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赖尔:《X战警》的意义模糊,《闪电侠》有点我行我素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1 11:22 3

摘要:《X战警》的计划提上了日程,创作者施赖尔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表达了自己对这部系列的担忧,因为《新变种人》已经发展到了尴尬的程度,DC工作室有可能把控不好综合系列的强度与社会意义。施赖尔表示:《X战警》的意义模糊,该系列的后面几部作品就展现出了这样的问题,幸好《金

《X战警》的计划提上了日程,创作者施赖尔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表达了自己对这部系列的担忧,因为《新变种人》已经发展到了尴尬的程度,DC工作室有可能把控不好综合系列的强度与社会意义。施赖尔表示:《X战警》的意义模糊,该系列的后面几部作品就展现出了这样的问题,幸好《金刚狼》的意义明确,大家才忽略了综合系列的缺点。有些人会说《X战警》不需要表现优越的精神属性,意义模糊不是大问题,只要作品的逻辑合理、影片的结构具有新意就行了。然而施赖尔认为,科幻片的本质就是想象力,一旦作品的意义模糊,这就会让超级英雄系列的创造力变弱,失去明确的创作方向。

外界还关心《新闪》会不会出现续集,自从米勒出事之后,该系列基本上也宣告了结束。然而施赖尔给出了另外一番观点:《闪电侠》有点我行我素,整个创作团队都有点脱离了DC超级英雄大家庭的感觉。恰好《新闪》的主演在作风方面也是我行我素,在施赖尔看来,双方非常匹配,也就是说《闪电侠》没有更换主演阵容的必要性。然而,这种"我行我素"的特质恰恰成为了《闪电侠》系列的双刃剑。在超级英雄电影日趋同质化的当下,埃兹拉·米勒饰演的巴里·艾伦确实为DC宇宙注入了一股难以复制的叛逆气质。他那神经质的幽默感、略带笨拙的英雄形象,以及随时可能失控的极速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与传统超级英雄截然不同的银幕存在。



这种特立独行在《新闪》中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影片通过多重宇宙的设定,巧妙地将主演的个人风格转化为角色魅力。当其他DC英雄还在为拯救世界而摆出标准姿势时,闪电侠却在平行时空中手忙脚乱地纠正自己犯下的错误。这种"不完美英雄"的设定,反而让观众看到了超级英雄电影久违的鲜活感。值得注意的是,《闪电侠》的创作团队似乎深谙"破而后立"之道。他们大胆打破了DC电影宇宙的线性叙事,用一场时空混乱的冒险,既解构了传统的英雄起源故事,又为未来DC宇宙的重启埋下了伏笔。这种创作上的自由度,或许正是华纳兄弟愿意容忍主演争议的原因——在这个需要重新洗牌的阶段,一个能够打破常规的闪电侠,可能比一个循规蹈矩的超级英雄更有价值。

也就是说这种我行我素的立场,增加了《闪电侠》的市场价值。关于施赖尔认为《X战警》的意义模糊,很多人觉得是电影人的思想太复杂了,观众们的想法肯定没有那么复杂,看不到这么深度的东西。然而,这种“意义模糊”的困境并非无解。纵观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史,真正成功的作品往往能在娱乐性与思想深度之间找到平衡。以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为例,它既保留了超级英雄片的视觉奇观,又通过“秩序与混乱”“英雄的牺牲”等主题赋予作品清晰的叙事内核。这种明确的创作方向非但没有限制想象力,反而为天马行空的设定提供了落地的支点。



反观《X战警》系列,其核心矛盾本可以成为最有力的精神锚点——变种人与人类社会的冲突,本质上是对种族歧视、身份认同等现实议题的隐喻。可惜的是,后续作品在追求宏大场面和复杂时间线的过程中,逐渐稀释了这个主题的冲击力。当观众无法从故事中捕捉到连贯的价值表达时,再炫目的超能力对决也会显得空洞。 笔者(沾沾自喜看电影)认为,施赖尔的担忧恰恰揭示了当下超级英雄电影的普遍危机:当制片方过度依赖IP红利和特效堆砌时,作品就容易沦为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而《金刚狼》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它回归了超级英雄最本质的命题——一个伤痕累累的战士如何在暴力与救赎间挣扎。

这种具象的人性刻画,远比模糊的“拯救世界”更能唤起共鸣。或许,超级英雄片的未来不在于创造更庞大的宇宙,而在于找回每个英雄身上最鲜活的“人性微光”。事实上,这种创作困境在漫威第四阶段也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复仇者联盟4》为无限传奇画上句号后,新推出的剧集和电影常常陷入世界观膨胀与角色塑造失衡的双重泥潭。就像《永恒族》试图用天神组设定探讨文明存续的哲学命题,却因叙事节奏失调导致主题表达支离破碎。这印证了施赖尔的观点:当创作者迷失在庞杂的设定迷宫中,再精妙的隐喻都会变成自说自话的呓语。 所以《X战警》的模糊意义,也会成为DC影业的一大隐患。


值得玩味的是,今年大获成功的《蜘蛛侠:纵横宇宙》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影片将“每个宇宙的蜘蛛侠都会失去至亲”的宿命论,转化为对成长创伤的集体疗愈。这种将超能力与情感痛点深度绑定的做法,既延续了漫画天马行空的视觉美学,又让多元宇宙的宏大概念始终围绕着“成为英雄的代价”这个质朴命题展开。正如迈尔斯冲破命运织网时喊出的“我会创造新的路”,或许《X战警》需要的正是这种打破叙事惯性的勇气——不必执着于构建错综复杂的时间线,而是让万磁王的磁力操控与他对集中营记忆的恐惧形成镜像,让X教授的理想主义与其残疾带来的不安全感彼此撕扯。在超级英雄审美疲劳渐显的当下,观众真正渴望的或许不是更多宇宙碰撞的爆米花奇观,而是像《洛基》第二季结局那样,让神性角色在时间尽头完成人性的觉醒。当漫威宣布重启《神奇四侠》时,制作人特别强调要还原“史上最拧巴家庭”的烟火气,这个信号或许暗示着:能让变种人再度闪耀的,不是更强大的欧米伽级能力,而是查尔斯学院里那些关于歧视、背叛与原谅的晨间争吵。毕竟,真正触动心灵的从来不是制服的颜色,而是面罩之下那个会流血也会流泪的普通人。

来源:扫帚飞行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