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三度延期引争议,被批吃相难看,票房之争还是行业常态?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9 00:52 1

摘要:《哪吒 2》自上映以来,票房成绩一直很不错。可这第三次延期,让很多人产生了质疑。大家觉得电影都上映这么久了,还一直延期,是不是就是为了多赚点票房,在排名上好看点。

2025年4月,电影圈最火的不是新片,而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第三次宣布密钥延期至5月31日。

这部国产动画上映近3个月,票房突破157亿,稳居全球影史第五,却因“超长待机”被推上风口浪尖。

有网友怒批:“吃相难看!为了票房排名无限延期!”也有人反驳:“《泰坦尼克号》重映十几次,国产电影凭什么不能冲纪录?”

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事儿,顺便盘点一下国内外那些延期和多次上映的电影。

《哪吒 2》自上映以来,票房成绩一直很不错。可这第三次延期,让很多人产生了质疑。大家觉得电影都上映这么久了,还一直延期,是不是就是为了多赚点票房,在排名上好看点。

不过呢,也有支持的声音,说延期可能是为了让更多没机会看的观众能走进影院,而且这在电影行业也不是啥新鲜事儿,现在我们用数据拆解票房真相。

《哪吒2》的密钥延期并非孤例。国际大片如《泰坦尼克号》多次重映,累计票房达164亿《阿凡达:水之道》靠长线放映冲上全球第三(168亿)

国内《战狼2》《流浪地球》也曾密钥延期,但《哪吒2》的特殊性在于:

首先是它“后劲”惊人:首月票房48.4亿,后续两月涨幅超300%,远超常规电影“首月定生死”的规律.

第二,排片占比“逆天”:3月工作日票房跌至百万级别时,《哪吒2》仍占40%排片,单日票房占比超三分之一

3月总票房19.24亿,创十年新低,同期新片无一破亿。网友质疑《哪吒2》“吸干市场”,但清明档的试金石效应揭穿真相:清明当天,《哪吒2》以8%排片拿下2000多万票房,上座率碾压多数新片

主打女性题材的《下一个台风》撤档,其他新片票房更是惨淡无比。单日票房低于1500万时,影院宁愿空场也不排烂片,侧面印证市场“缺好片,不缺观众”。

业内人士分析,密钥延期本质是市场行为。院线需要《哪吒2》填补新片空窗期的营收缺口,尤其三四线城市观众仍愿买单。而光线传媒作为出品方,票房分账已超35亿,延期策略稳赚不赔。

1.《阿凡达》系列

《阿凡达》这部神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当年它在全球热映,为了让更多观众能欣赏到这部视觉盛宴,进行了多次重映。每次重映都能在票房上再创新高,这一方面说明电影本身质量过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片方对票房的持续追求。

《阿凡达 2》上映后,也出现了延期上映的情况,通过延长放映时间,尽可能地挖掘市场潜力。

2.《泰坦尼克号》

经典爱情电影《泰坦尼克号》也是多次重映的代表。

每隔几年,它就会以修复版的形式再次登上大银幕。每次重映都能吸引新老观众走进影院,感受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重映不仅让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不断攀升,也让它的经典形象深入人心。

1.《流浪地球》系列

《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流浪地球 2》上映后也进行了延期。这部电影凭借精彩的剧情和震撼的特效,吸引了大量观众。延期上映可以让更多观众有机会看到这部优秀的国产科幻电影,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电影的总票房

2.《战狼 2》

作为国产电影的票房冠军,《战狼 2》当时也有过延期的操作。这部电影点燃了观众的爱国热情,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延期上映进一步扩大了电影的影响力,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热血与担当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电影延期和多次上映在国内外都不是个例。在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片方为了追求更高的票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做法到底是行业常态,还是不正当竞争呢?

《哪吒2》的争议,本质是行业困境的缩影:观众渴望好内容,资本追逐高收益,而市场在两者间摇摆

与其争论“延期是否合理”,不如反思:若新片能靠质量“抢”走排片,谁还需要一部动画撑场?正如网友调侃:“哪吒住进影院不可怕,可怕的是除了哪吒,影院只剩空气。

其实,电影延期和多次上映本身并没有错。只要电影质量过硬,能够给观众带来好的观影体验,延长放映时间让更多人看到,也是好事。但如果只是为了单纯地刷票房,而不注重电影本身的品质,那可就真成了网友口中的“吃相难看”了

对于《哪吒 2》来说,它有精彩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第三次延期或许也是为了让更多观众能感受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我们不妨多给电影一些宽容和理解,同时也希望电影行业能更加健康地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

《哪吒 2》第三次延期这事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