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1日,在厦门举办的全国院线电影推介会上,《坪石先生》以独特的“知识救国”历史叙事引发强烈关注。电影制片人李竞、导演甘小二携领衔主演谢君豪亮相现场,分享创作故事并放映独家花絮。
5月21日,在厦门举办的全国院线电影推介会上,《坪石先生》以独特的“知识救国”历史叙事引发强烈关注。电影制片人李竞、导演甘小二携领衔主演谢君豪亮相现场,分享创作故事并放映独家花絮。
教育界主创的人文电影
“大家可能还不了解黄际遇,但大家肯定读过他写的书!”开幕式上,主演谢君豪向全国院线代表、电影发行人和观众表示。影片中的第一主人公黄际遇,是中国数学元老,现代数学教材中的《几何学》《代数学》和《微积分》的作者。谢君豪介绍道:“本片编剧陈林侠是中山大学教授,导演甘小二是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影片是今天的大学教授拍摄八十年前的大学教授。”《坪石先生》是教育界主创的影片,讲述抗战时期教育先贤赓续文脉的故事,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
《坪石先生》剧本创作历时4年余,走访3县区、6镇、18村11次勘景,通过影片向八十年前的教育先贤致敬。不同于传统抗战题材对惨烈战场的刻画,《坪石先生》将镜头对准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中学等大中小学校师生迁徙粤北坪石,在日军轰炸与物资匮乏中坚持办学四年余的壮举。
致敬烽火中的坚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坪石先生》在8月上映,旨在通过这部历史传记片,唤醒公众对历史与教育的双重敬意。导演甘小二表示:“这些教育大家虽未奔赴前线,却是教育界的民族英雄。文脉延续,民族才有未来。”《坪石先生》在片中有六个具体到“天”的时间节点,通过严谨的历史考据、用细腻的人文视角,重新定义了抗战叙事,希望观众能感受到,国人文化的坚守与知识的传承,同样是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谢君豪化身“剧照师”
当天的电影推介会上,制片人李竞揭秘影片幕后亮点——金马影帝谢君豪不仅担纲主演,更化身剧组“剧照师”,用镜头记录拍摄点滴,“豪哥的相机里存了上千张花絮,每一帧都是历史的温度。”谢君豪坦言:“处在这些场景、空间中,处在那么多群众演员中,抓拍这些瞬间让我更贴近黄际遇的灵魂,感受到他的处境。”现场播放的一段群演工作照合集,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戏里戏外皆是文脉传承。李竞展示的花絮片中,谢君豪饰演的黄际遇与一众“坪石先生”群像,充满文人风骨与烟火气。
谢君豪剖白角色难度
谈及饰演黄际遇的挑战,谢君豪直言这一角色“复杂到令人着迷”:“他是中国现代数学教育奠基人,却也是骈文大家、足球队长、剑道高手、象棋名家;他在战火中守护文化火种,‘随校播迁,辗转不悔’。这种‘文理贯通、刚柔并济’的特质,让我必须不断切换状态。”
谢君豪特别提到,黄际遇这个人物,让他看到岭南文人骨子里的傲气——他们用学术抵抗炮火,用教育重整河山。
人文风格诠释岭南精神
在商业类型片主导的市场中,《坪石先生》以罕见的“人文电影”姿态亮相。《坪石先生》汇聚广东顶尖电影团队,联动粤港澳及全国近80位演员,以及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近200名职员,以多元视角呈现岭南儿女的坚韧与智慧。从2019年开始剧本创作,2024年影片杀青,2025年通过电影审查,《坪石先生》主创团队11次实地勘景,修订13稿剧本,塑造30余位真实历史人物,2个月拍摄,后期剪辑更是历80余稿方才定剪,精益求精的态度彰显广东电影人的务实作风。
影片上映之际,剧组期待观众透过银幕,感受那段“知识救国”的热血岁月,见证广东电影人走在前列的使命与担当。
文|记者 李丽
图|片方提供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