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钟的电影很少了,为什么电影越拍越长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7 22:30 1

摘要:记得小时候看的电影,90分钟算是标准时长。现在打开购票APP一看,120分钟起步,150分钟常态,180分钟也不稀奇。这让我不禁陷入沉思:到底是导演们太能唠嗑了,还是观众们的膀胱都进化了?

记得小时候看的电影,90分钟算是标准时长。现在打开购票APP一看,120分钟起步,150分钟常态,180分钟也不稀奇。这让我不禁陷入沉思:到底是导演们太能唠嗑了,还是观众们的膀胱都进化了?

其实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现在拍电影太贵了,动不动就几个亿的投资。导演们心想:我花这么多钱,不多拍点对得起投资人吗?于是各种支线剧情、慢镜头、长对话都安排上,生怕观众觉得票钱花得不值。

其次,流媒体时代改变了我们的观影习惯。在家追剧动不动就刷到凌晨三点,注意力持续时间被拉得老长。导演们一看:哟,观众现在这么能熬啊?那我还客气啥?于是电影也跟着膨胀起来。

最搞笑的是颁奖季的那些"冲奥片",简直是把"长"当成了艺术标准。好像片子不够长就不够深刻似的。去年有部电影,前半小时全是主角在沙漠里走路,连句台词都没有。我朋友看到一半问我:"这是屏保吗?"

不过说真的,有些电影确实需要这个长度。《阿凡达》要是剪成90分钟,估计观众只能看到一半的潘多拉星就结束了。但有些电影明明可以精简,非要注水,这就很让人头大了。我上次看某部超级英雄电影,打戏足足打了40分钟,打到我都困了。

最惨的是那些带着孩子看电影的家长。孩子看到一半就要上厕所,家长面临两难选择:是错过关键剧情,还是让孩子尿裤子?建议电影院以后卖票附赠成人纸尿裤,这绝对是刚需。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导演就很懂得克制,比如诺兰的《信条》虽然复杂,但控制在150分钟内。反观某些文艺片,两个人在咖啡厅聊人生能聊80分钟,这谁顶得住啊?

说到底,电影长短不是问题,注水才是原罪。与其看三个小时的流水账,不如看90分钟的精华。各位导演大大们,咱们能别把电影拍成连续剧了吗?观众们的膀胱和屁股都在抗议啊!

最后友情提示:看长电影前记得少喝水,选过道座位,并提前做好膀胱训练。毕竟现在的电影时长,真的是一场对生理极限的挑战。

来源:crazysea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