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谁懂啊!五一假期本想在电影院痛痛快快哭一场,结果被《水饺皇后》整得心里直犯堵。马丽这次可真是拼了,又是增肥又是素颜,活活把自己折腾成摆摊大姐的模样,可票房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勉强过 2 亿,看得人直叹气。
家人们,谁懂啊!五一假期本想在电影院痛痛快快哭一场,结果被《水饺皇后》整得心里直犯堵。马丽这次可真是拼了,又是增肥又是素颜,活活把自己折腾成摆摊大姐的模样,可票房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勉强过 2 亿,看得人直叹气。
咱先聊聊这电影的阵容,那可都是响当当的实力派。马丽、惠英红、朱亚文,哪个单拎出来不是能扛票房的主?尤其是马丽,为了演活臧健和,生生增肥 15 斤,说话也带着浓浓的山东味儿,那股子狠劲儿真让人佩服。可谁能想到,这阵容愣是没扛住票房,连沈腾小品的热度都比不上。想起当年《你好,李焕英》,贾玲带着一票人直接杀到 54 亿,这差距,简直比我和首富的存款差距还让人扎心。
再说说这宣发,那叫一个铺天盖地的催泪轰炸。预告片里马丽哭了不下十次,暴雨中摆摊、被混混欺负、女儿生病,各种催泪桥段轮番上阵,就差把 "快来哭" 三个字贴到观众脑门上了。可等进了电影院才发现,全是熟悉的套路。BGM 一起,就知道该抹眼泪了;马丽眉头一皱,就知道要放大招了。这哪是看电影啊,分明是被按在催泪流水线上走了一遭,哭得人直犯懵。
不过这电影也不是全没亮点。马丽的演技确实没话说,尤其是和惠英红的对手戏,那叫一个火花四溅,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还有电影里的饺子,一个个晶莹剔透,看得人直咽口水。我看完电影特意去超市买了两袋湾仔码头,别说,还真吃出了电影里的那股子烟火气,这波植入,倒是让人挺惊喜。
但问题也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电影太依赖马丽的演技和饺子的情怀,愣是把最重要的剧本给忽略了。臧健和从摆摊到创业成功,这过程顺得跟开了金手指似的。今天被混混砸了摊,明天就有贵人上门相助;今天还在餐馆洗碗,明天工厂就开起来了。创业哪能这么一帆风顺啊,看得人直犯嘀咕,这怕不是在拍爽文吧?
更让人无奈的是那些配角,一个个跟工具人似的。房东红姐、警察华哥、糖水伯,他们的出现好像就为了帮臧健和解围。尤其是华哥,身为警察不好好办案,整天围着臧健和转,这剧情走向,难免让人多想,难不成还要上演一出警察爱上单亲妈妈的戏码?这脑洞开得,让人有点跟不上。
最可惜的还是马丽的转型。她这次彻底抛开喜剧,想在正剧领域证明自己,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票房惨败不说,口碑还两极分化。有人夸她演技炸裂,有人说她用力过猛。这让我想起当年周星驰从喜剧转正剧,也是一路磕磕绊绊。但星爷成功了,马丽这次却栽了跟头,难免让人替她可惜。
那天在影院看到马丽蹲在暴雨里捡饺子皮,水滴顺着下巴往下掉,眼眶通红却硬憋着不哭,我旁边阿姨纸巾都捏皱了,结果下一秒剧情突然跳去工厂剪彩,差点没把我憋的那口气给呛回去。你说要是把这些细腻的地方多拍拍,少点套路,多点真诚,说不定观众更买账。
说到底,《水饺皇后》是部有诚意却没新意的片子。它想讲好女性励志的故事,却掉进了套路化的坑里。催泪营销固然能吸引眼球,可观众更想看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好故事啊。马丽这次虽然没成,但咱也别灰心,演技在那儿摆着,只要好好挑剧本,未来肯定还有机会。
家人们,你们看完《水饺皇后》啥感受?觉得它票房失利主要为啥?是宣发太套路,还是剧本太薄弱?有没有哪部女性励志电影让你印象特别深?要是你当导演,会怎么改这片子的剧情?都来评论区唠唠,咱一起聊聊这电影里的那些事儿。
来源:小院影片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