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塔拉庄园永恒誓言不灭,斯嘉丽的“明天”何时到来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7 01:13 2

摘要:1939年,根据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上映,是一部讲述战争年代女性个人成长和社会变迁的史诗气质电影,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成为了世界影史上的经典电影之一。

电影:《乱世佳人》

类型:爱情片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编剧:西德尼·霍华德、玛格丽特·米歇尔、本·赫克特

主演:克拉克·盖博、费雯·丽

上映时间:1939年12月15日

世上只有土地才值得,你为它去战斗,为它去死。因为只有它才是永恒的。

——电影《乱世佳人》

1939年,根据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上映,是一部讲述战争年代女性个人成长和社会变迁的史诗气质电影,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成为了世界影史上的经典电影之一。

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历史背景,还原了小说中众多异彩纷呈的角色梅兰妮、艾希利、白瑞德等,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群像,塑造了经典角色“斯嘉丽”,她的“窗帘绿裙”形象名垂影史。

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剧组动用了庞大数量的群众演员,侧重敌后平民和战后重建来反映宏大的战争场面,最大限度利用景深和构图,大量使用特效镜头,演员们凭借扎实的演技贡献了诸多一镜到底的精彩表演,一部电影的方方面面,完美的几乎无懈可击。

斯嘉丽第一次嫁给了不爱的人,为了让所有人不痛快。

19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夕,斯嘉丽·奥哈拉是美国南方地区佐治亚州种植园——塔拉庄园园主的女儿。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辛苦创业,从一贫如洗的爱尔兰移民变成塔拉庄园的主人,母亲艾伦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道德观念,温柔如水,擅长经营,操持着整个庄园的日常事务,善待庄园工人、黑奴,受到周围人的尊敬。

16岁的斯嘉丽是塔拉庄园最光鲜亮丽的少女。她外形靓丽,魅力十足,热衷在社交活动中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爱慕虚荣,享受被人追捧的感觉。出身优越和父母宠爱使她叛逆任性,厌恶淑女的规训,天性自由大胆。

父亲打算让斯嘉丽继承庄园,告诉她:“世上只有土地才值得,你为它去战斗,为它去死。因为只有它才是永恒的。”可是,少女时期的斯嘉丽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斯嘉丽意外得知爱慕已久的另一个庄园主的儿子艾希利将要和温柔善良的梅兰妮结婚,天真地以为艾希利不知道自己的心意,只要向他表白,凭借自己的魅力就改变一切。可是,艾希利把斯嘉丽当做一个任性的小女孩,拒绝了她。

没想到白瑞德意外撞见两人鸡同鸭讲式的表白,被斯嘉丽的魅力打动。白瑞德出身南方贵族家庭,个性叛逆,过人的商业头脑,擅长和各种人打交道,为了逐利热爱冒险,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

斯嘉丽为了让所有人都不痛快,赌气嫁给梅兰妮的弟弟查尔斯。南北战争爆发后,艾希利、查尔斯去了前线,两个月后,查尔斯在前线死于一场肺病,斯嘉丽成了寡妇。但是,斯嘉丽毫无感觉,一直爱恋艾希利,拒绝了白瑞德的追求。

斯嘉丽收到梅兰妮的邀请,从塔拉庄园到亚特兰大查尔斯的姑姑家小住。尽管斯嘉丽对艾希利一厢情愿的感情困扰了她大半生,导致她一直没有在婚姻中得到一个确切的好结果,但是她的高自尊、高配得感没有让她因为爱情失去自己。

无论是生存还是爱情,斯嘉丽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她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随着战事吃紧,哀鸿遍野,亚特兰大后方的妇女纷纷到当地医院护理伤病员,加工南方邦联军队的军需品。斯嘉丽也参与其中,一向任性的斯嘉丽成熟了不少。

北方军队即将破城,许多南方人举家逃离故土,车站码头人头攒动,受伤的战士占据了整个车站广场。斯嘉丽本来想和姑妈一起走,正巧梅兰妮马上要生了,只好冒险留下照顾她,没有丢下她不管。

斯嘉丽决定回塔拉庄园。她找到白瑞德,带着刚刚产子的梅兰妮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黑佣,冲破烧杀抢掠的暴徒,一起逃出战火燃烧的城市。走到半路,白瑞德决定去参军,斯嘉丽一下子失去依靠,痛苦至极。两人匆匆告别后,斯嘉丽重新振作驾着马车,忍饥挨饿,绕过敌军,带着梅兰妮、孩子、黑佣回到塔拉庄园。

幸运的是,家里的房子还在。

不幸的是,家里所有有用的东西被北方军队抢劫一空。父亲精神失常了,母亲因为照顾别人感染伤寒去世了。

战争毁掉了一切。曾经在家人朋友爱护下的庄园小公主,如今塔拉庄园的一切都需要她照顾。

斯嘉丽在自己的庄园里发誓:“上帝做我的见证,见证我不会被人事情打垮,等这一切都结束后,我永远不再挨饿,不让家里人挨饿,哪怕说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做我的见证,我绝不再挨饿。”

斯嘉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淑女,已是对当时女性要求的一种反抗,性格中灵活跳脱、坚韧勇敢的部分对她将来能从乱世中生存下来,重振塔拉庄园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斯嘉丽和梅兰妮“搞雌竞”,但是她遇上事了真能扛事,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特别有主见,头脑清晰,执行力强,生存能力强,信守艾希利的君子承诺。

不管世界怎么变化,也许人无法战胜自己的七情六欲,但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主体性非常重要。

斯嘉丽已经成为塔拉庄园的主人。

虽然斯嘉丽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和一位传统意义上的绅士艾希利谈文学、谈哲学,但是她数学好,会算账,有生意头脑,擅长搞人际关系,在她的少女时代以一种本能地方式体现,利用自己的美貌风情获取男人的青睐,后期迫于生存时期完全发挥出来,放大女性的柔弱博取对方的同情,争强好胜的性格从来没变过,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像猛虎下山寸步不让。

南方奴隶主维持的种植园经济模式逐步被战争摧毁。由于黑佣都不愿意干地里的活,为了努力维持庄园,斯嘉丽和两个妹妹一起干农活,甚至暴打抱怨干活的妹妹,还要照顾失智的父亲。自从生产以后,梅兰妮身体非常差,斯嘉丽为了照顾她不用她下地干活。

有一天,家里突然闯入一个强盗,斯嘉丽毫不犹豫地开枪杀了他,那是她第一次开枪,诚如她的誓言,为了保护家人,她可以杀人。闻讯赶来的梅兰妮手里提着一把长刀,夸赞斯嘉丽勇敢,同时替她瞒住从外面赶来的家人,说斯嘉丽的手枪走火,把自己吓了一跳。

容易让人忽略的一点是,梅兰妮隐瞒开枪杀人的真相,避免再生事端,保护大家安全,但为什么要以斯嘉丽自己吓了一跳为理由,强化女性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仿佛男性的强大是理所应当,女性只有是弱小的才是安全无害的,对大家都安全,而女性的强大是一种威胁,甚至意味着她是一个“不好”的女人。

斯嘉丽和梅兰妮两个女人曾经是情敌,现在成了生死姐妹,心照不宣地马上开始翻找强盗的口袋,处理尸体。每次关键时刻,斯嘉丽嘴里骂骂咧咧,但又充满领导力,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小说中,斯嘉丽的母亲临终前嘱咐女儿不要为任何人过度付出,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过好自己的人生。所以,“乱世佳人”不只是斯嘉丽,而是梅兰妮、斯嘉丽的母亲艾伦・罗比拉德,还有为支援前线捐献金币的妓女贝尔•华丹宁等一众在战后顽强生存的女性。

原来塔拉庄园的管事投靠了北方政府,先前斯嘉丽的母亲因为他行事不端开除了他,又不计前嫌帮她照顾生病的情人,导致自己得了伤寒去世。没想到管事记恨在心,要求塔拉庄园缴纳300元税金,让斯嘉丽的生活雪上加霜。

斯嘉丽找艾希利商量对策,但是这个传统的南方贵族绅士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只想得过且过,并没有在战后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能力。

这一点早在南北战争开始前白瑞德和南方庄园主们谈话就体现出来了,白瑞德认为南方经济支柱是农业,而北方经济工业化程度很高,一旦开战根本不占优势,而狂妄的庄园主们不以为意,夜郎自大。

在艾希利、斯嘉丽和梅兰妮的三角关系中,梅兰妮一直知道斯嘉丽对艾希利的爱。梅兰妮代表传统淑女的正面力量,是温柔智慧的化身,有稳定的精神内核,从内心欣赏斯嘉丽,她甚至比斯嘉丽更懂她自己,自从生产后身体每况愈下,还帮助斯嘉丽撑起塔拉庄园,所有的不幸没有击垮她,能够周全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无条件支持她爱的人们,以至于让人觉得梅兰妮实在是太过高尚,而不忍心对她不好。

梅兰妮知道斯嘉丽和艾希利两个人不合适,因为斯嘉丽从来听不懂艾希利的话,只是一味地爱着心目中的艾希利,像疼爱孩子一样包容斯嘉丽。梅兰妮拥有高尚的品质和超高的智慧,没有让三个人的关系变成狗血的戏码,也没有为此严重内耗。

斯嘉丽已经在梅兰妮和艾希利身边生活了很多年,但是艾希利一直在前线,和梅兰妮相处的时间更长。尽管斯嘉丽多年来把艾希利当做精神支柱,但是艾希利从来没有给予过他有效回应,既不明确接受,也没坚定拒绝,战后大家的生计成了问题,艾希利也没有办法解决,属于艾希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和斯嘉丽更不般配了。

斯嘉丽爱的是她想象中的艾希利,所以她被自己的幻想困扰多年。当战争大势推着每个人向前走的时候,有的人越走越高,不是他有先见之明,他遇到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而有的人得过且过,不会东山再起。

斯嘉丽又一次嫁给了不爱的人,为了塔拉庄园。

有人说斯嘉丽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但是她挣钱养活了一大家子人,父亲、两个妹妹和梅兰妮一家,还有黑佣,自己每天干很多活,无论多难都没放弃他们,不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为了及时缴纳300元税金,保住庄园。斯嘉丽扯下母亲留下的绿色天鹅绒窗帘布做成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去找白瑞德借钱,但是白瑞德戳破了她的真实处境,因为自己已经被北方军拘禁,不能露富,没有借钱给斯嘉丽。斯嘉丽气愤不已,偶遇本来要迎娶她妹妹的暴发户弗兰克,战后百废待兴,木材需求量大,看中了他手上的木材生意。她知道妹妹一定不会因为结婚拯救塔拉庄园,为了保住庄园,她勾引弗兰克跟她结婚,满脑子都是挣钱。

后来,白瑞德投资了斯嘉丽的木材厂,在他的帮助下,斯嘉丽一个人撑起了弗兰克的产业,引起了丈夫和周围人的异样眼光。毫不在意的斯嘉丽经常独自驾车家和工厂之间,有一次路过贫民区时被人打劫,幸亏以前的黑佣在此避难顺便救了她。

弗兰克和艾希利加入了反政府的秘密组织“3K党”,偷偷带人去事发地给斯嘉丽报仇,弗兰克中弹死亡,艾希利负伤逃亡,在白瑞德帮助下回到梅兰妮身边。斯嘉丽再次成为寡妇。

从某种角度来说,《乱世佳人》是斯嘉丽的生存史,而不是爱情史。斯嘉丽为了塔拉庄园,将利益凌驾于爱情之上,并又一次为此付出了代价,现代人或许能欣赏她不为世俗所困、反抗传统婚恋的精神,但仍然会一直有人批评她将婚姻当做儿戏,不是个“好女人”。

如果斯嘉丽是个男人做出同样的选择,人们大多会聚焦他所取得的世俗成就,至于结几次婚,从中获利多少,基本会一笔带过。男人经常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绑定,婚姻家庭是女人的归宿。这种差异是因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还是人为塑造出来的?不得而知。

所以,斯嘉丽的形象经久不衰,是因为她充满了魅力和争议,时刻影射不同年代的社会现实,不同年代的读者受时代影响,又企图从个人角度还原一个“完美无瑕”的女主角,一直没有定论,那么这个角色就会一直沸腾鲜活。

白瑞德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斯嘉丽从一个少女变成一个有过两次婚姻的女人,一直把斯嘉丽当做一个成年人对待,懂得克制自己的爱,尊重她的想法,包容她心里还想着艾希利。无论是做人做事显得游刃有余,始终保持绅士风度,每当斯嘉丽遇到困难,都能及时出现在她身旁,帮她解决很多问题,又无形中激发出她内在的潜力,敢拼敢闯,活得热烈潇洒。

斯嘉丽再次成为寡妇后,白瑞德向她求婚,她终于下定决心,与这个每当自己陷入困境就来救自己的男人结婚了。婚后,两人育有一女邦妮,斯嘉丽依然经营自己的事业,白瑞德成为了全镇最爱孩子的父亲。

白瑞德出现在斯嘉丽生命里的时间并不比艾希利晚多少,但是差一步就像差了一辈子。两人的感情因为艾希利有了嫌隙,斯嘉丽再次怀孕后,但在和白瑞德的争吵中滚下楼梯流产,白瑞德很内疚,向斯嘉丽和好,不料女儿邦妮意外坠马摔死了。

同时,梅兰妮意外怀孕导致病重不起,临终前,她把丈夫艾希利和儿子托付给斯嘉丽照顾,叮嘱斯嘉丽和白瑞德一定要好好过日子。转头斯嘉丽不顾一切扑向艾希利大哭起来,白瑞德忍无可忍转身离去。斯嘉丽面对心如死灰的艾希利,突然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白瑞德,艾希利只是一个小时候没有达成的愿望,那不是爱情,相比之下,梅兰妮去世更让自己崩溃。

但是,瑞德的耐心和包容已经消耗殆尽,离开斯嘉丽回到自己的家乡。斯嘉丽失去了白瑞德和梅兰妮两大精神支柱,孤独地回到塔拉庄园,父亲曾告诉她:“世上只有土地才值得,你为它去战斗,为它去死。因为只有它才是永恒的。”她自言自语地说:“还是留给明天去想吧……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无疑,白瑞德和斯嘉丽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才是最匹配的一对。如果求而不得,他们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斯嘉丽一直要振兴塔拉庄园,白瑞德一直搞私运军火和粮食致富。两个相似的人走到一起,自然互相吸引。可是,两个人都没有把爱情当做自己生命的全部,他们愿意为自己爱的人和事付出所有,只是成全自己,而不是成全他人。

电影《乱世佳人》不只塑造了斯嘉丽一个成功角色,而是塑造了一批南北内战之后顽强生存的女性群像,比如温柔直行、内在坚韧的梅兰妮,

多年来,“斯嘉丽”一直在接受不同时代读者、观众的人性审判。

乱世之中,斯嘉丽身上未被驯化的野性生命力由于战争被极大地凸显出来,成为她活下去的资本,她一直坚持寻找自己的“家”,用生命证明父亲说的:“世上只有土地才值得,你为它去战斗,为它去死。因为只有它才是永恒的。”

但是,婚姻一直是评价女性的重要维度,甚至是最关键的,斯嘉丽多次失败的婚姻以及她在情感选择中不择手段的做法让她饱受诟病。从人性角度来说,斯嘉丽不是完美的女主角,因为只有真正的人性才能不受时间禁锢,永远鲜活,永远未知,才成为永恒的经典。

电影《乱世佳人》十分精彩,改编后大大降低了观众接受它的门槛,但它还是无法替代小说文本的丰富性,原文有更多角色,能看到更多人生。

斯嘉丽的“明天”会怎么样呢?在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有相似的答案:

“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命运一定会给人一个答案。

等待也是一个答案。

来源:莲乡情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