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鄂电星辰流转,峥嵘岁月经纬纵横。5月16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第18个国际档案日到来时,国网湖北电力有限公司组织拍摄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百年鄂电》正式发布。鄂电联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代表,《百年鄂电》纪录片部分受邀采访人,国网湖北电力相关部门负责人,武
百年鄂电星辰流转,峥嵘岁月经纬纵横。5月16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第18个国际档案日到来时,国网湖北电力有限公司组织拍摄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百年鄂电》正式发布。鄂电联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代表,《百年鄂电》纪录片部分受邀采访人,国网湖北电力相关部门负责人,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以博物馆为镜,以光影为桥,共同探寻百年鄂电的精神密码。
纪录片《百年鄂电》一共四集,总时长超过100分钟,历时两年精心打磨,用镜头记录下从星汉启明到新型电力系统的巨变历程。在位于汉口合作路的湖北省电力博物馆里,记者与参会嘉宾在发布会现场观看了特别播放的时长为37分钟的剪辑版,共同开启一段跨越百年的电力史诗。
从1893年张之洞点亮湖北第一盏灯,到如今湖北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这部纪录片以百年跨度展现湖北电力工业的壮阔历程。第一集《星汉启明时》回溯1949年前民族电力工业的艰辛起步,从既济水电公司打破外资垄断,到抗战西迁、护厂迎解放;第二集《峥嵘岁月稠》记录新中国成立后电力建设的峥嵘岁月,丹江口工程、马口变电站、青山热电厂等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奠定湖北电网基础;第三集《极目楚天舒》聚焦改革开放后的跨越发展,超高压、特高压电网、三峡工程推动湖北成为全国电力枢纽,“两改一同价”、“户户通电”惠及更多农民;第四集《逐梦新时代》展现新时代能源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引领低碳未来。全片通过珍贵史料与人物故事,呈现几代湖北电力人从筚路蓝缕到领跑创新的奋斗史诗,折射中国能源事业的百年巨变。
在跨越百年的历史画面中,大家一起回顾了湖北电力曲折征程的苦难辉煌。在一位位当事人、研究者的口述历史及档案采集活动中,了解了湖北电力发展的百年故事。
光,是穿透历史的力量,更是照亮未来的信仰。活动现场,一首《光,在一百分钟里铸成》的诗歌朗诵,带领大家走进《百年鄂电》拍摄背后的故事,在声与光的交响中,感受电力人如何一帧帧镌刻自己的精神谱系。
照亮湖北电力事业百年之路的“光”,已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电流,更是奋发进取的精神象征——那是坚守的信念,是创新的勇气,更是代代相传的责任担当。这份坚守与担当,充分体现电力事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候:在湖北电力博物馆讲解员的《民族危亡下的同仇敌忾》讲述中,大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见证并铭记在那段历史中,为湖北电力事业拼过命的前辈们的英勇事迹。
在发布会现场,经历湖北电力沧桑巨变、今年已97岁高龄的胡光松老人通过一段珍贵的讲述视频,让大家触摸到了湖北电力从落后到展翅腾飞的发展轨迹。这份跨越世纪的见证,正是电力精神代代相传的最佳诠释。
活动邀请到湖北电力先辈、原鄂南电力公司总经理黄文治先生的女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黄畴则来到现场,为大家讲述1949年,父亲带领武昌、黄石的电力工人,坚守电厂,用智慧和勇气完成了“保厂护产”壮举,为新中国的电力事业保存了珍贵火种的电力往事。
每一段故事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个画面都值得被珍藏。那是一代代湖北电力人用智慧与勇气铸就的丰碑。这份“光明守护者”的精神,流淌在湖北电力的血脉之中,为有志青年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提供奋斗的动力。在现场,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代表分享了观影心得,也让大家听到年轻一代的声音,看到电力事业未来发展的希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博物馆是看得见的编年史。在《百年鄂电》纪录片发布会结束后,与会代表在湖北省电力博物馆内漫步参观,在一件件文物中感悟鄂电历史,逐梦星辰大海。大家表示,面对未来,每一位湖北电力人将凝聚务实争先的力量,勇立时代潮头,共同为湖北电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