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电影:开启电影行业新篇章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3 14:14 1

摘要:近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将运用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有关技术制作、采用头戴式显示设备等虚拟现实终端观赏、用于电影院等固定放映场所公开放映的新形态电影,纳入电影管理体系。这一举措,为虚拟现实电影的规范化、产业化发

近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将运用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有关技术制作、采用头戴式显示设备等虚拟现实终端观赏、用于电影院等固定放映场所公开放映的新形态电影,纳入电影管理体系。这一举措,为虚拟现实电影的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电影行业即将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

与此同时,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的首张 “龙标”—— 电审虚字(2025)第 001 号公映许可证,花落河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唐宫夜宴》。这不仅意味着《唐宫夜宴》作为中国首部获得官方认证的虚拟现实电影,可以正式进入市场放映,更标志着虚拟现实电影技术从实验阶段逐渐走向成熟。

在《唐宫夜宴》之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团队在虚拟现实电影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2023 年法国 Excurio 公司出品的《消失的法老 —— 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在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上引入 HTC 公司的 LBE 大空间技术,让观众可以在空间内自由行走,在 1∶1 还原的金字塔内见证法老的葬礼,影片一经推出便火爆出圈,在 11 个月里吸引 11 万观众,票房收入超过 3000 万元人民币,带动了海内外虚拟现实电影与大空间结合项目的快速增长。这些作品的出现,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巨大潜力,也为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VR相关企业超3.5万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2400余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五年间,VR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VR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广东省以超过9600余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首位,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7.2%,排在其后的江苏省和北京市分别拥有超过2500余家和2400余家VR相关企业。

国家电影局发布的《通知》,从制作、备案、审查、放映等多个环节,对虚拟现实电影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规范。在制作方面,要求虚拟现实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单位在内容制作、头戴式显示设备等虚拟现实终端、播放软件和场地等方面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具备较好的稳定性、流畅性、安全性和兼容性;在备案审查方面,明确拟摄制虚拟现实电影的法人、非法人组织应当将电影剧本梗概向国家电影局履行备案(审查)程序,摄制完成的虚拟现实电影需送国家电影局审查并依法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在放映方面,支持开拓利用电影院内空间或其他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的永久性建筑放映虚拟现实电影,并对不同类型放映场所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通知》的发布,为虚拟现实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和保障,有助于激发电影行业的创新活力,推动虚拟现实电影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一方面,它将吸引更多的电影人投身于虚拟现实电影的创作,促进优质作品的涌现;另一方面,也将引导资本、技术等要素向虚拟现实电影领域集聚,加速行业的产业化进程。

虚拟现实电影的出现,对 VR 及电影行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对于 VR 行业来说,虚拟现实电影为其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将推动 VR 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 VR 设备的普及率和用户体验。通过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来看,涉及司法案件的VR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3.93%。

对于电影行业而言,虚拟现实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的观影模式,将观众从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意空间。同时,虚拟现实电影也将促进电影制作技术的升级,推动电影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虚拟现实电影的发展给电影行业带来了内容创作、技术限制、观众接受度、行业规范等多方面的挑战:

内容创作方面

叙事方式的改变: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节奏是基于线性时间和固定视角构建的,而虚拟现实电影需要打破这种线性模式,为观众提供更自由、开放的叙事空间,让观众能够自主选择关注的内容和情节发展方向,这对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思维是巨大的挑战。

创作难度增加:虚拟现实电影不仅要考虑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还要精心设计场景、视角转换以及与观众的互动元素等。例如,要确保观众在自由探索场景时都能有良好的体验,避免出现视觉死角或不合理的情节断点,这需要创作者具备更高的创意和技术能力。

演员表演难度提升:在虚拟现实电影中,演员需要在没有传统镜头和明确拍摄方向的情况下进行表演,要时刻考虑观众可能从各个角度观看,表演难度大幅增加。同时,与虚拟元素的互动也要求演员有更强的想象力和适应能力。

技术限制方面

设备与体验问题:当前的 VR 设备存在分辨率、视野、舒适度等方面的限制。低分辨率会导致画面模糊,影响观影沉浸感;有限的视野无法完全模拟真实视觉体验;长时间佩戴设备可能引发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这些都会影响观众对虚拟现实电影的接受度。

制作成本高昂:虚拟现实电影的制作需要专业的拍摄设备、后期制作软件和技术团队。例如,使用多摄像头阵列进行全景拍摄,以及对大量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优化,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使得虚拟现实电影的制作门槛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和推广。

技术标准不统一:目前,虚拟现实电影行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不同设备和平台之间的兼容性存在问题。这导致创作者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技术规格,增加了制作难度和成本,也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观众接受度方面

观影习惯的改变:观众已经习惯了在电影院或电视屏幕前被动观看电影的模式,而虚拟现实电影需要观众主动参与和探索,这种观影习惯的转变需要时间和引导。

社交体验的缺失:传统电影观影是一种社交活动,观众可以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观影感受。而虚拟现实电影通常需要观众独自佩戴设备观看,缺乏这种社交互动,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感到孤独,影响观影的整体体验。

行业规范方面

版权保护困难:虚拟现实电影的数字内容更容易被复制和传播,且难以追踪和监管。如何保护创作者的版权,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是虚拟现实电影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缺乏行业标准:目前虚拟现实电影在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还缺乏完善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例如,在内容审查方面,如何确定虚拟现实电影的分级标准和审查流程;在发行和放映方面,如何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推广策略,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虚拟现实电影首张 “龙标” 的颁发和《通知》的发布,只是虚拟现实电影发展的一个新起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虚拟现实电影有望为观众带来更多元化、更沉浸式的观影体验,成为电影行业新的增长点。同时,虚拟现实电影的发展也将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全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电影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沉浸式的方向迈进。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期待虚拟现实电影时代的到来。

来源:如意商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