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疫情之后的中国网络电影市场始终处于发展瓶颈期,2024年网络电影的总票房与片均票房、票房超千万影片的数量较2023年下降显著,出品、制作与宣发机构数量已连续四年下滑,许多网络电影公司转向了微短剧等其他内容领域。面对市场困境,行业正在积极求变,主管部门通过评奖评
疫情之后的中国网络电影市场始终处于发展瓶颈期,2024年网络电影的总票房与片均票房、票房超千万影片的数量较2023年下降显著,出品、制作与宣发机构数量已连续四年下滑,许多网络电影公司转向了微短剧等其他内容领域。面对市场困境,行业正在积极求变,主管部门通过评奖评优和发起创投活动等方式激励创作;平台通过调整分账模式、设立厂牌和打造档期等策略以激活市场,例如近日爱奇艺新增了院线新片分账合作通道;仍在坚守的网络电影公司积极自救,通过持续打造IP,聚焦动作片等网络电影的优势类型来提升观众忠诚度,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网络电影正在寻求触底反弹的机会。
降本增效背景下,平台控制力不断加强
随着网络电影市场的降温,行业内的公司也逐渐减少。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数据,从2020到2024年,网络电影的出品、制作、宣发机构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出品机构的减少尤为明显,表明不少资本选择撤出这一领域。
2021-2024年网络电影行业机构数量
数据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
2024分账破千万影片平均每部的平均出品方和联合出品方为7家公司,而2023年平均是14家,2023年有三部电影出品方超过了20家公司,而2024年只有《打黑》的出品方达到了20家公司,这反映出网络电影市场集中度提高的趋势。
在网络电影的产业链中,视频网站原本主要扮演播映方的角色,但如今为了稳固市场的基本盘,日益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在一些重点项目中,往往采取平台投资,邀约有代表作和成熟团队的制作公司承制并联合出品的模式。比较近三年票房过千万网络电影主出品公司参与影片数量排行榜,可以发现2024年的明显变化是平台方在出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位列第一的爱奇艺出品了其中五部《前途海量》《打黑》《缉恶》《陌路狂刀》《捉刀人》;优酷出品了《黑白潜行》《惊天大营救》,其兄弟公司阿里影业出品了《狂蟒之灾》;腾讯视频旗下企鹅影视2024年只出品了《缉恶》一部票房过千万的影片,体现了腾讯视频目前在这一赛道上的谨慎策略,后续布局还有待观察。
三年内年票房过千万网络电影主要出品公司情况
注:根据片尾字幕统计,若有多家出品方仅统计位列前三位的公司作为主要出品公司。
2024年网络电影行业的另一大变化是与香港电影业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从联合出品到导演和演员等创作者资源的整合。例如年度票房冠军《黑白潜行》,出品方包括优酷和香港寰亚电影制作公司,主演包括曾志伟、安志杰、何佩瑜等香港电影人。此外《西装暴徒》的主演陈国坤,《狂蟒之灾》主演尹子维,《惊天大营救》主演洪浚嘉,《除暴安良》主演谭耀文都是港片粉丝们熟悉的香港演员。网络电影对香港电影元素的吸纳成为了一种颇为有效的市场策略,也成为了平台未来发力的重点。例如2024年3月11日,阿里大文娱发布“港艺振兴计划”声称未来五年投入至少50亿港元促进香港影视行业复兴。阿里影业也公布了“港艺振兴计划”首批港产片名单,包括《无间之战2》《黑白潜行2》两部网络电影。
老牌网大公司纷纷转向,
联瑞系公司逆势布局
2024年,微短剧市场对网络电影市场的侵袭仍在持续,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的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微短剧的受众与网络电影重叠度较高,创作手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越来越多的网络电影公司和从业者们选择转向微短剧的赛道寻找机遇。
老牌网络电影公司都在进行多元化的内容布局,虽然仍在出品网络电影,但产量明显降低,倾向于将资源倾注在获得平台支持、风险较小的头部项目上,转而将资本投向微短剧。例如奇树有鱼在2022年和2023年作为主出品公司参与了8部和7部票房过千万的网络电影,出品数量均排名第一,但2024年只出品了一部分账过千万的项目《西装暴徒》。其从2022年底开始入局微短剧,起初从抖音端内做起,而后建立小程序自有平台和投放团队,并与20多家短剧分销方紧密合作。2024年其出品的微短剧《下一站天后》取得单部充值3000万元以上的成绩,《星光相伴知我意》登顶红果短剧分账月榜。2024年底,奇树有鱼宣布将加速布局免费短剧,计划2025年会出品200-300部短剧,相当于在2024年基础上翻两到三倍。主要跟投奇树有鱼项目、隶属于小米的瓦力文化也只有一部《西装暴徒》票房过千万。
淘梦、精鹰传媒、无限自在、新片场等公司均采取了与奇树有鱼类似的策略。淘梦和精鹰传媒都只有1部出品影片票房过千万,分别是《惊天大营救》和《打黑》,无限自在和新片场则未有出品影片票房过千万。与林珍钊、成思毅等知名网络电影导演绑定较为密切的众乐乐影视,在2024年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表现,出品影片中,《惊天大营救》《西装暴徒》两部票房过千万。兔子洞文化2024年主出品的网络电影中,只有《四平警事之钻石大劫案》票房超过千万。2025年2月,其创始人栗坤宣布将带领团队加入优酷,成立耐飞视界工作室,未来将以开发网络剧集内容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在票房过千万网络电影主要出品公司榜单中,出现了一些新鲜的面孔。并列第二位的是联瑞影业和轻刀快马,前者是后者的大股东。两家公司共同出品了《目中无人2》《制暴》《捉刀人》三部票房过千万影片,使得联瑞系公司成为2024年网络电影市场中表现最好的平台外公司。这三部作品的核心班底较为一致,包括对香港电影深有研究的制片人魏君子、动作演员谢苗、以及曾师从香港知名武术指导董玮的导演秦鹏飞等。该团队善于在合理的预算内,做出精品化的“动作+”类型电影。另一家新公司浩娜萱尧与张浩导演关系密切,出品的喜剧片《四平警事之钻石大劫案》票房过千万。这几家2024年新进入榜单的公司,正是动作片、东北喜剧片成为网络电影市场中坚力量的缩影。
网络电影未来的出路
毋庸讳言,在目前内容市场的竞争版图中,网络电影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论叙事的极致性和商业模式的多元性,其比不过微短剧;论制作精良、阵容豪华的程度,其又难与院线电影抗衡。展望未来,网络电影要维系自身的生存空间,需要在内容创作上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同时在商业化渠道上寻找更多的出路。
在内容创作上,网络电影首先需要针对核心观众群体,继续大力发展动作片、喜剧片等有较好市场表现的类型,稳固基本盘,同时通过创投等方式尝试一些新鲜的类型,逐步建立起相较于院线电影和微短剧有差异化的类型体系。其次,在票房下滑的形势下,要更加注重控制成本,正如魏君子所指出的,除了少数的头部作品外,其他网络电影如能够回归行业发展的早期状态,单部投资在几百万左右,凭借类型和创意取胜。只要成本控制得当,盈利空间并不低。再者,网络电影创作需要继续放大IP的价值,除了开发续集电影外,还可探索参与“IP共创”,与动漫、剧集、游戏等多元形态一起进行开发,通过改编热门IP,借助原有粉丝基础,扩大网络电影的受众范围。例如2024年初腾讯视频推出的《画江湖之不良帅》,是基于其旗下“画江湖”动漫IP开发的衍生网络电影,虽然由于内容品质问题该片仅获得843万元票房,未达预期,但其运作思路仍值得借鉴。
在商业模式上,网络电影除了继续深耕会员订阅与单点付费模式外,还需要拓宽发行渠道。首先,网络电影或可借助院线电影推行“分线发行”的契机,针对头部作品探索院网同步发行模式,2024年爱奇艺出品的《陌路狂刀》曾短暂地尝试院网同步发行,虽然由于内容、宣发等多方面原因票房并不理想,但对行业而言仍是值得鼓励的尝试。其次,网络电影也可借中国文化加速“出海”的东风,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底,优酷推出的《惊天大营救》,由于有国际武打明星托尼·贾主演,得以在海外多个国家的影院和流媒体平台上线。未来网络电影可以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元素,尤其在与香港电影业加强合作的背景下,可借鉴其过往拓展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发动作、犯罪等类型片的国际发行渠道。再者,网络电影还可加大探索与电视端的合作。2024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布的《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中,专门指出要鼓励支持优秀网络剧、网络电影等网络节目资源进入电视大屏播出。网络电影版权方可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广电机构的版权合作。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视频内容市场,网络电影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价值,燃起他们的消费热情。网络电影需要建构一种真正以用户为核心的产业机制,在深入洞察和把握用户消费及审美需求的基础上,重构网络电影的创作版图和商业模式,才能更好地扩大自身的产业规模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 THE END —
作者 | 彭侃 冉智文
主编 | 彭侃
执行主编 | 刘翠翠
排版 | 于佳欣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