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爆款、无观众、无信心,五一档崩盘只是开始?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2 22:11 2

摘要:危机其实在清明档就早有端倪。清明档三天票房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我的世界大电影》《向阳·花》位居第一第二,第三名居然还是春节档就上映的《哪吒2》。

电影市场越来越差了。

今年五一档票房为7.48亿元,比去年的15.27亿暴跌51%,给本就信心不足的行业又一记重击。

这个五一档发生了什么?行业又还能做些什么?本文将从五一档的内容、宣发、观众心理等方面逐一探讨,试图找出电影市场的症结。

春节档《哪吒2》爆火,让人以为会是中国电影复苏的开始,但后续的断崖式下跌、无爆款接力,还是暴露出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危机其实在清明档就早有端倪。清明档三天票房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我的世界大电影》《向阳·花》位居第一第二,第三名居然还是春节档就上映的《哪吒2》。

如果说在清明档遇冷的时候,仍能听到一些“《哪吒2》是吸干了电影市场还是撑起了电影市场”的争论,那么五一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哪吒2》只是意外,惨淡才是常态。

根据猫眼平台数据,此次五一档映前总想看数同比去年下降了48.6%,预售跌幅也超过60%,说明今年的五一档电影到上映前都没有吊起大众的胃口,想看和预售数据的下滑也为五一档期的疲软埋下了伏笔。

图源猫眼研究院《2025五一档数据洞察》

档期的第一天向来备受关注,因为它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整个档期的走势。5月1日当天,猫眼专业版的预期是1.98亿,这个预期已经比前两年低了1.5亿多,但这个目标仍然没有达到,最终交出的成绩只有1.65亿。

从整体看,去年的《维和防暴队》《末路狂花钱》还能达到3-5亿的票房,而今年第一的《水饺皇后》仅有1.92亿,甚至未能突破2亿。上映超过3个月的《哪吒2》,仍在五一档拿下票房第六,获得6445万票房。

五一档的颓势意味着业内依赖的档期策略失效。

档期是电影商业化的核心杠杆。热门档期通常依托公众假期,可以吸引更多有闲暇时间、消费意愿强烈的观众。此外,片方也通过档期强化电影类型标签,例如合家欢动画、喜剧常选春节档,主旋律电影偏好国庆档等,主打用氛围吸引受众。因此,许多电影都扎堆档期上映,试图借势档期集中爆发。

但观众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了。档期内新片扎堆,但观众时间有限,注定只有一两部能跑出来,其余的都是炮灰。今年五一档共有10部新片,去年端午、中秋则分别有13部、17部定档,让不少观众陷入“选择恐惧症”,档期反噬几乎是必然的。

在同一档期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宣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宣发的作用本就是提取电影亮点,将电影与目标受众匹配,以达到最好的想看和预售转化效果。

但今年五一档映前多部影片的宣发数据一般,从猫眼、淘票票想看人数,到定档、预告片、热搜等相关数据,都远逊去年同期。

4月29日,累计播放量最高的物料TOP5中《水饺皇后》占了3位,但最高也仅有48.4万。相比之下,去年五一档新片映前,《末路狂花钱》有58万的播放量。同时,五一档的短视频宣发点赞量最高也只在142万左右,比去年同期少了超33万。

浏览几部五一档电影的账号,TOP君认为,这些片子宣发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没有重点。

例如《水饺皇后》,作为人物传记类型的片子,本来就是偏平淡的风格,而宣发既想讲母女情,又在讲创业艰辛、大陆与香港的文化差异、配角的善良,元素过多且没有主次,缺少一个差异化的爆点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从豆瓣来看,几部新片的评分都不算低,基本在6.3-6.6之间,为什么说优质内容不足?

首先是类型片套路化。就像《猎金游戏》,宣发视频打着“谨慎投资”的字幕,想走类似反诈教育的路子,但这种影片国内外都已经太多,在同类型中并没有什么新意,更别说内容本身质量也不高,许多评论吐槽剧情悬浮与逻辑不通。

其次是缺少大制作。自从《哪吒2》将观众的口味养刁,中低成本的喜剧片无法再“以小博大”,观众对电影的剧情、画面、音乐都有更高要求。而电影的制作周期较长,不能及时跟上观众的需求升级,档期遇冷也让投资方更加犹豫,形成越需要好内容提振信心、越缺少好内容的恶性循环。

最后,观众的时间正被加速瓜分。

今年五一,全国出游3.14亿人次,较去年增长6.4%,旅游消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后疫情时代,大家的出游热情仍未消退,去电影院的人自然少了。

与此同时,短剧也迅速抢占了人们的空闲时间。从便捷性上讲,出门在外,观看短剧是更方便的选择,较短的时长也让用户的观看行为变得灵活。从内容上讲,短剧虽然也有套路化的剧本,但创新性更强,用户的试错成本也更低。

除了旅游和短剧以外,游戏、短视频、直播……无一不在挤占用户的娱乐时间,动辄两个小时的电影,需要拿出更具诚意的内容,才能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回来。

从搭台唱戏到全民入戏——视频营销新张力

胖“都”来碰瓷:流量和留量距离可能很远

视频营销进入“开环增长”新周期?

来源:TopMarketi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