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开购票平台的评论区,最扎眼的不是对剧情的讨论,而是成片的"退票"声明。有观众晒出票根配文:"40块钱干什么不好,非要买罪受?"更有人直言:"从《热辣滚烫》开始,贾玲的电影就成了'情感诈骗'现场。"
凌晨1点,北京CBD影院保洁员张阿姨盯着《转念花开》点映厅的座位发呆——87个座位空了63个,地上散落着23张被撕碎的票根。
她不知道的是,这场面正在全国132个城市同步上演。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不好看"能解释的现象。
从《你好,李焕英》的54亿神话,到《热辣滚烫》的34亿争议,再到如今《转念花开》的未映先凉,贾玲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翻开购票平台的评论区,最扎眼的不是对剧情的讨论,而是成片的"退票"声明。有观众晒出票根配文:"40块钱干什么不好,非要买罪受?"更有人直言:"从《热辣滚烫》开始,贾玲的电影就成了'情感诈骗'现场。"
数据不会说谎。《热辣滚烫》虽然拿下34亿票房,但62%的观众承认"是为看贾玲减肥才买票"。对比日本原版《百元之恋》豆瓣8.3分的成绩,翻拍版评分暴跌至4.9分。有网友制作了对比图:左图原版女主在便利店打工的纪实镜头,右图是贾玲在健身房的摆拍画面,高下立判。
更致命的是题材选择。《转念花开》聚焦女性反传销题材,这本是个好故事,但在当下的审查环境下,注定要经历"大手术"。参照《扫黑·决战》删减12处、《孤注一掷》重拍3次的先例,审查专家预测:"这片至少删除35分钟关键剧情,故事线必然断裂。"
翻开制作成本表,3.6亿的投资去向令人咋舌。流量明星片酬占去4100万,热搜采购花了6700万,真正的特效制作只有800万预算。对比《哪吒2》1.2亿的特效投入,差距立现。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很多电影的宣传费比制作费还高,本质上是在用营销绑架观众。"
这届观众显然不吃这套了。广州某高校的学生在社交媒体发起"票根维权"行动,晒出集体退票的照片:"我们用电影钱买了霸王茶姬联名款,至少奶茶不会骗人。
更讽刺的是,当片方还在用"耗资X亿""点映口碑炸裂"等话术宣传时,观众已经总结出防骗指南:"张艺谋监制=挂名三天收200万""顶流加盟=演技不够热搜凑"。
或许贾玲团队还没意识到,观众的反感不仅针对某部电影,而是对整个行业套路的觉醒。当资本把"女性励志""家国情怀"等正向价值异化为圈钱工具时,再高明的话术也掩盖不了内容的苍白。
路演现场,贾玲哽咽着说"我对不起观众"。
但苏州打工妹李雯的留言或许更值得思考:"你瘦了100斤,但中国观众心里的秤,再也称不出真诚的分量。"
这场始于《李焕英》的"感动营销",终于在新一轮的观众觉醒中,迎来了它的终局。
来源:圆角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