?
邓虹这类角色,令故事变得不可信,以及,令故事变得颇具「正能量」,「正能量」这回事,咱们都明白它存在的意义。
言而总之,高月香这类人的生存困境的确令人揪心,但是,她走出困境的答案,无法令人信服。
其实,或许根本没有答案,只是,这类电影能拍吗?
对比二人出狱前后的生活,或许,其中就有一个答案,前者,明亮干净的房间,规律的生活,丰富的文娱活动,后者,破败的房间,漏水,朝不保夕的生活……
我记得张继聪有个金句,「年轻人的未来,就在……」。
《向阳·花》还有很多缺陷,譬如「虎头蛇尾」,结尾过于草率,高月香被侵犯的情节是否必要,高月香和黑妹的两次决裂是否重复等,我就不一一细数。
我觉得《向阳·花》这类电影,需要存在,甭管冯小刚是何用心,蹭女性电影红利,赵丽颖是何用心,消费苦难冲奖,至少,有些「小人物」让大众看到了,让大众知道,阳光下还是有很多「幽暗」的角落。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
来源:桃花岛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