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德华联手老搭档邱礼涛,时好时坏时灵时不灵,又上了一盘旧瓶新酒的预制菜《猎金游戏》。
《猎金游戏》开场就让人吃惊,不好了,悬浮都市剧都上院线了!
看完全片,这是什么三条腿的四不像?
刘德华联手老搭档邱礼涛,时好时坏时灵时不灵,又上了一盘旧瓶新酒的预制菜《猎金游戏》。
来,展开说。
一,从工具人到工具事
欧豪饰演的高寒,穷人家的高材生,乍看是寒门子攀登不成而走歪路,实际上和武侠大男主一般,自带“编辑金手指”吸铁石,主打一个悬浮。
哪哪都不太对,空有意图,疏于肌理。
角色境遇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城市不宜居、苦小子处处碰壁。
这个阶段,影片的呈现,套路又轻飘。
一场被叫停的面试,一套穷西装,一次被羞辱,和市面上同题材的一百部剧作,都长着一样的套路大众脸。
第二阶段是膨胀,成长路上中毒长歪。
这个阶段他的发迹,一靠硬设定,二靠金手指。
苦时没有实感,歪时没有力度。
高寒成为核心人物的关键,是因为他同学楚峰的企业家老爹楚总。
楚总器重他,回馈他上学时帮楚峰补课,企业上市多少亿的身家大事,最终决定都要听他的看法。
且不论这设定是否牵强,将重头矛盾压在设定上,本就是对戏剧感的剥夺,是对有效冲突的无效代偿。
这是角色关系的先天设定,而不是角色成长的后天弧光。
好故事才能打动人,而设定不能。
再比如高寒的职场线,得大师青眼,也整得挺悬浮。
刘德华饰演的大师张托德,从不带实习生,临时需要高寒开车,一场拆飞机尽调中,莫名就收下高寒当徒弟。
整段拆飞机过程中,高寒比路人甲还路人乙。全程对着材料皱着眉头,然后就俘获了大魔王大师的欢心。
怎么讲呢,高寒你的职场开挂路,怎么比言情剧女主获得爱还容易?
能力或态度让Todd改观,需要展开为他做了什么具体的事,事情越能让戏外的观众认可和共情,戏内支点和戏外支点就越合一,观感就越自然、越能共振。
但影片执行“反正都是要这样”的机械套路,本该是魅力转折时刻,却搞得很划水,很花哨。
表层的视觉线索,和里层的叙事线索,完全割裂脱节。
没有真正绵密的事件内驱,只有假装拉风的花哨拆飞机大手笔。
人很工具人,事也很工具事。
重要的戏剧冲突转折点,都变成了单薄又工具的工具事。
第三阶段是忏悔赎罪,这个阶段又和爽文搅合在一起,一半是异想天开的悬浮,一半又是光明正确的硬套路。
苦不苦,歪不歪,爽不爽,罪不罪。
小人物的难、苦、才华,无一落地无一有实感,这样的人飘到天上再砸成粉,观感好比气球不痛不痒飘着。
与其说是《华尔街之狼》的本土变奏,不如说是悬浮剧作的院线“大电影版”。
二,形大于实的塑料骨相
影片给人一种“用倪妮把人骗进来看黄奕”的感觉。
《拆弹专家2》中刘德华和倪妮,感情线占比并不重,但动人。
于是《猎金游戏》当然要请倪妮客串,当然要安排感情线。
为了不被骂为蹭而蹭为情而情,还给客串的倪妮,安排了一个对位的受害者家属身份。
但这种连环嵌套结构,依旧没能改变本质,依旧是“戏外意图大于戏里内容”。
倪妮当然亮眼,唱歌时风情万种动人,谈亡父往事时通透豁达,但优秀的女演员,不该就这样被塞进压缩饼干式的“意图标签”里吧?
至于黄奕,不清楚邱礼涛怎么给她布置的作业,演的完全是“反派野心坏女人”的壳子。
很奇怪,此前的竞演综艺中黄奕被吐槽面部肌肉僵硬,但依旧有很入戏的感染力。
如果说往日某些表演,是有根有源的春花飘落雨横风狂中,低眉悲伤都自有悠悠意,那么这部则是一朵塑料的黑色大丽花。
塑料野心,塑料能力,塑料拉风。
特别刻板印象,特别浮于表面。
蒋梦婕的角色是荆钗布裙的发妻(未婚版),初恋工具人。
故事没有足够真实的肌理,所以演员没有办法去演活生生的人,只能演几个片面的形容词。
好像一件塑料围裙,初始时省吃俭用为男友买昂贵西装,后来大豪宅中深夜流泪等不归人。
大概不用演“外放的假的野心”,蒋梦婕的情绪表达更真挚顺畅,可惜受限于工具人的框架束缚。
核心在于,故事是飘着的,前后内外嵌套不同的套路范式,乍看啥都有、实际对谁都是消耗。
如果真切做好一条孤胆师徒对抗邪恶金钱,或者就让高寒真黑化、师徒对决,每一条路径本身都有自己的体系特色。
但这部像是励志片+黑化派+英雄营救的一锅乱炖。
影片宣传似乎侧重于割韭菜,主线故事也确实讲了资本的残酷和丑陋,但主线人物单薄、反派脸谱化,“正义战胜邪恶”桥段轻飘,这让“恶”像是被撤回了一半还打了马赛克的图,面目模糊。
最后的师徒联手,本质上依旧是一套“超级英雄”的营救体系。
这套经典结构本身很单薄,要靠动作靠节奏靠想象力,为它长出有吸引力的血肉;可是《猎金游戏》的金融故事,显然只是在最后植入了一副空骨架。
好像三条腿都骨折了的奇怪四不像。
三,迎合身位之下的“与时俱进”
《猎金游戏》前半段和都市剧一样的取材、画风,似乎对应着主创某种“拥抱市场、与时俱进”的态度。
然而这种融合,过于浅表。
邱礼涛去年的《谈判专家》,表面上依旧一套老港片基因,但与其说是旧式致敬,不如说更类似广义的“密室悬疑”变体,更接近“全员室内迭代反转”的另一种嫁接模式。
《拆弹专家2》是很老派的港片,但纹理扎实。
比起《猎金游戏》诡异的新法,反倒是《拆弹专家》的旧身法,更炉火纯青。
这两年可圈可点的港片,《破·地狱》《九龙城寨之围城》都不是迎合的身位,而是坚持原有基色。
《破·地狱》在民俗背景中,讲两代白事从业者的故事,古板老父遗言变慈父有煽情轻飘嫌疑,但亡人和未亡者的羁绊动人,也是一出有些感伤的“旧式做派”消亡史。
《九龙城寨之围城》的地理文化背景本身,就很有地域时代特色,贯穿始终的打戏又是香港各路龙虎武师的高光,硬桥硬马硬功夫的好看。
没有任何撺掇守旧吃老本的意思,但“迎合新市场”和“有效融合”,显然不是一回事。
以理解之名,行捷径之偏;
以适应之名,遮悬浮之弊。
刘德华这几年的作品,让人怀疑,现在是拍一部好片,就要奖励自己几部预制菜吗?
《拆弹专家2》残肢炸香港,炸出“港片还没死”的星星火光。
一转头,刘德华加梁朝伟,《金手指》也没指明白啥,让人觉得港片爱死不死谁在乎呢。
《流浪地球2》执意要留住已故女儿,发疯行为中有朴素的共情基石。
一转头又上天上当英雄爸爸了,《危机航线》飞机迫降卡车上(虽说开飞机的不是他)。
《红毯先生》总算有些反讽的表达,《焚城》在类型片中也算中规中矩,一转头又参与《猎金游戏》的预制菜了。
环境如此,市面上优秀扎实的本子太少,只能说希望刘德华先生“一部精品/几部预制菜”的比例,分母小一点吧。
来源:舒心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