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五一档电影《水饺皇后》已经宣布开启预售,并且预售一路抢跑,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其实早在1995年的时候电视剧版的《水饺皇后》就出来了,现在电影版预售为什么这么好?我认为有三点:
今日五一档电影《水饺皇后》已经宣布开启预售,并且预售一路抢跑,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其实早在1995年的时候电视剧版的《水饺皇后》就出来了,现在电影版预售为什么这么好?我认为有三点:
一、电影根据真实人物经历改编
二、真实人物的经历比电影中更励志,更能引发社会大众的共鸣
三、预售视频片段代入情节很直接,主人公面临的困难也是当下自己的困难
所以大家愿意为影片买单,也愿意走进影院陪着主人公一起经历困难、客服困难。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呢。
由于电影的时间限制,主人公的经历被压缩了,真正的困难也被缩小了。真实的经历远比你的想象要残酷很多,她就是水饺皇后----臧健和,她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
臧健和(1945-2019)中国香港著名企业家、“湾仔码头”水饺品牌的创始人。她的成名经历充满励志色彩,展现了从底层奋斗到商业成功的传奇故事
1. 早年的坎坷
臧健和出生于山东日照,年轻时曾是护士。1977年,因家庭变故,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前往泰国寻夫,却发现丈夫已另娶。不愿接受一夫多妻制的她选择离开,辗转来到香港,独自抚养女儿。
初到香港时,她身无分文,住在不足4平方米的小屋,靠打三份工(洗碗、护工、电车清洁工)维持生计,却因工伤被辞退。生活的重压下,她决定另谋出路。
2. 创业契机:街头摆摊卖水饺
为了谋生,臧健和想起自己擅长的北方水饺手艺。1978年,她在香港湾仔码头推着小木车摆摊,卖起了手工水饺。
她敏锐地观察到香港人饮食偏好,调整了传统北方水饺的口味(如减少油腻、改良面皮),并坚持用料新鲜、现包现煮、卫生干净,逐渐吸引了大量顾客,甚至有人专程排队购买,称她的水饺为“码头水饺”。
3. 转折点:从街边摊到品牌化
一位日本商人在品尝水饺后大为赞赏,提出合作意愿,但要求水饺贴日式品牌标签。臧健和拒绝妥协品牌主权,坚持保留“湾仔码头”名称,最终成功谈判,产品进驻日本百货超市,打开了高端市场。
1985年,她在香港设立第一家水饺工厂,开始工业化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冷冻水饺市场,成为香港速冻食品的领军品牌。
4. 品牌扩张与全球化
1997年,美国通用磨坊公司注资“湾仔码头”,帮助其拓展内地及全球市场。
品牌以“每一颗水饺都是妈妈的用心”为理念,主打高端速冻食品,迅速占据中国内地、台湾、东南亚及欧美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国际品牌。
5. 成功背后的品质坚持
臧健和始终强调品质至上
坚持手工擀皮,即便工业化后仍保留关键环节的手工制作;
建立中央厨房制度,确保口味标准化。
6. 社会影响与荣誉
她的故事被誉为“香港精神”的代表,激励了无数创业者,尤其是女性。
2006年,获香港女工商及专业人员联会颁发“杰出专业女性大奖”。
“湾仔码头”品牌成为香港文化符号之一,甚至被写入影视作品(如电视剧《水饺皇后》)。
臧健和从街头小贩到创办年销售额超60亿的食品帝国,其成功源于对品质的执着、逆境中的坚韧,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她的故事不仅是商业案例,更是一个关于女性独立与奋斗的励志典范。
来源:qiudanboss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