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候电影的结局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推敲后会发现,其实结局的剧透从电影一开始就已存在,并且在整个故事叙述中随处可见。
有时候电影的结局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推敲后会发现,其实结局的剧透从电影一开始就已存在,并且在整个故事叙述中随处可见。
1 《禁闭岛》
在这部电影中,泰迪·丹尼尔斯坚信自己是一名联邦法警,他和搭档查克一起在一家精神病院里寻找一名失踪的女病人。
然而,剧情却是科利尔医生精心设计的一场复杂的角色扮演,目的是帮助泰迪摆脱他的幻想。
早在电影开头,在渡轮上,我们就能发现一些最初的暗示:泰迪感觉身体不适,他将此归咎于晕船,但这也可能是他作为病人停止服药的结果。
渡轮上一闪而过的锁链,暗示着出于安全考虑,主人公曾被束缚过。
在接下来的电影情节中,医院安保人员放松的态度,只有在泰迪出现时才表现出的紧张,安保负责人说自己早就认识他的话语,以及“搭档”用拐杖时的笨拙,都暴露了真相。
2 《记忆碎片》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患有失忆症的人试图找出杀害自己妻子凶手的故事,其中充满了对最终反转的暗示。
大约在电影1小时30分左右的一个场景中,有一个瞬间暴露了结局。
这个暗示非常微妙,大多数人只有在二刷时才会注意到,而且还得目不转睛才行。
渐渐地,我们开始明白,主人公可能并非他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而他的记忆也并非那么可靠。
3 《惊声尖叫》
在这部经典的恐怖片里,最大的谜团就是那个戴着面具的变态杀手究竟是谁。
在一些特定事件发生后,有一个场景,其中一个角色对着镜子检查自己的额头。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平常的举动,但是!实际上,他是在查看前一天被受害者击打留下的痕迹。
这个瞬间,是对其真实身份的直接暗示,如果不留意细节,很容易就会错过。
4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当佩文西家的孩子们第一次见到汤玛士·布伦南先生时,埃德蒙并没有和哥哥姐姐们站在一起,而是站在他们身后。
他的外套很可疑,与大反派白女巫的服装非常相似。
这个视觉上的暗示巧妙地预示了埃德蒙后来的背叛行为,他因白女巫的承诺而暂时倒向了反派一方。
5 《招魂2》
在这部电影中,一对灵媒试图弄清楚恶魔的名字,以便获得对它的控制权。
在恶魔的身份——瓦拉克被揭露之前,房子里就已经散布着各种暗示。
在其中一个场景里,可以注意到一些线索,将它们拼凑起来就能得出恶魔的名字。但观众通常只有在电影结局之后,再次观看这部恐怖片时才会留意到这些,然后才发现一切原来都那么明显。
6 《彗星来的那一夜》
在这部科幻惊悚片中,主角们一起吃晚餐并聊天,但从一开始就能察觉到一些奇怪的地方。
两个角色分享的记忆并不相符:女孩不记得电视剧里的一个熟人,而对方却回忆起她教瑜伽的情景,但实际上并没有这回事。
这是曼德拉效应,暗示着平行现实的存在。
后来,对女主角说的“她实际上偷走了你的生活”这句话,成了结局的直接剧透,结局揭示她的生活确实“被偷走了”。
7 《看不见的客人》
男主角在他心爱的人去世后,陷入了一场复杂的阴谋之中。他请来了律师弗吉尼亚·古德曼,来查明事情的真相。
在男主角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他和他的女友遭遇了一场车祸,导致一人死亡,而他的女友为了逃避惩罚对他进行了操纵。
但关键细节被忽略了:弗吉尼亚其实是车祸中死去男孩的母亲,这一点直到电影结尾才明朗起来,尽管关于她身份的暗示从一开始就存在。
8 《第六感》
这部电影以其反转结局而闻名:由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马尔科姆·克罗在整个剧情中其实已经死亡,只有能够与幽灵交流的小男孩科尔能看到他。
暗示从一开始就有:马尔科姆总是穿着同一套衣服,他没有和妻子互动,在周年晚宴上也没有为他准备餐具。
红色象征着幽灵,这也暴露了真相:红色的气球、红色的帐篷、红色的大衣和红色的门把手,所有这些都暗示了马尔科姆的真实身份。
来源:自然de聆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