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衍杯”的历史可追溯至1997年,其前身是以夏衍先生之名设立的夏衍电影文学奖,2006年起改为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每年举办一届,旨在发现培养编剧人才、促进创作繁荣、服务全国制片机构。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夏衍杯”在既往征评活动的基础上,增设面向全国高校
5月22日,第十九届“夏衍杯”电影剧本推介会在杭州举行,本次活动作为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旨在推动优秀剧本转化落地。
“夏衍杯”的历史可追溯至1997年,其前身是以夏衍先生之名设立的夏衍电影文学奖,2006年起改为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每年举办一届,旨在发现培养编剧人才、促进创作繁荣、服务全国制片机构。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夏衍杯”在既往征评活动的基础上,增设面向全国高校在校生的“院校单元”,两个单元的剧本征集同期进行,剧本评选分别开展,重点发掘高校青年创作力量。这一举措既彰显了“夏衍杯”培养新生代的使命担当,更为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此次征集活动,“主单元”共有15部作品入选,其中,《西冷之夜》、《明枪暗战》、《亲爱的生活》3部作品,入选“优秀电影剧本”;《白色童年》、《莽夫》、《消失的凶手》、《骑上野猪的那一天》、《跑江湖》5部作品,入选“创意电影剧本”;《失窃的孩子》、《对阵》、《和天堂接壤的地方》、《夜奔》、《独生》、《暖气》、《遥远的普若岗日》7部作品,入选“成长电影剧本”。
“院校单元”有30部作品入选,《吉祥如意》、《合唱团的夏天》、《芷江上的碧波》、《枯水河》、《亲启》、《原告》、《浮油生物》、《凛冬》、《谁杀了那个女高中生》、《漂亮男孩》10部作品,入选“优秀电影剧本”;《一生只爱一个人》、《十行情诗》、《三伏已至》、《大禹:沧海有路》、《火锅之味》、《字水宵灯》、《助浴师》、《非典型爸爸》、《学兵团》、《暗影猎手:心光救赎》10部作品,入选“创意电影剧本”;《一个人的剧场》、《川北绝唱》、《东·耶路撒冷》、《鸟神呢喃》、《我是遗照拍摄师》、《歧路她乡》、《乘上那列火车》、《寂静之声》、《黑石头和白石头》、《福寿绵绵》10部作品,入选“成长电影剧本”。
推介会现场,19位获颁证书编剧与全国制片单位代表和各省(市、自治区)电影局(处)相关负责人展开深度对接。
作为首届夏衍电影编剧周的主要活动,“夏衍杯”在杭州颁授荣誉证书和推介,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是对夏衍先生故里的深情致敬,另一方面则彰显了浙江作为中国影视产业高地的战略地位。数据显示,浙江目前拥有横店、象山等20余个专业化影视基地,年接待剧组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集聚影视企业逾3000家。2024年,全省电影票房突破45亿元,持续领跑全国市场。此次编剧周的举办,不仅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对接等举措进一步巩固了浙江在全国影视产业中的领先优势,更构建起“创作-孵化-制作”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为优质剧本的影视化转化提供了系统性支撑。
来源:浙江城市之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