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5年5月6日7点,《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北美市场的数据依然“杀疯了”——全球票房突破158亿人民币,北美累计票房达2089万美元(约1.43亿人民币),成为近20年华语电影在北美票房的“天花板”。更狠的是,剔除北美市场后,《哪吒2
这夜,逆袭的“哪吒”让好莱坞沉默了!
截至2025年5月6日7点,《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北美市场的数据依然“杀疯了”——全球票房突破158亿人民币,北美累计票房达2089万美元(约1.43亿人民币),成为近20年华语电影在北美票房的“天花板”。更狠的是,剔除北美市场后,《哪吒2》全球非北美票房已超越《阿凡达》,登顶全球影史非北美票房冠军。
数据硬核,细节炸裂:
1. 排片量“以小博大”
北美仅770家影院上映(同期《美国队长4》覆盖4105家),但单日排片占比高达12.5%,上座率16.7%。在硅谷、洛杉矶等华人聚集区,单日排片超30场,部分影院单日放映达27场,甚至增设午夜场次。
2. 票房“逆跌”神话
上映94天仍保持单日票房1794万人民币,五一假期首日票房逆势涨至502万人民币,拉新率80%,亲子观众占比飙升。对比同期好莱坞新片,《哪吒2》以“零流量明星+纯内容”硬扛漫威、迪士尼,被外媒称为“东方神话的降维打击”。
3. 口碑“吊打”好莱坞
IMDb评分8.3分,烂番茄新鲜度98%,远超同期《美国队长4》(6.1分)。美国观众评价:“特效堪比《阿凡达》,但故事更戳心!”“第一次理解中国神话的深度,哪吒的反抗精神让我泪崩。”
文化输出,暗藏杀招:
- 技术反哺:影片的“粒子水墨”特效技术已授权给韩国、法国团队,硅谷动画公司主动寻求合作。
- IP裂变:北美衍生品销售额破1.2亿美元,联名潮玩、联名美妆霸屏亚马逊,甚至出现“哪吒税”(观众为周边反复购票)现象。
- 行业震动:好莱坞编剧工会将《哪吒2》列为“2025必看案例”,称其“重新定义动画电影的叙事边界”。
争议与思考:
尽管成绩亮眼,但《哪吒2》在北美仍面临“文化折扣”——部分观众认为“神话背景难共情”。不过,导演饺子(杨宇)回应:“我们不是要讨好所有人,而是证明中国故事有资格站在世界舞台。”网友热议:“以前是好莱坞大片来中国‘割韭菜’,现在轮到中国IP反向输出了!”“建议漫威学学,少搞超级英雄,多挖文化宝藏!”
数据来源:Box Office Mojo、IMDb、灯塔专业版。
来源:爱扒数据的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