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贾玲《转念花开》未上映就差评一片,观众理由出奇一致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2 19:23 2

摘要:上有《哪吒2》顶风前进,凝聚上亿国人的力量,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电影水平。

去年的春节档格外热闹。

上有《哪吒2》顶风前进,凝聚上亿国人的力量,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电影水平。

下有《封神2》《小小的我》《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口碑还不错的影片做基石。

可在这场激烈的的浪潮中,似乎少了点什么。

没错,就是贾玲。

她那部原本已经剧宣预热的影片《转念花开》没有上映,令人感觉非常奇怪。

直到看见《哪吒2》的大火,才好像明白贾玲的用意。

作为导演,当然不想让自己的影片陷入风险,要稳稳的赢。

但她想不到,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规避风险的同时,也要应对更大的风险。

历经三个月,《转念花开》竟从一开始的期待,逐渐成为差评满天飞,大批观众纷纷抵制,究竟为何?

首先,网友吐槽中最大的一点,就是不信任贾玲的能力。

她毕竟不是科班导演出身,在大多网友的认知里,她还是开心麻花里那个可爱幽默的喜剧演员。

而小品和电影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要说贾玲为何能将《你好,李焕英》拍火?

其实她就是将最感人的母女之情,运用时空交错的艺术手法拍摄出来了,不论是谁都会为之震撼而感动。

换个意思来说,就是这个题材,无论谁来拍,加上那个阵容,票房都不错。

可《转念花开》这部影片不一样,主要讲述了女性反传销的励志故事。

它的拍摄难度很大,既要展现传销的可怕内幕,揭露传销头头的邪恶,还要避免审核被打。

这种“擦边”题材往往很难掌控那个度,更何况国内审核还那么严谨。

国产悬疑剧《乌云之上》连拍个尸体都要打码,实在可笑至极。

而且,这类影片都是比较偏严肃、低沉的风格。

很难想象,若是贾玲在剧里其中融入了“搞笑”元素,它会显得有多么另类。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

“电影是艺术的升华,小品是茶余饭后的调剂品。”

二者各有各的界限,如果被强行打乱,就会成为“四不像”。

此外,虽然《转念花开》的有王骁、张小斐两位强大演员,但杨紫的出现打消了一部分网友观看的欲望。

即便杨紫在电视剧界混的再怎么风生水起,表现再好,她毕竟是个流量明星。

一类人有一类人的圈子,她扛不起那么大的阵仗,可能最后没有获利,反而遭受其害。

就像许多网友所说:“杨紫要来演,就离被骂不远了。”

二,消费观众感情

其次就是,多数网友还没从《热辣滚烫》“薅韭菜”的后劲儿中脱离。

最开始,贾玲凭借《你好,李焕英》54.13亿的票房获得“最佳导演”称号。

第一部独立执导的作品就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无论是谁都会有点飘。

果不其然,贾玲似乎就已经沉溺于这种欣喜,没多久就再次推出一部《热辣滚烫》。

没想到,这部影片一上映还是非常的火爆,直接拿下34亿的惊人票房,甚至还在北美200多家影院播放。

可票房高,不代表口碑好。

《热辣滚烫》谜一般的剧情操作让的很多观众无比尴尬,有些看不到一半儿就离开了影院。

女主人设非常恶心,自己不努力不上进,好吃懒做,脾气还非常大。

最后还怨怼社会不公,家人不好,朋友不行,妥妥的公主病患者,还是晚期!

更搞笑的是,激励她做出改变的,竟是微不足道的“爱情”,男朋友和闺蜜好上让她觉得自己倍受侮辱,然后想学拳击减肥。

这样的剧情真的乏味到极致,看过的观众抛去演员光环,能说好看的真没几个。

那为什么能拿下如此之高的票房?

没错,就是营销方式正确。

基于《你好,李焕英》的热度迷惑,以及贾玲减肥成功后会在电影里首次亮相,成功激起广大网友观看的欲望。

不得不说,论营销方式,贾玲真有一套。

但这种用营销炒作提升电影热度,就是在消费观众感情。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因此,广大网友都是聪明人,怎么会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不论这次《转念花开》题材再好,被人夸的再怎么天花乱坠,想看的人都会再三思虑,或者根本不会选择观看。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其实不光是贾玲会这样,中国的大部分影片都开始偏向流量化。

不管是什么题材,主演都要带上那么一两个流量演员。

老带新的确没错,可错的是你妄图用流量演员撑大整部影片的热度。

就比如去年的《749局》,豆瓣评分3.2,烂片中的烂片。

让王俊凯一个流量歌手来主演,他那个演技真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把一名英雄演成了中二少年。

加上导演陆川还不用心,特效制作的怪物跟动画片似的,影院的观众都发出阵阵嘲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本是那么好的题材,最后全被毁了。

更无语的是,当时宣传时还说什么整部影片耗资3亿,别搞笑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观众都非常反感那句“这部影片耗巨资拍摄”?

因为贪了多少只有那些资本家知道!

而且剩下的钱百分之八九十运用到营销,只有那一小部分放到电影里。

最后导演拿着两个小时的“粗枝烂叶”告诉我们,这可价值千金,纯纯把观众当傻子嘛。

更何况,时代在发展,观众思想在开拓,审美在提升,导演演员不学习进步,最后只能被淘汰。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说,电影本就是个娱乐项目,看看图一乐呵不就行了。

有钱人可能会这样认为,但普通人家面对三四十甚至四五十的电影票,其实挺心疼的。

如果再得不到好的情绪价值和观感体验,那才叫真的难受。

所以,请各位大导用点心吧,认真对待老百姓的的血汗钱吧!

结语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其实和中国影视界发展一样。

如果长久以往欺骗,一次又一次消耗观众热情,那就无人愿意相信、买单了。

比起投机取巧,夸大其词,虚假宣传,观众更喜欢像饺子导演那样脚踏实地,认真对待作品,用真心换取真心的好艺术家。

那么,如果贾玲的《转念花开》上映,各位还会捧场吗?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转念花开》《热辣滚烫》《你好,李焕英》。

来源:古木之的草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