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春夏之交,一部名为《Mega Foundry》的中国短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关注。先是在第55届美国电影节摘得“实验类评审团奖”,紧接着又入围亚洲唯一的奥斯卡资格认证电影节,最具影响力的短片平台——Short Shorts Film Festival
2025年春夏之交,一部名为《Mega Foundry》的中国短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关注。先是在第55届美国电影节摘得“实验类评审团奖”,紧接着又入围亚洲唯一的奥斯卡资格认证电影节,最具影响力的短片平台——Short Shorts Film Festival & Asia 2025竞赛单元,角逐最佳短片。
《Mega Foundry》是一部10分钟的没有对白的短片,拍摄地是中国南方的多家工厂。不设对话、不介入,仅以细致的观察展现当代工业链条中“生产”的本身。作为导演,张艺馨承担了本片从策划、筹资、带组拍摄到剪辑的全部核心任务。在拍摄期间,她与当地工厂主、工人及中间人反复沟通,获得授权拍摄多个车间,用半年时间完成素材采集。
克制而精准的美学探索,在国际电影节评审中引起强烈共鸣:“她以极简手法完成了深度的结构性叙事。”有评委这样评价。这部短片带来了一次凝视制造业日常的深度体验,也让许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共鸣。
张艺馨出生于中国西北的庆阳,自幼学习美术,后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她的电影语言,既有东方视觉的细腻节奏,也有当代社会观察的锋利意识。无论是工业体系中的无名工人,还是特殊儿童,她试图用影像建立理解的桥梁。
张艺馨正在完成的纪录电影《无声合唱》,记录了广西一所特殊学校中,由听障儿童组成的合唱团七年来的成长。影片并不只讲述歌声,更关注这些孩子如何在音乐中重建自我认知、与外界建立情感连接。这是一部关于教育、共情与成长的片子,也是关于“如何看见与理解感知差异”的长时间观察。
过去几年,她以导演与制片人的双重身份,主导影片从前期调研、长期拍摄、国际合制到后期剪辑的全流程。在影像之外,她也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社会议题项目推动:该片已被几所高校选为教学分享,也曾在多个国内国际创投平台上获得肯定,引发关于特殊教育、社会融合的持续讨论。
“这不是一部只在影展上完成的作品,它必须进入现实、与公共体系互动,才真正有意义。”张艺馨说。目前,她正致力于将《无声合唱》带入更广泛的教育和国际公共传播体系,让这部纪录片成为沟通不同语境、连接不同人群的桥梁。
“电影和其他媒介一样,最重要的是留下人的洞察和思考。”这是张艺馨对自己职业的定义。在她看来,影像的作用是重构感知。《Mega Foundry》对生产与消费的凝视,《无声合唱》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深描,皆源自她对“看不见之处”的持续兴趣。
这也正是她在国际非虚构领域被广泛认可的原因:跨文化、跨媒介,艺术性与公共性,使作品能够跨越文化差异,在不同语境中建立沟通与共情。
来源:Mtime时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