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厘头,尔冬升还是周星驰的师叔?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1 22:17 2

摘要: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尔冬升凭借《旺角黑夜》力压周星驰的《功夫》,荣获最佳导演奖。多年之后,在内地综艺节目《无限超越班》上,尔冬升翻拍周星驰《功夫》片段,遭受群嘲。

尔冬升和周星驰有些不解之缘

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尔冬升凭借《旺角黑夜》力压周星驰的《功夫》,荣获最佳导演奖。多年之后,在内地综艺节目《无限超越班》上,尔冬升翻拍周星驰《功夫》片段,遭受群嘲。

二位导演,孰优孰劣,不作评判,不过,论及二人渊源,还有一部电影,绕不过去,那就是上映于1981年的《猫头鹰》

该电影由姜大卫导演,尔冬升编剧,秦沛出品,三兄弟合力,颇有「许氏三杰」的意味。

《猫头鹰》在香港电影野史中被誉为「无厘头鼻祖」,诸多影迷提及这部电影,总不忘提一嘴,论及「无厘头」,姜大卫、尔冬升比周星驰早了十年之多

《猫头鹰》当年票房欠佳,大概只有一百多万,而1981年的香港票房年度冠军乃「许氏三杰」的《摩登保镖》,票房达1776万港元。

不少影迷的解释是,《猫头鹰》理念太过靠前,若是再晚10年,必然爆火。

《猫头鹰》的创作理念的确超前,全片充满「恶搞」,虽然是古装片,但是片中角色的行为逻辑,却是现代化的,说着现代人的语言,使用类似「现代化」的产品,由此产生诸多「笑料」。

若要形容《猫头鹰》的风格特征,大概就是《东成西就》的模样。

《猫头鹰》恶搞诸多古龙武侠电影、邵氏武侠片,甚至连好莱坞的西片也进行恶搞。

值得一提的是,《猫头鹰》的电影配乐也进行恶搞,在《猫头鹰》中可以听到诸多经典电影配乐,譬如《007》《小李飞刀》的音乐。

再多一嘴,《猫头鹰》的配乐乃陈勋奇。

《猫头鹰》整体剧情模式恶搞了楚原的古龙电影《楚留香之蝙蝠传奇》(1978),反派猫头鹰公子恶搞「蝙蝠公子」(姜大卫,你就这么关注狄龙大哥?)。

有人在猫头鹰公子的拍卖会上,下单皇帝的第三十六房妃子,猫头鹰公子的拍卖会,有求必应。

猫头鹰公子派大盗大钢牙潜入皇宫掳走皇妃。

皇帝便派御侍卫后人范士林(姜大卫饰演)寻找皇妃。

范士林找了俩帮手,小李飞刀的儿子小小李(卫子云饰演),江小鱼的儿子大白鲨(曾志伟饰演),三人一同踏上寻妃之旅,一路上发生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剧情大致如此。

《猫头鹰》更像是一种「影迷」电影,熟悉香港老电影的观众,能像「解谜」一样,发现诸多电影埋藏的「致敬梗」。

譬如,《猫头鹰》中,小李飞刀的儿子对姜大卫饰演的范士林说,我宁愿跟你做游侠。《游侠》实际上就是姜大卫第一部担任男主角的电影。

提及《猫头鹰》,你看,我说得最多的词,是「恶搞」

我认可《猫头鹰》的「解构」精神,但《猫头鹰》虽然被誉为「无厘头鼻祖」,其实,它还是欠缺了诸多「精神气」。

《猫头鹰》在形式上的确超前,但是,在内在喜剧逻辑上,非常之「尴尬」。

如何形容这种「尴尬」呢,《猫头鹰》更像21世纪初,王晶等喜剧导演北上拍摄的合拍片喜剧,如《大内密探灵灵狗》那种味道,除了「恶搞」,里子空虚,剧情散乱,节奏奇怪。

不过,《猫头鹰》在许多影迷心中,地位超然,我想,这其中必有「时代滤镜」,在我心中,它理念超前,但算不得「经典」。

《猫头鹰》也谈不上「无厘头鼻祖」,我认为,「无厘头」很早就在其他喜剧电影中萌芽。

譬如「许氏喜剧」,若论「无厘头鼻祖」,许冠文或许更为恰当。

至于周星驰,他从来就不是什么「无厘头鼻祖」,港产喜剧发展至90年代,早已经成熟,周星驰已然站在「巨人肩膀」之上。

此外,《猫头鹰》编剧虽然为尔冬升,其实,该作的喜剧核心,或许为策划人「曾志伟」,这种「恶搞」的风格,也颇符合曾志伟后来的喜剧风格。

尔冬升也曾在采访中透露,该作剧本诸多创意,均由姜大卫、曾志伟讨论而来,他负责执笔罢了。

尔冬升自然更偏向于「现实」,他的第一部电影《颠佬正传》,或许最能体现他的创作理念。

不过呢,李修贤师从张彻,周星驰由李修贤带出道,姜大卫是李修贤大哥,尔冬升是姜大卫弟弟,如此算来,周星驰叫尔冬升一声师叔,也情有可原。

以上,就说这些,我是桃花岛浪人,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

提问:《猫头鹰》中,这个片段是恶搞哪部电影(狄龙参演的电影)。

来源:桃花岛浪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