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博物之门》 :溯百年科考之路 探“北疆”博物之光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13:32 2

摘要:在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倾力打造的大型纪录片《东方博物之门》昨日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800平方米演播厅举行开播仪式。该片将于2025年5月18日至20日每晚21:20在天津卫视播出。

溯百年科考之路 探“北疆”博物之光(主题)

天津日报记者 刘茵

在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倾力打造的大型纪录片《东方博物之门》昨日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800平方米演播厅举行开播仪式。该片将于2025年5月18日至20日每晚21:20在天津卫视播出。

该纪录片聚焦于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创建的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堪称世界一流的博物馆,桑志华更为华夏大地上第一块旧石器时代标本拂去尘埃。从壮年到暮年,他在科学考察之路上一走就是25年,行程累计5万多公里。风沙掩不住历史的痕迹,车辙印刻着探索的执着,中国考古的百年历史,就从这里开篇。“我们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这个人类的永恒之问,也成为该纪录片探寻的核心。

据该片总导演宋林轩介绍,《东方博物之门》历经两年拍摄制作,拍摄团队横跨中法两国,沿着百年前桑志华的科考足迹,深入河北泥河湾、宁夏水洞沟、内蒙古萨拉乌苏等地。拍摄期间,团队采访了数十位考古、文博专家,搜集了诸多从未问世的一手资料,力求最大程度贴近史实。该片以电影化的视觉表达,揭秘桑志华、德日进等国际学者在华科考历程,重现北疆博物院的世纪传奇。

本片共三集,采用6K超高清拍摄,运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语言,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手段,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表达,将北疆博物院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全方位展现在世界面前。影片在探寻历史中寻找人类共同的足印与通向未来的脚步,对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中法两国的友谊和文化交融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堪称国际传播领域的一部佳作。

昨日的活动中,众多专家学者对该纪录片给予了肯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表示,这是一部描述桑志华生平,以及他在中国进行开创性的生物考察、考古探索和北疆博物院创立与发展的大型纪录片。它以国际化视野和电影化手法,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宏大的野外场景和专家们的深情讲述,记录了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一座有着厚重底蕴和文化使命的博物馆,一段曾经被遗忘但现在却闪烁着深邃光芒的历史,一个个感怀先贤、启迪后人的故事。

北疆博物院是天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名片,现已成为我国早期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历史文献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馆,堪称中国博物馆史上的“活化石”。《法国“进士” 逐梦东方》作者于树香表示,该纪录片视觉冲击力强,受众面广,传播力大。通过该片讲述桑志华逐梦东方的故事,会使更多人了解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了解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