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女主系列” 斯嘉丽:我偏要做野心家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4-11-18 19:24 1

摘要:这是一部堪称教科书式的电影,涵盖了生存与生活、自强与斗争、友情与爱情、包容与忠贞等诸多主题。这些问题在影片中都能找到答案。电影结尾,白瑞德离开了斯嘉丽,欲返回老家寻觅美好事物。

这是一部堪称教科书式的电影,涵盖了生存与生活、自强与斗争、友情与爱情、包容与忠贞等诸多主题。这些问题在影片中都能找到答案。电影结尾,白瑞德离开了斯嘉丽,欲返回老家寻觅美好事物。

斯嘉丽冲出去试图找回他,然而当她冲到院子里时,有那么一瞬间,她愣住了,因为眼前的情景曾多次出现在她的梦里。她曾在梦中寻找什么,可谁也找不到。这一幕让她不禁思考起命运的主宰者是谁。那么,如果真的有命运存在,它又是由谁来主宰的呢?

《乱世佳人》在 1939 年的第 12 届奥斯卡奖中一举斩获八项金像奖,轰动影坛,令世界为之赞叹。在 1977 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 “美国十大佳片” 中荣登榜首;在美国电影协会于 1998 年发布的《AFI100 部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中,名列第四(前三部分别为《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教父》)。

01

电影开场,斯嘉丽的父亲骑着马在庄园中疾驰,宿命已经开始。斯嘉丽的父亲是个有点粗鲁却顽强的爱尔兰人。白瑞德也是桀骜不驯且坚强的男人。再瞧瞧艾什利,他恰恰相反,是温文尔雅的英国绅士般的男子。由此,我们立刻就能明白,斯嘉丽为何迷恋艾什利。因为,艾什利与她的父亲截然不同。

由于对自己的父亲有所不满,斯嘉丽在脑海中构建出了一个“理想父亲”的原型,而这也成为她长大后的“理想男人”的原型。父亲粗鲁,而她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则儒雅。斯嘉丽最终明白,她并不爱艾什利,她发现艾什利是个柔弱的男子,缺乏生命力。

此时她也意识到,她爱的仍是白瑞德,这个总是讽刺、戏弄她,却又将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同时还拥有彪悍生命力的男人。不过,在我看来,“她不爱艾什利”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只怕无论她如何醒悟,像艾什利这样的男人,依然会对斯嘉丽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因为靠近这样的男子,会让她觉得自己的生命似乎变得圆满。

但进一步讲,她确实无法真正与艾什利生活在一起。因为,她从未学会如何与这样的男子相处,她学会的,是如何与白瑞德,也就是像父亲这样的男人相处。她可以和他们一样直率、坦诚,但又能在这种前提下找到相互欣赏和共处的方法。

斯嘉丽其实也从未真正看清过艾什利的真实模样。艾什利的太太梅兰妮,从一开始就了解艾什利的真实状态,并尊重和爱着他的真实一面,但斯嘉丽不同,她喜欢他的温文尔雅,但她是否喜欢他没有生命力呢?她能否接受艾什利其实根本无法依靠呢?所以,尽管斯嘉丽迷恋艾什利,但倘若真与他生活在一起,她很快就会失望并无法忍受。

那时,她才会怀念像父亲那样的男人的好。与之相反的是,尽管她在意识上一直讨厌白瑞德,但他们其实是天作之合。他们都知道如何刺激对方、挑逗彼此,同时又懂得如何相处。这种相处中有着许多默契,而这种默契无需再学习,因为她早已在与父亲的相处中学到了。当然,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要归功于她的黑人奶妈玛格丽特。

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也有很多人憧憬某类异性,但当对方真要接受自己时,他们却开始莫名其妙地退缩,最终选择了一个自己貌似不喜欢的异性。接着,他们在婚姻中与配偶不断争斗,同时又不断思念梦中情人的美好。但这永远是水中花、镜中月,他们不敢真正接近,因为那会让幻想破灭。这不只是斯嘉丽的宿命,也是故事中白瑞德、艾什利和梅兰妮的宿命。

02

斯嘉丽迷恋艾什利,是因为艾什利与自己的父亲截然不同。这个观点也适用于梅兰妮对斯嘉丽的喜爱——她之所以如此喜爱斯嘉丽,是因为斯嘉丽与她完全不同。斯嘉丽有些残忍,有些为所欲为,而梅兰妮则无比善良,极其善解人意。但是,在看似完美的梅兰妮心中,是否藏着一个渴望,一个想成为斯嘉丽那样无拘无束的女子的渴望呢?

人性是矛盾的,这使得我们有时在某一方面表现得过于极端,例如梅兰妮的善良就达到了一种极致。但人性又渴望圆融与平衡,如果只有某一方面的极致,人就会失去平衡。所以,在这一方面达到极致的人,因此会与在相反那一方面达到极致的人相互吸引。因此,梅兰妮会喜欢斯嘉丽,这从她第一次见到斯嘉丽时就能找到答案,当时她由衷赞叹说:“斯嘉丽,我多么喜欢你的活力。

艾什利也一样,他和他生命中最爱的女人一样,都是儒雅而柔弱的,那么,斯嘉丽又怎能不对他构成致命的诱惑呢?但他如此善良,又如此离不开梅兰妮,所以他最多只能给斯嘉丽一个吻。那一吻发生后,梅兰妮对斯嘉丽并没有任何嫉恨。

表面上,白瑞德说他相信艾什利和斯嘉丽;但在内心深处,他对斯嘉丽是否也有一种渴望呢?同样地,我们可以看到白瑞德对梅兰妮无比敬重,称她为自己遇见过的“唯一真正的好人”。这样一个“唯一真正的好人”,能够平衡他所追求的自由放纵的生活方式。

或许我们可以推测出,白瑞德的母亲或许更接近于斯嘉丽的性格特点。他似乎注定要在成年之后与斯嘉丽之间产生纠葛。从他们初次相见时起,就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关系注定充满戏剧性——这是由彼此间独特的相处模式所决定的。

一方面,白瑞德善于挑衅斯嘉丽,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女人,别再假装了,你跟我一样自私自利,我们是同一类人。”另一方面,他又表示愿意宠溺她这样的女性。

这些情感都是真实存在的,在电影及小说版本中都有所体现——为了赢得斯嘉丽的心,白瑞德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但这只是其内心世界的一部分而已。

他还怀揣着另一个疑问:如果像我这样的人全心全意对待你,你是否能够真正爱上我呢?这个愿望尚未实现。首先,在母亲身上尝试过之后发现,假如母亲真的如同斯嘉丽般任性妄为、冷酷无情的话,那么这个梦想几乎不可能达成。因此,未能达成的愿望成为了一种负担,让他感到不甘。希望这次的感情经历能够帮助他完成心愿。

总之,尽管在他和斯嘉丽的感情中间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他最终还是赢得了斯嘉丽的心,因为她最终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着的人其实是白瑞德而不是艾什利。不过,即便如此,无论斯嘉丽怎样解释或证明,白瑞德始终坚信她心底深处仍然更偏爱艾什利。

这可能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白瑞德可能在像艾什利这样的男人面前感到自卑。在他的原生家庭中,是否有像父亲或兄弟这样的男性存在呢?在争夺母爱的过程中,他是胜是败?如果失败了,对白瑞德来说,这似乎是命运的重现。实际上,这正是他所追求的。他从欧洲返回时,对斯嘉丽说的第一句话充满了讽刺。结果,原本想要表达深情的斯嘉丽瞬间变得如刺猬般尖锐,两人再次陷入相互伤害的模式,仿佛他们在玩一场不需要学习就能上手的游戏。

电影中无可挑剔的梅兰妮离世了。她一直是维系四人关系的支柱。随着她的离去,这个复杂的关系网迅速瓦解。同时白瑞德宣布他将离开斯嘉丽,返回家乡寻找美好的事物。

03

斯嘉丽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最后才明白自己最在乎的人是白瑞德。这似乎注定了斯嘉丽人物的悲情色调,其实不然,在斯嘉丽的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不管我有多爱你,我也绝不会丢掉自己

当斯嘉丽冲动地表白艾什利,说自己可以为了他放弃一切的时候,艾什利的回答把她拉回了现实:其实你更爱塔拉庄园的红土地。

第一次斯嘉丽嫁给查尔斯,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是为了挽回被艾什利拒绝而丢失的颜面;第二次嫁给弗兰克,纯粹是为了得到三百美元支付塔拉庄园的税款;第三次嫁给白瑞德,初衷当然是为了过上更加富足和安稳的生活。只是在宿命般的光晕下,抹上了一层悲伤的颜色。

但不管是哪一次,斯嘉丽在嫁了人以后都保持着理性而独立的精神状态。嫁给弗兰克,表面上看是为了“钱”,可她不是为了婚后能当个慵懒的富太太,而是直接借款买下锯木厂,还不顾周遭的冷嘲热讽亲自经营;后来嫁给白瑞德时,斯嘉丽明明已有足够的财富,但她始终不放弃锯木厂的生意,不甘沦为安分守己的家庭妇女。当然这背后有白瑞德的支持,不过即便没有他,斯嘉丽也会想尽办法从别的地方弄到钱来做生意,她在这事上表现得像个男人一般。

原著原文中讲到:

“现在,她的一切反应全部男性化了。虽然她面颊仍然那么红喷喷,笑起来仍然露出两个酒靥,十分迷人,但是她的淡吐、举止都像是一个男人了。她的声音干脆、坚决,办事果断,雷厉风行,没有一点女孩子的踌躇态度。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像一个男人那样从最简捷的途径去追求它,不像一般的女人那样躲躲闪闪,转弯抹角。”

“凡是男人说的话,她们出于礼貌表面上还是接受的,这一点很要紧。然而,斯嘉丽除了自己的主张之外,谁的话都不听,而且她无论办什么事情都采用男性的方式,所以招得全城对她议论纷纷。 ”

她善于借助男性的力量,但从不过度依赖他们。她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具有决断性和独立性,同时又擅长利用自己在沟通协调方面的优势来推动事情的成功。

斯嘉丽在战争后面对被洗劫一空的家园、百废待兴的土地,以及与亲人天人永隔的现实,摒弃了哀怨和负面情绪,在心中默默发誓:“我再也不要挨饿。”她亲力亲为带着大家种棉花,从大小姐无缝切换为村野农妇,放下身段努力改变现状。

斯嘉丽并非完美的角色,她美丽、坚韧、任性,甚至有些自私,但正是这些特质让她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蓬勃的生命力让她看起来更加美丽,气质也愈发独特。

斯嘉丽的魅力就像电影里的红土地,给予人无尽的滋养和希望。她独立的人格让她永远相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因此对她而言,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失败和绝望。斯嘉丽,是自己人生的大女主,如果真的有命运存在,相信是由她自己来主宰。

来源:city电影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