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市场积极调整,爱奇艺点燃线上电影市场三把火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9 10:55 1

摘要:中国电影市场在近两年犹如过山车般起伏——2024年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的票房先后打破影史纪录,暑期档却比前一年陡降近半;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刚刚大幅刷新单片票房影史纪录,清明档、五一档的票房就又退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中国电影市场在近两年犹如过山车般起伏——2024年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的票房先后打破影史纪录,暑期档却比前一年陡降近半;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刚刚大幅刷新单片票房影史纪录,清明档、五一档的票房就又退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

线下市场冷热交替太快,引来电影人悲喜两重天。好在电影的线上市场,还有爱奇艺在坚持。

不同于线下电影市场需要管理部门、制片公司、宣发公司、影院等多方协作来维护,应变往往被动、滞后,线上电影市场可以由各家平台主动、预判性引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近两年爱奇艺电影动作频频的原因。

据《影视独舌》观察,近一年爱奇艺几个颇具行业影响力的举措包括:去年10月,调整网络电影为阶梯式分账模式;去年12月,网络电影的第一个创投项目“2024网络电影创投青创计划”终评路演,六个项目获得了相应的专项开发奖金;今年4月,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公布自制电影“三级火箭”计划;今年5月13日,开放院线新片分账合作通道;今年5月15日,举办网络电影私享会,向合作方做“燎原”计划的细则介绍和答疑解惑。

可以看出,爱奇艺一直在顺应市场的变化,积极地自我调整,从网络电影到院线新片、从内容创作到播放收益,持续探索着线上电影市场的可能性,助力了行业和合作方的共同发展。

点燃院线新片线上分账的希望之火

开放院线新片分账合作通道,可以说是爱奇艺近期最受瞩目的举措之一。因为它打破了一些延续十几年的老规矩,追求的是“不破不立”的效果。如果第一波示范性影片取得超预期的收益,甚至会直接改变后续腰尾部院线电影的整体策略。

以前,院线新片在线下上映期结束后,只能以买断版权的方式登陆各大视频平台。网友在视频平台的观看热度,不会影响到它的收益多寡。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票房已经回收成本的院线新片,上网络可以锦上添花,但对于那些票房没能回收成本的院线新片,上网络并不能雪中送炭。

爱奇艺开放的新合作模式,允许上映首日至上线首播窗口期不超过90天的院线新片,以会员分账模式在线上首播。其独播/非独播分账规则,与爱奇艺去年10月开始施行的网络电影阶梯分账新规相同。

院线新片爱奇艺线上首播的分账规则

这相当于不再把院线新片登陆网络视频平台做成一锤子买卖。网友的线上观看总时长,与院线新片的线上收益形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只要线上观看的人数足够多,那些票房未能回收成本的院线新片,完全有机会通过线上分账来逆天改命。这无疑是一把希望之火。

为什么业界非常看好爱奇艺的“院线新片线上分账”新规呢?主要基于两点。

其一,从今年爱奇艺世界•大会爱奇艺电影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的主题演讲里可以得知,如今网友通过线上平台观看院线新片的比例、人次、时长都在显著增加。院线新片若换用分账模式的合作,有机会吃到这份时代红利。

其二,影迷群体,一直以来都有当“等等党”的心理,尤其是在消费力不足的时候。

2015年以前,电影票高于大众的平均消费力,那时候的影迷经常会通过网络下载来做“等等党”——等新片在网络上有了资源再免费看。

2015年,猫眼、淘票票等互联网票务平台为了抢市场而纷纷推出大力度票补,电影票价低于大众的平均消费力,“等等党”无需再等。院线电影市场瞬间被点燃,全年观影人次迎来爆发式增长。

疫情后,票补力度大不如前,很多人的收入水平也尚未恢复,使得电影票价再次高于大众的平均消费力。再加上人们越来越顾虑去影院看电影的时间成本。做“等等党”的意愿再次蔓延开来。只不过此时,大家换用了爱奇艺等网络视频平台来“补票”。

爱奇艺的院线新片分账新规,恰恰就是观众们为院线遗珠“补票”的正规途径。大家在网络上同样可以为自己喜欢的影片“用脚投票”。你在爱奇艺的每一次观影行为,都会对中国电影人形成实质性的认可与鼓励。

今年以来,院线里的头部电影放映期越来越长。一月底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到了五月仍然在映。腰尾部新片的线下生存空间被挤压,成本回收压力骤增。

如果没有线上回收成本的机会,它们就只能等,等线下市场重新活跃、蓬勃起来。这注定会让整个电影市场陷入“没人看”与“没片看”交替的恶性循环。

有了线上回收成本的机会,腰尾部院线新片就可以调整策略,线下打响口碑,线上弥补收益。随着爱奇艺点燃的这把希望之火越烧越旺,中国电影市场有望重新回到周周有新片的常态化更新,慢慢地把大众关注夺回来。

点燃网络电影阶梯分账的爆款之火

在上周的网络电影私享会上,爱奇艺复盘了爱奇艺网络电影阶梯分账新规实施半年后的数据。

阶梯分账只针对独家合作,以200万小时和600万小时为两个门槛。200万小时以内的会员有效观看时长,分账单价为1元;200万-600万小时之间的会员有效观看时长,分账单价为2元;600万小时以上的会员有效观看时长,分账单价为3元。

相对于非独家合作一成不变的1元单价,阶梯分账显然能为优质的独家作品打开更高的收益潜力,让爆款火上加火。

数据显示,在去年10月推行时长阶梯分账后,爱奇艺在网络电影市场的份额逐渐攀升。据统计,新规执行后爱奇艺网络电影上线量达到164部,全网覆盖度高达96%,分账金额占比为66%。

在独播项目中,已有46.5%的作品冲到了第二阶梯,有30.9%的作品已经冲到了第三阶梯。目前新规执行后的票房分账冠军是《保镖》,已分账2283万人民币。

从数据复盘可以清楚地看到阶梯分账对高品质网络电影整体收益的有效促进。爱奇艺不仅坚持生产、出品、发行网络电影作品,并且一直努力让网络电影的整体生态变得更合理、更健康、更有“钱景”。

既然越爆的作品就能得到越高的分账单价,那就意味着阶梯分账为网络电影再出超级爆款打下了基础。

除了把分账规则调整得更有潜力之外,爱奇艺还为网络电影配备了经验丰富的营销团队和功能完备的投流平台。这都能有效地避免出现酒香遇到巷子深的遗憾,网络电影创作者追求爆款的动力自然更足了。

点燃“燎原”计划的星星之火

爱奇艺2025网络电影私享会本来的计划,是针对性邀请100位“燎原”计划的潜力合作者到场。没想到,对“燎原”计划感兴趣的人超出了主办方的预计。现场不得不有众多与会者站着听完了整场私享会。

聚焦于中小成本(600万以内)网络电影的“燎原”计划公布于今年4月的爱奇艺世界•大会,瞬即吸引了众多影视从业者的关注。

其特点是剧本创作与拍摄制作分离。爱奇艺主控选题,并对优秀剧本进行采买。编剧不仅可以获得最高10万/部的采购费,而且可以获得净利润5%的分红。采买后的剧本,爱奇艺再对外竞标制作团队。制作方可获得净利润47.5%的分红。

据爱奇艺电影相关负责人介绍,“燎原”计划已收到剧本投稿200余份,已评审了其中的100多部,并选出了20个剧本推进制作团队的招标。

在私享会上,爱奇艺为合作方详细讲解了“燎原”计划的细则、注意事项,并现场解答了诸多疑问,还分享很多经验,给出不少建议。这些答疑解惑,让有意深度参与“燎原”计划的编剧、制作团体,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更清晰的规划,可以少走弯路,提高采买、中标的几率。

“燎原”计划解决的是当下网络电影的三大痛点:剧本开发时间长、缺少拍摄资金、能否上线播出的不确定性。

爱奇艺主控剧本采买,只要循环起来、分摊开来,剧本开发时间就能被大幅压缩。制管团队评估后,爱奇艺会投入全额的拍摄预算,理论上不需要承制方垫资。“燎原”计划孵化出的作品,肯定在爱奇艺独家上线,并按净利润分红,因此播出的不确定性几乎为零。

三大痛点解决后,还有一些利好于合作方的细节。比如在净利润算式里要减去的制作成本,只包括爱奇艺与承制方合同里签订的拍摄成本,不包括爱奇艺前期采买剧本和后期宣传推广的费用。这是非常有诚意的风险共担。

再比如,若承制方有自己的社会资源可以置换部分拍摄成本,从而没有花完爱奇艺的全投资金的话,爱奇艺也不会追回剩余预算。

相对于爱奇艺的其它自制项目,“燎原”计划在合同、流程、打款节奏上也都做了优化,可以实现中标即签约,进一步发挥小成本短平快的优势。

值得合作方注意的是,“燎原”计划毕竟是以商业回报、利润分红为目标的,因此建议想参与的个人和团队,都多多了解爱奇艺近期高分账网络电影的类型元素、叙事方式、人物设定、情绪传达、影像风格等,把握准移动端观影人群的习惯与偏好,从而让自己的剧本和提案有更高的商业预期。

通过一场干货满满、诚意十足的私享会,“燎原”计划的星星之火,已经散落在众多电影人的心中。爱奇艺将借助这些火苗,有效地为网络电影生态圈持续供血。这不仅能维持住中国电影产业的产能,更能为行业挖掘新生创作力量,最终将星星之火组合成燎原之火。

希望之火、爆款之火、燎原之火,爱奇艺点燃的这三把火,不断挖掘着线上电影市场的可能性,用可预期的收益回报燃烧电影人的创作热情。火不灭则心不凉。

中国电影产业,线下线上齐发力的时代,来了。

【文/满囤儿】

来源:影视独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